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可以( )
A.省力 B.省距离
C.省功 D.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小海同学用滑轮组将重6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用时10s,每个滑轮重是3N,绳重、摩擦不计,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4m B.绳端移动的速度是0.2m/s
C.小海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20N D.小海提起物体所做的功是126J
3.如图所示各种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当提起同一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装置,同材质的甲、乙两实心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则( )
A.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B.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D.甲、乙的重力之比为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国旗杆顶部所装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省力
C.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功 D.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力
6.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连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自重20N,其下端挂重280N的物体C,杠杆可绕轴O无摩擦地转动,绳和杠杆的重力不计,杠杆上刻度均匀。要使杠杆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 )
A.150N B.200N C.300N D.400N
8.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2m/s B.20N 0.8m/s C.5N 0.2m/s D.5N 0.8m/s
9.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的大小关系是( )
A.F3<F1<F2 B.F2=F3<F1
C.F2<F3=F1 D.F2<F1<F3
10.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 ( )
A.35N B.10N C.15N D.25N
11.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 B.齿轮是轮轴,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
C.剪指甲时指甲刀上方的金属片是费力杠杆 D.盘山公路实质是一个斜面
12.如图中,物体A重30N,物体B重50N,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上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拉力F和2s内拉力F所做的功W分别是(绳子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计)( )
A.f=30N,F=60N,W=24J B.f=25N,F=50N,W=20J
C.f=20N,F=40N,W=24J D.f=20N,F=40N,W=16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为200牛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若工人在5秒内将绳子匀速向下拉6米,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牛,物体上升的高度为____米。
14.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人使用______(填生活中具体物品的名称)达到了省力的效果,人使用定滑轮达到了______的效果。
15.如图所示,物体A重5N,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绳子和滑轮连接重为4N的物体B,此时物体A恰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若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A沿桌面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加拉力的大小为_____N(不计绳子、滑轮的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16.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重360N的物体A。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拉动物体,在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时,拉力为50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______N。
三、综合题
17.(1)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 。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l1与F1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6m时, F1为 _______ N。当杠杠如图2处于静止状态,在图2中作出阻力F2的示意图和阻力臂l2。 ( ) 若杠杠每小格长度相等,此时杠杆属于杠杆 ________ (选填“等臂”、“省力”或“费力”),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
(2)手摇晾衣架利用了全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如图所示,部分绕线未画出)。当人用力转动滚轮10s,滚轮绕进了长4m的钢丝线,使40N的衣架横梁匀速水平上升了1m,已知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求:①人对摇柄做功的功率是 _______ 。②按题意将滑轮组中未绕的钢丝线用笔划线画出。 ( )
18.如图甲所示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现处于水平静止状态,OA=0.3m,OB=0.15m,G1=3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
如图乙所示,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哪个位置悬挂?请在图中作图确定悬挂点并标明G2大小.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轮轴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O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图1所示是一些轮轴的实例。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就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力臂,如图2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R=F2﹒r,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且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辘轳就是轮轴的一种,它的侧面图如图3所示,辘轳也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辘轳绕着转动的轴心就是支点,辘轳的把手转动一圈就是如图所示的轮,作用在把手上的力为动力F1,井筒对轴向下的拉力是阻力F2。
选用身边的器材探究轮轴的特点完成实验,如:圆珠笔芯(可以选用油性笔笔芯或普通圆珠笔笔芯,如图4所示),若手头没有圆珠笔芯也可以选用其它一头粗一头细的笔代替。该实验不考虑摩擦力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1)辘轳是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
(2)左手捏紧笔管,右手旋转笔头,则左手______(填“能”或“不能”) 使笔管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3)当笔管转动一圈,笔头也转动一圈,由于笔头的直径小于笔管的直径,所以捏住笔管的手比捏住笔头的手______(填“省”或“费”)距离;
(4)若螺丝刀的轮半径是1.5cm,轴半径是0.3cm,则正常使用螺丝刀是 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且动力和阻力之比是 ______;
(5)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轮轴的实例 ______。(选填“天平”、“筷子”或“门把手”)
20.螺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1)如图所示,是螺旋在生活中的几种应用,使用螺旋能够省力,把螺旋展开是一个_____面,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如图所示的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起重装置,用手柄转动螺杆时,螺杆顶端的重物就随螺杆一起上升,手柄转动一周时重物升高h。已知手柄末端到转轴的距离为L,完成下列问题。
①用大小不变,方向时刻与手柄运动方向相同的力F0推动手柄的末端,使手柄转动一周,求推力F0所做的功?____
②举起质量为M的重物,至少要给手柄顶端多大的力?_____
21.如图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虚线框内的滑轮组未画出)依次拉动物体A、B。图中效率为75%的电动机拉绳子的功率为50W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6N,拉动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所受阻力为24N,电动机拉绳的力为F1,此过程中,A所受的拉力与阻力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电动机工作3s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J。拉动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所受阻力为18N,电动机拉绳的力为F2,F2比F1小2N,此时电动机拉绳的力F2为__________N。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如图所示是动滑轮,由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知,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但可以省力,属于简单机械不能省功;所以人们使用动滑轮是利用它能省力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2m=6m
故A错误;
B.绳端移动的速度
故B错误;
C.绳重、摩擦不计,提起物体所用的力
故C错误;
D.小海提起物体所做的功
W=Fs=21N×6m=126J
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由题图可知,动力臂为4l,阻力臂为l,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4∶1,所以动力和阻力之比为1∶4,所以;
B.B图为一动滑轮,绳子段数是2,n=2,故;
C.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由Fs=Gh,选项中动力,由F3×2l=G×l,得到F3G;
D.由题图可知为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即n=3,F4G。
故选A。
4.D
【详解】
对木块乙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重力和拉力,即二力平衡;对左侧滑轮和木块甲整体受力分析,受到两段绳子向上的拉力和甲的重力,即三力平衡,则有
根据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因为甲、乙木块为同种材质,所以密度相同,根据可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故选D。
5.A
【详解】
国旗杆顶部装的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定滑轮也是这样,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A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选项A中为动滑轮,拉力F1=2G;选项B中为定滑轮,拉力F2=G;选项C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n=3,则拉力F3= ;选项D中有用功等于总功,斜面长为高的2倍,则
W有=W总
Gh=F4s
Gh=F4×2h
解得F4=。综上分析可知,F1最大、最费力。
故选A。
7.B
【详解】
因滑轮自重20N,提升物体需要的拉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左端受到的拉力
F′=F拉=150N
因
OA∶OB=3∶4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OB=F×OA
即
故选B。
8.A
【详解】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重物A上升速度为0.4m/s时,滑轮上升速度应该是物体速度的一半,即v=0.2m/s;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
F=2G=2×10N=20N
故选A。
9.B
【详解】
由题知,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第一幅图中
L1=L2
为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G
第二幅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3,则
第三幅图是轮轴,此时的
即动力作用在轮上,此时的动力为
由此可知
F2=F3<F1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和甲对它一个向左的拉力,处于平衡态,甲静止在地面上,还受到地面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所以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乙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乙的重力大小为15N。故选C。
11.C
【详解】
A.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作用是改变拉力的方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齿轮是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剪指甲时,指甲刀上方金属片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盘山公路实质是一个斜面,能省力,却费距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滑轮组中的摩擦及绳重,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当物体A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0N;当物体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20N。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此时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及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向左的拉力
B上升的高度
物体A移动的距离
s=3h=3×0.2m=0.6m
力F做的功
W=Fs=40N×0.6m=24J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公式、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滑轮组绳子股数的确定和正确受力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13. 200 6
【详解】
[1]图中所示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物体的重力是200N,则手拉绳子的力也为200N。
[2]使用定滑轮不省距离但也不费距离,绳子向下拉6m,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也是6m。
14. 核桃夹(修剪花木的剪刀、钢丝钳、盘山公路、方向盘等) 改变力的方向
【详解】
[1]本题第一空的答案较为开放,凡是省力的机械均可以,考生可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使用时能达到省力目的的机械,例如核桃夹(修剪花木的剪刀、钢丝钳、盘山公路、方向盘等)。
[2]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是也为人们带来了便捷,因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5. 2 4
【详解】
[1]由题知,不计绳子和滑轮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物体A水平向右运动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为
F=GB=×4N=2N
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f,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
f=F=2N
[2]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2N;物体A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拉力
F=GB=×4N=2N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2N,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拉力
F′=F+f=2N+2N=4N
16.25
【详解】
用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同一绳子上的力相等),则
F=T+T=2T
故
T=0.5F=0.5×50N=25N
由力的相互性,滑轮作用在绳子上的反作用力大小为25N,设绳子水平拉动物体A的力为F′,故
F′=T=25N
又因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受到绳子的拉力F′和地面施加的摩擦力f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 =F′=25N
17. F1L1=F2L2 0.5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W
【详解】
(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写作F1l1=F2l2。
[2]由图可知,当F1=3N时,l1=0.1m;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F1l1=F2l2可知,利用图象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
F1l1=F2l2=0.1m×3N=0.3N m
所以,若当l1为0.6m时
=0.5N
[3]阻力F2的是重物G对杠杆的拉力,从O点做F2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4][5]一格长度相等,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6格,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杠杆是等臂杠杆。
(2)①[6]有用功
W有用=Gh=40N×1m=40J
总功
W总==50J
人对摇柄做功的功率
=5W
②[7]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段
则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定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
18.见解析所示
【详解】
(1)如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OA=×OB,即:3N×0.3m=×0.15m,解得:=6N;(2)保持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应该使右边的力臂不变;原来的力臂为OB,则应该移动到的位置如图所示.6N.
【点睛】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知道两边力臂、左边力的大小,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右边力的大小;(2)保持位置不变,即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右边的力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右边的力臂不变,据此确定应该移动到的位置.
19. 省力 不能 费 省力 门把手
【详解】
(1)[1]辘轳是典型的轮轴,F1为作用在轮上的力,F2为作用在轴上的力,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F1R= F2r,且R>r,所以F1<F2,所以,辘轳能够省力。
(2)[2]用铅笔探究轮轴的实验时,笔管相当于轮,而笔头相当于轴。所以,左手捏紧笔管,作用在轮上,右手旋转笔头,作用在轴上,则左手能使笔管部分保持不被旋转。
(3)[3] 当笔管转动一圈,笔头也转动一圈,由于笔头的直径小于笔管的直径,所以捏住笔管的手比捏住笔头的手省力,但是会费距离。
(4)[4][5]螺丝刀的轮半径是1.5cm,轴半径是0.3cm,即R=5r,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故正常使用螺丝刀是省力的,且动力是阻力的。
(5)[6]轮轴的实质是可绕固定轴传动;其支点在轴心,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作用在轮上,轮半径大于轴半径,所以实质是省力杠杆,如生活中实例有门把手、自来水龙头,自行车把等。
20. 斜
【详解】
(1)[1]螺旋展开就相当于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①[2]手柄通过的距离是
F0做功
②[3]螺旋旋转一周时重物升高h,推力做功
克服重力做的功
当不考虑摩擦力时,F有最小值
21. 相等 200 8
【详解】
[1]拉动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A所受的拉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2]已知电动机的效率为75%,电动机拉绳子的功率P=50W,则电动机的电功率
由可得,电动机工作3s消耗的电能
[3]依次拉动物体A、B,电动机的效率都为75%,不计绳重与摩擦,设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为n,则
①
②
由题知
F2+2N=F1③
将fA=24N、fB=18N代入①②式,解得
F2=8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