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8: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麦浪起伏 B.尘土飞扬 C.花香四溢 D.大雪纷飞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3.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它们都体现了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核中有质子和电子
D.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4.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这个天文学家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5.小迅用两个相同的丝绸分别去摩擦一个玻璃棒和一个塑料棒后,然后用玻璃棒和塑料棒分别去靠近同一个轻质小球,其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带正电
B.塑料棒与丝绸摩擦时,塑料棒得到电子
C.若用玻璃棒去靠近塑料棒,它们会彼此排斥
D.丝绸、玻璃棒和塑料棒这三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最强的是玻璃,最弱的是塑料
6.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N95口罩的中间层是多孔结构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子,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喷布创造了电荷
B.熔喷布只吸引负电荷
C.熔喷布只吸引正电荷
D.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
8.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9.关于玻璃棒与绸子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B.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C.将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绸子,它们会相互排斥
D.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电荷
10.如图所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上产生了新的负电荷 B.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C.橡胶棒上消灭了一些正电荷 D.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11.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球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排斥。现将甲与乙、丙分别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12.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3.关于简单电现象及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产生电荷
B.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小球一定带正电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D.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小球一定带正电
1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柳絮飞时花满城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叶落时
15.如图所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等量的红墨水,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少量的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二、填空题
16.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
17.图是与电学有关的三个实验情景。
(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
(2)两根没有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不发生排斥现象;它们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再次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出现了排斥现象,说明它们带上了_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3)如图丙所示,将不同的水果,通过电极和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发现二极管发光,这里的水果在电路中扮演了_________的角色。
18.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______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从梳子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梳子”)。
19.如图所示,将塑料撕成丝状,用毛皮分别摩擦丝状塑料和PVC(塑料)管,然后将丝状塑料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就会悬在空中,形状像章鱼——静电章鱼。它的形成原因是塑料和PVC管分别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毛皮和塑料摩擦过程中,电子从毛皮转移到塑料,摩擦后的塑料带______电荷。
20.“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具有______的性质。把口罩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
三、综合题
21.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彗星,它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705年首先指出,1531年、1607年和1682年观测记录到的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并预言这颗彗星在1758年会再次出现,结果真如他所料.现在知道,每隔76年左右,哈雷彗星就回归前来访问一次,届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一睹它的芳容,我国对哈雷6的观测记录,始见于《春秋》,记载着“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16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的古代名称)于北斗”.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观测的可靠记录,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二千多年间,我国共保存有31次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1986年4月,哈雷彗星回归时,我国的天文学家也对它进行了成功的观测,取得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如图所示)
(1)彗星由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
(2)哈雷彗星回归的周期为 ________ 年,下次哈雷彗星回归将在 ________ 年.
(3)最早有文字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是________ ,我国历史考古学家利用当时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成功地完成了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________
22.归纳式探究——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一规律后,好学的晓丽等同学很想知道,两个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查阅资料他们搜集到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荷 q1/ 电荷 q2/ 电荷间距离r /m 电荷间作用力F/N
1 1 1 0.3
2 1 2 0.3
3 2 2 0.3
4 2 2 0.1
5 4 3 0.1
(1)电荷间作用力 与甲电荷量、乙电荷量及两电荷间距离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填上数值和单位).
(2)保持和两个电荷间的距离不变,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来________表示.
23.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
宇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懈地追寻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粒子正是这种探索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馆“物质之妙”展区,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展品能够使我们了解一些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
图甲的展品中,当同学按动启动按钮,然后旋转磁铁转盘,我们会发现管中的射线(绿色的光)并观察到射线(绿色的光)的路径随着磁铁转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早在1897年,汤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乙的展品中,圆形展台的正前方是一个接收屏,后面是一个玻璃罩,玻璃罩里边放置了一个金箔片,再往后是一个模拟产生α粒子射线的装置.按动按钮,模拟装置会发出射线,沿着圆形轨道移动接收屏,同学们可以看到接收屏在射线的正前方时屏中的光点较多,逐步移动接收屏发现屏中的光点变少,也就是接收的α粒子的数量变少.这个实验模拟了卢瑟福的金箔实验,又称α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卢瑟福做过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10﹣14 m,原子直径大约是10﹣10 m,所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1)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尺度,都需要占据一定的_____.
(2)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_____.
A.电子  B.原子  C.原子核  D.质子
(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内部_____.
A.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B.平均分布正电荷
C.大部分是空的 D.原子核是有质子构成的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原子核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太阳、原子、原子核
24.趣味链接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________.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A的原因是________;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25.探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1)用细绳拴一小球在水平面内绕圆心匀速转动,绳对球有一个指向圆心的拉力,此力叫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的质量成正比、与转动半径成反比、与转动速度的关系图象如甲图.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为(比例系数)( )
A. B.
C. D.
(2)乙图中,“×”表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当质量为、带电量为的粒子以速度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时,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洛伦兹力的大小并且粒子在磁场中将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所受洛伦兹力就是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该粒子的运动周期,请推导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
(3)某带电粒子的电量为(国际单位库仑的符号),质量为kg,在磁感应强度为1×10-4T(国际单位特斯拉的符号)的磁场中以某一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该粒子运动周期了为______s.
26.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麦浪起伏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大雪纷飞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摩擦起电是实质是: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如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子,故A错误;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B错误;
C.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故C正确;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后自由电子由橡胶棒转移到金属球再转移到箔片,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金属球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故B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错误;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即任何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由分子热运动知,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企业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故C符合题意;
D.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现代物理学家,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A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说明这个小球不带电或者带负电;塑料棒靠近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小球和塑料棒都带有负电,说明塑料棒与丝绸摩擦时,塑料棒得到电子,故A错误,B正确;
C.玻璃棒和塑料棒带有异种电荷,它们会彼此吸引,故C错误;
D.玻璃棒和丝绸在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证明被丝绸吸引了电子,从而说明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塑料棒和丝绸在摩擦的过程中,塑料棒带的是负电,证明被塑料棒吸引了电子,从而说明塑料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强,故丝绸、玻璃棒和塑料棒这三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最强的是塑料,最弱的是玻璃,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AD.原子由处于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故A正确,D错误;
BC.原子核及电子是原子的构成部分,且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C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即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CD.带电体能吸引与它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带负电,所以熔喷布能吸引正电荷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正电,丝绸带上负电,故A错误;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排斥轻质小球,说明该小球一定带正电,故B正确;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吸引吸管,说明吸管可能带正电或者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
AB.玻璃棒与绸子摩擦,玻璃棒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绸子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B错误;
C.玻璃棒和绸子带异种电荷,将它们靠近后会相互吸引,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新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是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从而使橡胶棒带负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当甲球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排斥,所以甲球带负电,由图可知,甲球和丙球相互排斥,所以丙球一定带负电,甲球和乙球靠近时相互吸引,甲球带负电,所以乙球不带电或带正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很小的水珠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的,故B错误;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故C错误;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才会聚集成一个大水珠,故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不能凭空产生,故A错误;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说明小球带负电,故B错误;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这个最小电荷量为,人们把它称之为元电荷,故C正确;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则小球可能不带电,也有可能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详解】
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快,扩散现象越明显,因此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少量的变成红色,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6. 扩散 吸引
【详解】
[1]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熔胶的气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17. 见解析 同种 电源
【详解】
(1)[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因为带电体能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说明梳子带有电。
(2)[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根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
(3)[3]要使用电器工作,电路中必须要有电源,水果能使二极管发光,说明在这个的电路中水果能提供电压,所以水果相当于电源,
18. 吸引轻小物体 排斥 ②
【详解】
[1]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使梳子带上电,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 同种电荷相排斥。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3] 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梳头发,梳子带上负电,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的瞬间,使金属球带上负电,电子从梳子流向金属球。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从金属球到梳子。
19. 同种 负##—
【详解】
[1]用毛皮分别摩擦丝状塑料和PVC(塑料)管,使丝状塑料和PVC(塑料)管都带上了电,且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规律可知,塑料和PVC管都带上了同种电荷。
[2]电子带负电,电子从毛皮转移到塑料,塑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20. 负 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
[1]电子带负电荷,所以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熔喷布带负电,故对轻小物体有吸引作用。
21. 彗核 彗发 彗尾 76 2062 中国 哈雷彗星的回归具有周期性,可据此进行年代的推算
(1)读图可得出彗星的组成有哪些;
(2)从阅读资料中可得出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并可推算其下次回归的时间;
(3)从阅读资料中可找出最早有文字记录哈雷彗星的是哪个国家,并分析得出其意义.
【详解】
(1)读图可知,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2)由阅读材料中可得出,哈雷彗星回归的周期为76年,由于最近一次出现是1986年,所以下次哈雷彗星回归将在1986年+76年=2062年.
(3)资料显示,最早有文字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是中国在《春秋》中的记述.因为哈雷彗星的回归具有周期性,即每76年回归一次,所以这可以做为历史断代的时间依据.因此我国历史考古学家利用当时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成功地完成了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
22. a
【详解】
(1)[1][2]结合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点电荷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表达式为F=k其中k=9×109N m2/C2;
(2) [3]根据公式F=k在q2的电荷量不变、两个电荷间的距离不变时,力F与q1成正比,故选a.
23. 空间 A AC D
结合对材料的阅读,根据对物质结构和尺度的描述可逐一找出题干中问题的答案.
【详解】
(1)由文中信息可知,宇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2)由题知,早在1897年,汤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这一粒子就是电子,故选项A正确.
(3)在卢瑟福做过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这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同时可知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AC正确;
(4)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依次应该是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因此,只有选项D的排列正确.
故答案为(1)空间;(2)A;(3)AC;(4)D.
【点睛】
本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物质的材料和尺度”考查了我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些基本认识,难度不大.
24. 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1)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根据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
【详解】
(1)塑料包扎带带有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塑料包扎带带正电或带负电,塑料包扎带和火焰靠近时,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火焰.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跟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吸引力越大.
故答案为(1)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火焰离A越近,吸引力越大.
【点睛】
本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5. D 3.57×10-7
【详解】
(1)[1]由图象乙可知:向心力的大小F向与转动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向心力的大小F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2)[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F洛=F向,
即:
qvB=,
则半径R=,
周期为:
T=;
(3)[3]该离子的运动周期为:
T==3.57×10-7s.
26.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详解】
解:把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是为了两个铅柱之间没有空气,与铅柱底面接触的大气会对铅柱有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能否保证两个铅柱不被重物拉开。由公式得,铅柱横截面受到大气的压力,即对铅柱的托力为
由于所挂重物的重力为20N,铅块重力为2N,总重力
由于托力大于物体的总重力,所以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