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一2.2位移变化规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必修一2.2位移变化规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21: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 (2019)必修一 2.2 位移变化规律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两条并排直车道同向出发,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图线a是直线,图线b是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乙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时间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
C.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时间内,甲、乙有一个时刻加速度相同
2.某同学骑行共享单车,在距离十字路口停车线20m处看到信号灯变红时,立即停止蹬车,此后该车依惯性匀减速直线滑行8s,恰好停在距离停车线4m处(未越过停车线)。该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3.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为l,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厢门口(2号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
A.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
B.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为
C.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
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4.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在0~4t0时间内运动方向不改变
B.在0~4t0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不改变
C.在0~t0与t0~4t0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之比为1∶3
D.在0~t0与t0~4t0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8∶1
5.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B点的速度是到达C点的速度的,AC间的距离是32.0m。则BC间的距离是(  )
A.8.0m B.6.4m C.24.0m D.25.6m
6.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通过的位移为
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7.一辆汽车以4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前方有一只小狗穿过马路,司机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8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7∶25 B.16∶25 C.7∶24 D.2∶3
8.如图所示,两条图线是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从发现问题到制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2倍
B.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小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加速度之比为1︰2
9.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0时间内,乙车一直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t=t0时,甲、乙两车恰好相遇
C.t=2t0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D.0~2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0.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1~2s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B.在1~3s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在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m/s
D.在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
11.两辆相同的汽车甲、乙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它们在0~时间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同,下列关于两车在0~时间内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B.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乙车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D.若两车所受的阻力相等,则甲车的牵引力一直大于乙车的
12.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其运动过程从初始时刻开始依次分为所用时间之比为1∶2∶3的三段,则每段过程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1∶4∶9 C.1∶8∶27 D.1∶16∶81
13.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中质点甲以v0=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1=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B.t1=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11m
C.图t2=9s时,两车相遇 D.乙经过原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14.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匀减速滑行,第1s内的位移为8m,第3s内的位移为0.5m,则物块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3.75m/s2 B.4m/s2 C.7.5m/s2 D.8m/s2
15.高速收费站有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专用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若甲、乙两辆车并排均以36km/h的速度分别进入ETC专用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已知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收费窗口时速度刚好为零,因为交费停留了30s,然后汽车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到速度再为36km/h时,此过程甲车比乙车节省了1min时间(甲车始终以36km/h匀速运动),则加速度a的大小为(  )
A.m/s2 B.m/s2 C.m/s2 D.m/s2
二、填空题
16.利用v-t图像求位移
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______表示位移,如图所示,在图乙中,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x= (v0+v)t.
17.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1)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2)0~5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
18.一辆汽车由静止匀加速行驶,在5s内先后经过前方路旁两个相距40m的电线杆。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的速度是4m/s,则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______m/s;第一根电线杆与出发点的距离是______m。
19.猎豹的体型很轻,敏捷,这使得它们很容易以高速快速移动,跑得最快的猎豹每小时奔跑可达120公里,猎豹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_____(选填:可以,不可以)视为质点,若让这只冠军猎豹由静止开始在内捕获离它100米的静止猎物,这只猎豹的加速度至少是_____。
三、解答题
20.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道路上有一障碍物,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车在司机采取制动措施后经后才开始减速。若车减速后产生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求:
(1)司机从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停止运动所需时间的最小值为多少?
(2)司机发现障碍物时,车距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多少,才能使车不会撞到障碍物?
21.如图所示,物体自A点以初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径B、C两点,已知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AC的长度,且通过AB和BC两段位移所用时间相等,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2)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3)BC和AB的长度之差
22.在一次救援中,一辆汽车停 在一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一巨石以8m/s的初速度,0.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巨石到达坡底时速率不变,此后在水平面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加速度大小为0.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巨石开始经过2s后汽车才启动起来,并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求:
(1)巨石到达坡底的速率以及所用的时间;
(2)巨石到达坡底时汽车在水平面的位移和速率;
(3)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险。
2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着一条直线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A、B间距离与B、C间距离之比为,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2m/s,在B、C之间运动的时间为1s。求:
(1)A、C之间的距离以及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
(2)物体到达C时的速度。
24.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18km/h,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72km/h行驶。若该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5m/s2,求:
(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的总时间;
(2)汽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通过的总路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于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为正值,则时刻乙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C.由于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时间内,甲的位移与乙的位移大小关系不确定;同理,可知在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则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C错误;
D.由于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时间内,甲、乙图像的斜率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由运动学公式
可得
故加速度为
故选B。
3.C
【详解】
A. 采用逆向思维,可认为动车反向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知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2号旅客的位移为,时间为,有
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5号旅客的位移为,时间为,有
解得
选项A错误;
B. 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5号旅客到停下总位移为4l,用时2t,则平均速度为
选项B错误;
C. 设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则有
解得
选项C正确;
D. 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过程,有
解得
选项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质点运动方向在t0时刻由正方向变为负方向,A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在0~4t0时间内加速度方向相同,B正确;
C.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可知,在0~t0时间内面积与t0~4t0时间内的面积之比为2∶3,C错误;
D.在0~t0时间内斜率大小与t0~4t0时间内的斜率大小之比为6∶1,因此加速度大小之比也为6∶1,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设到达B点的速度为v,则到达C点的速度为2v,加速度为a,则根据
2ax=

解得

xAB=8.0m
则BC间的距离为
故选C。
6.B
【详解】
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结合图像得
解得
A正确;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通过的位移为,B错误;
C.由公式
可知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C正确;
D.根据丁图可知
整理得
结合
可知加速度大小为,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已知初速度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有

当时
当时,说明6 s内汽车的位移等于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B.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通过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汽车在湿滑路面通过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故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1.8倍,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大,故AB错误;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故C正确;
D.从t=0.5s到停下,根据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汽车在干燥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a2=4︰9
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0~t0时间内,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A错误;
BC.在t=t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BC错误;
D.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t0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则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由图可知,在1~2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加速度变小,则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
B.在1~3s时间内,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则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
C.根据a﹣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得0~2s内速度变化量为
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在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m/s,C正确;
D.0~4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为
则在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0,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0~时间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
B.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同,两车速度相同,但时刻,两车的位置关系未知,不能判断时刻两车的位置关系,故B错误;
C.乙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乙车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乙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所以甲车做加速运动,则甲车牵引力大于阻力,乙车做减速运动,则乙车牵引力小于阻力,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三段过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2t、3t,则各段位移分别为

x1∶x2∶x3=1∶8∶27
故选C。
13.B
【详解】
A.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交点表示相遇,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初始位置坐标为负,但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
B.质点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所以t=3s时乙的速度是6m/s,则乙的加速度
则0-3s,质点乙通过的位移
所以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
B正确;
C.t=9s时,甲的位置坐标为
乙的位置坐标为
可知在t2=9s时,两车没有相遇,C错误;
D.乙经过原点时,位移为x′=20m,根据
v2=2ax′
解得
m/s
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
因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假设第3s末之前物体未停下来,所以第1s内位移为
又因前3s内位移为
前2s内位移为
所以第3s内位移为
联立解得
第3s末物体速度为
说明物体在第3s前已经停止,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0.5s末的速度为8m/s,则从0.5s末开始到停止的时间为,则2s后运动的时间为
采用逆向思维得2s后到停止的位移为
解得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A
【详解】
由题意知,甲、乙两辆车的初始速度为v=36km/h=10m/s,设乙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为s1,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2,位移为s2,则由运动学公式有
s1=
t1=
s2=
t2=
设甲车运动时间为t甲,则甲车运动的位移为
s甲=s1+s2=vt甲
由题意知,甲车比乙车节省了1min时间,则有
t甲+60s=t1+t2+30s
联立解得
a=m/s2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面积
【详解】

17. 1m/s2 7m
【详解】
(1)[1]由图像斜率可得,0~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2)[2] 由图像围成的面积可得,0~5s内的位移大小为
18. 12 5
【详解】
[1]已知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经过第二根电线杆的速度为,则汽车经过两电线杆过程有
代入数据得
[2]由加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得
由出发点到第一根电线杆过程由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代入数据得
19. 可以 8
【详解】
[1]猎豹在追逐猎物的运动中,猎豹的大小与形状与它运动的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可以视为质点。
[2] 设猎豹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静止开始在内捕获离它100米的静止猎物,则这只猎豹的加速度由位移公式可得,加速度至少是
20.(1)4s;(2)37.5m
【详解】
(1)由已知可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设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最短时间为,则
则司机从发现状况到汽车停止运动所需时间的最小值为
(2)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设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则
车不会撞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
21.(1);(2);(3)
【详解】
(1)对物体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带入数据可解得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带入解得
(3)物体从A到B过程
物体从B到C
则BC和AB的长度之差
解得
22.(1)20s,16m/s;(2)81m; 9m/s;(3)汽车能安全脱险
【详解】
(1)设巨石到达坡底时间为,速率为,则有:
解得
(2) 而汽车在18 s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
速度为
(3)设再经历时间时间巨石与汽车速度相等,则有
代入数值得
所以此巨石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位移为
而汽车发生的位移为
x汽′=v2t2+a2t22=115m
因为
所以汽车能安全脱险。
23.(1)15m,2s;(2)
【详解】
(1)设A、C之间的距离为L,则A、B间距离与B、C间距离分别为、,设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2)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
到达C时
代入数据解得
24.(1)22s;(2)260m
【详解】
(1)设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在匀减速阶段
可得
汽车在匀速阶段
可得
汽车在匀加速阶段
可得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的总时间为
(2)汽车在匀减速阶段
汽车在匀减速阶段
汽车在匀加速阶段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的总位移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