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4.3 光的干涉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大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B.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C.增大双缝间的距离
D.改用波长更小的光
2.如图是、两种色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种均匀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光的大
B.在同种均匀液体材料中进行传播时,光的传播速度更大
C.由、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光的偏转角度更小
D.、两种色光从同种均匀液体材料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临界角更小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C.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D.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4.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时,测得第1条亮纹中心到第6条亮纹中心的距离为。已知双缝间距为,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为,则所测光的波长为( )
A. B. C. D.
5.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光源从绿光改为红光,为使条纹间距不变,可增大( )
A.光源到双缝的距离 B.双缝的间距
C.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D.双缝的长度
6.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先后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平行玻璃砖,其中a光从P点射出,b光从Q点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更大
B.a光的波长较大
C.两束单色光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a光产生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较小
D.两束单色光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b光产生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较小
7.如用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上,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紫光从上方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明暗相间的等距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纹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B.若抽去一张纸片,条纹变疏
C.把紫光换成红光,条纹变密
D.条纹是两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8.每年夏季,我国多地都会出现日晕现象,如图甲所示。由于日晕现象不是很常见,常常引起人们的误解。实际上日晕就是一种光学现象,简单说是一种太阳光通过卷云层时,受到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如图乙所示,、为其折射出的光线中的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率大于光折射率
B.在冰晶中光传播速度小于光传播速度
C.从冰晶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临界角较小
D.让、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比光的大
9.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玻璃中,光路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种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时的速度较大
C.两种单色光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a光较大
10.一束复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经折射后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B.在玻璃砖中,a光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光大
C.两束光射入玻璃砖后频率变小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更密
11.如图所示,扇形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两束平行于角平分线的单色光a和b由面射入介质,经面折射的光线相交于M点,其中a光的折射光线恰好平行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的折射光线在面不发生全反射
C.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
12.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状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若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增大,则会造成相应条纹间距减小
D.若照射单色光的波长增大,则会造成相应条纹间距减小
二、填空题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频率ν=5×1014Hz的单色光照射双缝,若屏上P点到双缝距离之差为0.9μm,则P点将出现________条纹。若将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n=2的介质中进行上述实验,则P点将出现________条纹。
14.白光照射双缝,在屏幕中央将出现________色明纹,两旁为________色条纹。
15.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______。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______的条纹。
16.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右侧为光屏,A与S2的距离与A与S1的距离之差为1.5×10-6m,S1、S2连线的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为O,点A′与A点关于O点对称用波长为600nm的黄色激光照双缝,则A点为______(填“亮条纹”或“暗条纹”),点A′与A点之间共有____条亮条纹。
17.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三、解答题
18.两个狭缝相距0.3mm,位于离光屏50cm处,现用波长为6000 的光照射双缝,求:
(1)两条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是多少?
(2)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水中,那么两条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是多少(水的折射率为4/3,1 =10-10m)
19.取两块平板玻璃,用手指把它们紧紧捏在一起,会从玻璃板面上看到许多彩色花纹,改变用力的大小,花纹的颜色和形状也随之改变,请试一试,并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的距离为0.020cm,双缝到观察干涉条纹的光屏的距离是100.00cm,用一种单色光黄光做此实验,在光屏上测出21条黄色亮条纹间的距离是5.90cm,试求这种黄光的波长。如果换用一种频率为4.00×1014Hz的红光做此实验,在光屏上6.00cm范围内最多能有多少条暗条纹。
21.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到S1、S2的距离之差为,现分别用A、B两束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
(1)若A光在折射率为n=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m,则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2)若B光在某介质中的波长为3.1510-7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则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22.在白光照射下,双缝干涉图样的中央条纹为什么是白的?在其他各级亮条纹中,为什么红色条纹在外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因为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满足
其中,为光的波长,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为双缝间的距离,所以要增大观察到的条纹间距,可以增大双缝与屏间的距离,减小双缝间的距离,改用波长更大的光,而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不影响条纹间距,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由图可知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更小,根据
可知a光的波长较小,频率较大,同种均匀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光的小,故A错误;
B.同种均匀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光的小,根据
光的传播速度更大,故B正确;
C. 同种均匀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光的小,由、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光的偏转角度更大,故C错误;
D.根据
、两种色光从同种均匀液体材料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临界角更大,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A错误;
B. 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紫光,波长变短,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小,B错误;
C.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正确;
D.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红光和紫光的频率不同,不能发生干涉,屏上不会呈现彩色条纹,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根据公式
可得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B
【详解】
将光源从绿光改为红光是光源的波长变大,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为使条纹间距不变,可增大双缝的间距d,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B.作出两束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在玻璃砖上表面的折射角为r,由图可知,根据
可知a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较大,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波长较小,AB错误;
CD.由于,根据
可知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a光产生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较小,C正确,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此为薄膜干涉现象,条纹是光的干涉形成的,故A错误;
B.若抽去一张纸片,同一位置的两反射光的光程差减小,观察到的条纹变疏,故B正确;
C.把紫光换成红光,波长变大,根据
则条纹变疏,故C错误;
D.干涉条纹是光在空气劈尖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太阳光射入冰晶时,光的折射角大于光的折射角,由折射定律可知光的折射率小于光的折射率,A错误;
B.由折射率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关系可知,折射率越大,光传播的速度越小,故光在冰晶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错误;
C.由临界角公式可知,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故从冰晶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临界角大于光,C正确;
D.光的折射率小于光的折射率,可知光的频率小于光的频率,由知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又双缝干涉中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当、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大,故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比光的大,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由图可得b光的折射角小于a光的折射角,b光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故A错误;
B.由可知,折射率大的,传播速度较小,故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时的速度较小,故B错误;
C.由临界角公式分析得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可知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较大,故C错误;
D.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则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而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由于在相同的条件下,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用同一干涉装置可看到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依题意,单色光a的偏折程度大于单色光b的偏折程度,即
根据
可知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在玻璃砖中,a光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光小,故B错误;
C.两束光射入玻璃砖后频率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的相邻明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所以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更密,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A.由图可知,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入介质,而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所以该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A错误;
B.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光在OA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所以该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为
a光在M点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光在M点的入射角为30°,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所以a光的折射光线在面不发生全反射,故B正确;
C.根据A项分析可知
na>nb
再根据
可知在同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根据A项分析可知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则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再根据
可知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条纹间距,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AB.凸透镜下表面与玻璃上表面形成空气薄膜,干涉条纹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
C.若平薄凸透镜的圆弧面曲率半径增大,则空气膜厚度变小,圆环状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大,故C错误;
D.若照射单色光的波长增大,则会造成相应条纹间距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3. 暗 亮
【详解】
[1]由c=λν得
λ==m=0.6×10-6m
==
即
Δx=λ
故P点出现暗条纹;
[2]放入n=2的介质中
v==1.5×108 m/s
由v=λ′ν得
λ′==m=0.3×10-6m
==3
即
Δx′=3λ′
故P点出现亮条纹。
14. 白 彩
【详解】
[1][2]白光照射双缝,屏幕中央到双缝的间距相等,各种色光在屏幕中央均为亮条纹,叠加后为白色明纹,两旁为彩色条纹。
15. 干涉现象 明暗相间
【详解】
略
16. 暗条纹 5
【详解】
[1]单色光的波长为
A与S2的距离与A与S1的距离之差为
可知A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该点出现暗条纹。
[2]令
可得
k=3
这是第3条暗条纹,那么点A′与A点之间共有5条亮条纹。
17.ABD
【详解】
A、C、光线a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光线a的折射率大;再根据公式,光线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正确,C错误;B、光线a的折射率大,说明光线a的频率高,根据c=λf,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故B正确;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的折射角先达到90°,故先发生全反射,先消失,故D正确;E、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错误;故选AB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关键是记住几个公式:折射率定义公式、光速公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18.(1)1mm;(2)0.75mm
【详解】
(1)由公式可得
Δx=λ=m=1×10-3 m=1mm
(2)由题意可得
λ′===4500
则
Δx′=λ′=m=0.75mm
19.见解析
【详解】
将两块平玻璃片紧紧捏在一起,会从玻璃片面上看到许多彩色花纹,是薄膜干涉产生的。两块平玻璃片紧紧捏在一起,从而形成空气薄层,其表面出现频率相同的光,进行相互干涉,因波长的不同,导致条纹间距不同,则会从玻璃片面上看到许多彩色条纹。
20.,16条
【详解】
由题意可知,相邻黄色条纹间距为
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
设黄光波长为,根据
可求得
而红光波长为
可得
所以暗条纹数为
故黄光的波长为,如果换用一种频率为4.00×1014Hz的红光做此实验,在光屏上6.00cm范围内最多能有16条暗条纹。
21.(1)暗条纹;(2)明条纹
【详解】
(1)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频率不变,故
根据
求得
k=3.5
于是P点出现暗条纹。
(2)对B光由临界角为37°可知
故
根据
求得
于是P点出现明条纹
22.见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
自双缝、透射的光到达O点的距离总相等,则各种颜色的光在O点都被加强,故O点作为中央亮纹是白色的,自双缝出射的光到达 P点,其路程差为某一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P点就为这种色光的颜色,由于红光的波长最长,根据条纹间距
知红条纹间距最大,则红色在最外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