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花瓶
教材分析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探究、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材用整幅版面展示了一组风格各异的瓶子,向学生提供了欣赏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教材首先以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主体的感知:你最喜欢这些瓶子中的哪一个?为什么?而下面的提示语为学生的欣赏、评价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下一步剪制花瓶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材中“试一试”的提示语及花瓶外形变化图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体现了教材“让人人体验成功”的设计理念。对于美术能力好的学生,建议教师多制作造型更丰富、更有创意、图案更美观大方、色彩更漂亮的范作,供他们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3.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和对称剪法的掌握。
难点:注意画稿时纸的开合方向,剪出的瓶子左右粘连并且造型别致、色彩漂亮、图案花纹好看。
教学准备
(学生)各色彩卡纸、旧挂历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瓶子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摸花瓶
1.教师出示几个装有不同形状花瓶的布袋,让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2.请几位学生上台来摸摸布袋中的花瓶,说一说里面装的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揭示课题:《花瓶》。
(二)画花瓶
1.请摸花瓶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布袋中花瓶的外形。
2.认识花瓶:花瓶由口、颈、肚、底、耳等部分组成。
3.提问:除了这些外形,你还能画出其他外形的花瓶吗?
4.集体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花瓶的知识。
(三)赏花瓶
1.打开所有的布袋展示花瓶,请学生说说哪一个花瓶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
2.提问:瓶子上画了哪些好看的花纹?一般画在什么地方?
3.提问:花瓶的左右外形都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特点? 传统花瓶造型
传统花瓶造型有竹节瓶、直统瓶、平肩瓶、高肩瓶、广口瓶、佛肚瓶(口小肚大)、喇叭瓶(口大瓶颈渐小)等。
(四)想花瓶
1.课件展示:大量不同造型、不同图案、不同色彩的花瓶,引导学生边欣赏边讨论:这些花瓶的造型哪个最奇特、最有意思;哪个图案最大胆,哪个图案最美观;哪个色彩最鲜艳,哪个色彩最柔和……
2.想一想:自己的花瓶外形独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美化?添画或拼贴上什么图案和花纹?
(五)剪花瓶
1.同桌学生一起自学教材中的内容,用对称折剪法,大胆剪出心目中的花瓶外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花瓶,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六)展花瓶
1.学生分组挑选出优秀花瓶作品,并说说理由。
2.学生用优秀作品和收集到的资料布置“花瓶展览”。
(七)拓展。
提问:生活中还有许多左右对称的东西,你能说出多少?能用对称折剪法剪出作品美化班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