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9.1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9.1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20: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9.1 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B两个正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对B的压强为,B对地面的压强为;若取走A,B对地面的压强为,已知,若A、B的边长之比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物重之比 B.
C.A、B的密度之比 D.
2.如图所示实例中,用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打疫苗的针头很尖
B.宽大的滑雪板
C.锋利的剪刀
D.一端尖锐的羊肉串签子
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如图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车装有车轮目的是减小摩擦
B.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冰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
D.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5.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滚子 B. 冬奥会上滑雪板长而宽
C. 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形 D. 盲道砖的条纹凸起
7.将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甲>ρ乙,且ρ甲=4×103kg/m3,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甲乙相同的高度 h,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 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切除之前,甲的高度为20cm
B.乙的密度为2×103kg/m3
C.当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切除高度为8cm
D.若将甲乙切除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上面,最终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
8.如图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用沿竖直方向的力压住一铜圆柱体两端,圆柱体对食指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1和 p1,圆柱体对大拇指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2和 p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9.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利用甲、乙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书包装书越多背起来越不舒服的原因
C.利用乙、丙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不易切断的甘蔗使劲才能切断的原因
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1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在、上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若时,、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时,、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B.若时,、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C.若时,、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D.若时,、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阴影部分为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p甲<△p乙,则(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12.如图(1)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使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在甲、乙上方中央分别叠放圆柱体A、B,如图(2)所示。则A、B的质量mA、mB和A对甲的压强pA、B对乙的压强pB的关系是(  )
A.mApB B.mAC.mA>mB,pA>pB D.mA>mB,pA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重50N边长为1dm的正方体物块被25N的水平力紧压后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物块对竖直墙壁的压强是_______。
14.水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将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向杯内再倒入300毫升的水,则烧杯内水的密度______,烧杯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我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___________比棉花大; 在公路桥上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它所表示桥所能承受最大压力是___________ N。
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4m和0.2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密度为0.6×103kg/m3,B的密度为0.4×103kg/m3。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也可以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则V1与V2之比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17.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大国风度。下图是某次注射时使用的薄壁注射器(假设注射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内有体积为的药液(针管与针头连接处的体积忽略不计)。若匀速推注完这些药液护士对注射器的活塞做的功为,注射过程中活塞对药液推力不变,活塞移动的速度为。已知注射器针管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针管内壁之间摩擦力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2)注射过程中,护士对活塞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___?
(3)注射过程中,活塞对药液的压强是多大?___________
18.以下深圳首个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些材料信息,请你模仿示例格式,从材料原文中摘抄出三条涉及到物理知识的内容,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不能与示例重复)
2017年10月28日,随着“叮叮叮”的声音,深圳龙华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
电车设有摄像头、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车内采用白色衬板、蓝色、绿色宽大座椅搭配。电车上的转向架配有撒砂装置(防止车轮打滑)、轮缘润滑装置和车轮噪音吸收装置。电车制动采用的轮盘制动,另外还设有磁轨制动,制动时电磁铁会对轨面产生吸引力并产生制动力。在时速40km/h的情况下,双重制动系统可以确保列车在25米内停下。
乘客可用现金和深圳通购票,也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购票,票价为2元/人次。乘客需要站在安全黄线内候车,电车可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30秒完成快速充电,电能便可以存储到蓄电池内。
序号 材料原文 物理知识或规律
示例 开始载客试运营 运行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 ______ ______
2 ______ ______
3 ______ ______
19.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18年9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雪龙2“号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载员90人,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在现代极地科考中,人们已经意识到船不只在大,而更需要变得更快、更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破冰能力。“雪龙2“能以2﹣3节航速冲破1.5米厚的冰层(含0.2米积雪)。江南造船公司介绍,“雪龙2“号采用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并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船艏船艉直接斜着下来的简单设计。是它能够实现在极地连续破冰的关键。
近距离的走近“雪龙2“号,就能看到上面那个简单设计里的玄机。船艏的凸起(如图所示),就是破冰专用的“破冰艏“。它里面的钢板厚度是普通船只钢板厚度的5倍以上,尖角型的设计,使船只在行进过程中,利用推进和自身重力对冰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实现破冰。
(1)“雪龙2“号破冰船开启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向前推进,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雪龙2“号破冰船冲撞破冰的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
(3)请分析文中句子“船艏的凸起(如图所示),就是破冰专用的“破冰艏”。它里面的钢板厚度是普通船只钢板厚度的5倍以上,尖角型的设计,使船只在行进过程中,利用推进和自身重力对冰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实现破冰。”,应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 )
20.我国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有一个“骑骆驼旅行”的游乐项目。如图所示,在牵驼人的带领下游客骑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中。已知一只骆驼的质量大约为400kg,单脚掌面积约为250cm2,骆驼行走时始终有三只脚掌着地。通过计算,判断骆驼和牵驼人在沙漠上行走时留下的脚印哪个更深
21.如图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0g,当物体静止在斜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6N,受力面积为200cm2.(g=10N/kg)
(1)请求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2)请在图中画出静止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请求出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于A、B的边长之比为
设A、B两物体的边长分别为、。由压强公式
可知

已知
则有

A.设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则A、B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故A错误;
B.有上述推导可知
故B正确;
C.A、B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故C错误;
D.有上述推导可知
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CD.打疫苗的针头很尖、锋利的剪刀和一端尖锐的羊肉串签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
B.宽大的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冰车装有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推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即人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对人的推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小朋友坐上冰车后,车对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故车对冰面的压强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奥会闭幕式上,匀速行驶的冰车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在改变,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错误;
B.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正确;
D.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由①②可得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④除以①式,并整理可得

由③⑤得

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④除以⑦式得出

由⑥,故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A.压路机上质量很大的滚子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奥会上滑雪板长而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B符合题意;
C.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形减小了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盲道砖的条纹凸起可以减小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由图像知,切除前,甲对地面的压强为8000Pa,而甲是正方体,可据p=ρgh得,甲的高度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知,当压强为0时,乙切去的高度为30cm,即乙正方体的高度为30cm,据p=ρgh得,乙的密度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有
ρ甲g(h甲- h)= ρ乙g(h乙- h)

4×103kg/m3×(0.2m- h)=2×103kg/m3×(0.3m- h)
解得
h=0.1m=10cm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将甲、乙切除部分分别叠加在对方上面,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若最终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有
那么
4×103kg/m3×(0.2m- hˊ)+2×103kg/m3×× hˊ=2×103kg/m3×(0.3m- hˊ)+4×103kg/m3×× hˊ
解得
则甲乙最终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由图示知,圆柱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食指对圆柱体向下的压力和大拇指对圆柱体向上的压力的作用处于静止,则手指对圆柱体向下的压力与重力之和等于向上的压力,而手指对圆柱体的压力与圆柱体对手指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F1故选B。
9.B
【详解】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故A错误;
B.比较甲、乙的实验知,受力面积相同时,甲中压力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书包装书越多背起来越不舒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可以解释书包装书越多背起来越不舒服的原因,故 B正确;
C.比较乙、丙的实验知,压力相同时,乙中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较明显;切断的甘蔗使劲才能切断,是增大压力,不可以解释不易切断的甘蔗使劲才能切断的原因,故C错误;
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因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图知道,VA<VB,由于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因为水平放置所以GA=GB,又VA<VB,即ρA>ρB;又因为SA<SB,故pA>pB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A′=ρ甲g(h甲-h)=pA-ρAgh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B′=ρ乙g(h乙-h)=pB-ρBgh
由于ρA>ρB,即ρAgh>ρBgh;
若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A′=pB′
则若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A′因为SA<SB,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若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A′>pB′
因为SA<SB,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未知。
故选C。
11.D
【详解】
设甲平放时高为a,立放时高为b;同理乙先立放高为b,平放时高为a;且甲乙都是密度均匀的规则柱体,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知道,甲、乙位置改变后压强差分别为
由于 ,即
所以ρ甲<ρ乙;由于 ,,ρ甲<ρ乙,a<b;所以
p甲<p乙
故选D。
12.B
【详解】
结合题意及图示知
F甲>F乙,S甲据知
p甲>p乙
要使甲、乙对地面压强相同,只能改变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且要有
GA
mA那么

那么
所以
pA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2500Pa
【详解】
物块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25N,受力面积为
则物块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14. 千克每立方米 不变 变大
【详解】
[1]水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读作1×103 千克每立方米。
[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向杯内再倒入300毫升的水,则烧杯内水的密度不变。
[3]由于水的质量增大,则重力增大,对桌面的压力增大,而受力面积不变,由 知道,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5. 密度 1.96×105
【详解】
[1]在体积相同时,铁的质量比棉花的大,那么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大。
[2]图示表示桥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
m=20t=20000kg
那么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F=G=mg=20000kg×9.8N/kg=1.96×105N
16. 2.4×103 5:4
【详解】
[1]物体A的质量
mA=ρAVA=0.6×103kg/m3×(0.4m)3=38.4kg
物体A的重力大小
物体A的底面积
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2]B物体的质量
mB=ρBVB=0.4×103kg/m3×(0.2m)3=3.2kg
物体B的重力大小
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叠放到物体B上时,由于A剩余部分是长方体,所以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物体B的底面积
由于将物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1,则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把已知数据代入得
解得
将物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2叠放到物体B上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则有
代入数据得
解得
则V1与V2之比为
17. 增大
【详解】
(1)[1]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以增大压强。
(2)[2]注射过程中,药液体积为,注射器针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推力运动的长度为
则推力为
活塞移动的速度为,则护士对活塞做功的功率是
(3)[3]匀速注射过程中,活塞在推力、摩擦力和液体压力作用下平衡,即
则活塞对药液的压力为
则压强是
18.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示例1:[1][2]材料原文:随着“叮叮叮”的声音;物理知识或规律:声音由物体振动。
示例2:[3][4]材料原文:宽大座椅;物理知识或规律: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示例3:[5][6]材料原文:配有撒砂装置(防止车轮打滑);物理知识或规律:压力一定,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
19. 相互的 形状 “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小船体与需要破的冰的受力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船对冰的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容易破冰
【详解】
(1)[1]“雪龙2“号破冰船开启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向前推进,船桨对水有力的作用,水对船(桨)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在破冰的过程中,冰受力破碎,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3]“雪龙2“号破冰船的船艏要采用尖角型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小船体与需要破的冰的受力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船对冰的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容易破冰。
20.见解析
骆驼上面骑着人估测人的质量是50kg,脚与地面接触面积100cm2;人在行走时,接触面积是单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详解】
骆驼对地面的压强
牵驼人对地面的压强
故骆驼的脚印更深。
21.(1)8N;(2);(3)300Pa
【详解】
解:(1)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G=mg=800×10﹣3kg×10N/kg=8N
(2)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斜面受到的压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并指向斜面的内部,作用点在斜面上,据此画图如下:
(3)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
答:(1)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8N;
(2)见解析;
(3)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3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