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1.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素养目标
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1.交通运输概念:交通运输是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
3.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1)运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例如,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聚落多沿江河、湖泊、海港、海湾分布,形态多呈条带状。我国的重庆便是一座凭借水运兴起的城市。
(2)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3)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前预习
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交通布局分类:一般分为联系不同城市之间的外部交通布局以及城市内部交通布局。
2.城市外部交通布局
科学合理的外部交通布局的优势:
(1)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
(2)增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
(3)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
(4)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3.城市内部交通布局
(1)城市内部交通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2)适应不断扩大的城市空间范围,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的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
(3)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
合理规划道路、扩大路网规模、加强交通管理、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等。
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发展
1.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市地处长江北岸,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古代扬州:繁华都市
(1)春秋时期:吴国为北上伐齐运输粮草而开凿“邗沟”,将长江与淮河贯通。
(2)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作为漕运大通道,沿岸城市商业繁荣,扬州以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成为南北水运中心。
(3)明清时期:扬州凭借水陆交通区位优势,形成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成为商业繁荣的世界级大都市。
3.近代扬州:逐渐衰落
原因:
(1)19世纪初,海运兴起。
(2)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扬州交通地位大不如前。
(3)20世纪初,海运完全取代运河漕运,作为内河水运枢纽的扬州地位衰落。
(4)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沿线城市迅速崛起,大运河沿岸的扬州地位一落千丈。
4.今日扬州:重新焕发活力
原因:
(1)1949年以来,京杭大运河经多次整治,通航条件得到了改善。
(2)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了扬州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3)进入21世纪,扬州交通布局进一步优化,现已建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4)随着“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相互连通,扬州与苏南地区的联系更加便捷。
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
例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关于图中E聚落布局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团块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B.条带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C.条带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
D.团块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素养和区域认知能力。
答案:(1)D (2)C
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1.交通布局
2.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包括交通线路拥堵和交通环境污染,并且交通线路拥堵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例2 内侧画了斜线的车道为可变车道(如左下图),在进入可变车道前,需随时根据相应指示牌(如右下图)确定行驶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可变车道主要出现在( )
A.高速公路
B.城市干道
C.乡镇道路
D.步行街道
(2)设置可变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车流行驶速度 B.高效利用道路资源
C.减少路面的车流量 D.美化道路地面环境
解析:第(1)题,可变车道主要设置在城市干道交叉口,可依据不同时段车辆流量流向的特点,对流向进行灵活调控,变换车道的行驶方向,以此来缓解交通压力。尤其适用于需要采取时间性交通管理措施的城市干道交叉口,所以可变车道主要出现在城市干道。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设置可变车道的主要目的是高效利用道路资源,减少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
答案:(1)B (2)B
下图为某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表示其城区随时间扩张的方向及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该市古商业区利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
2.影响该市城区扩展的主要
因素是( )
A.交通 B.河流 C.经济 D.地形
解析:第1题,该市城北古商业码头区是在河流交汇处发展起来的,缘于河流水运量大、水运便利。第2题,城市先是沿河流方向延伸,后随着铁路、火车站的出现,向铁路沿线和火车站方向扩展,是交通变化影响了该市城区的扩展。
答案:1.D 2.A
课后检测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4.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
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
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因此受河流分布的影响,武汉形成了三镇历史格局。第4题,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会向外沿着交通线发展,而不是集中式团块状发展;河运地位不断下降,使得城市不再只是沿河流发展;随着公路、铁路的发展,城市会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城市向外扩展,而不是内聚发展。
答案:3.C 4.C
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乙中的村落从形状上看,属于( )
A.块状村落
B.带状村落
C.星状村落
D.扇形村落
6.下列有关图乙村落形成
这种分布形态的原因,不可
能的是( )
A.耕地数量少,地块小 B.交通便利,有利于联系
C.靠近水源,利于农耕 D.依山傍水,制造景观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村落沿河分布,呈带状。第6题,村落的区位既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经济活动的影响。村落沿河分布,是为了取水方便,并非为了依山傍水,制造景观。
答案:5.B 6.D
7.下图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下列有关铁路运输对芜湖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崛起与繁荣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芜湖市位于长江与青弋江的汇合处,崛起的因素是河流;铁路运输不断促进该市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向东发展,尤其是1980年以后,铁路沿线成为该市新的发展空间;基于优越的水运条件,该市的物资集散主要依靠水运。
答案:D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