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素养目标
1.利用材料,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综合思维)
3.结合材料,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作用。(地理实践力)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特征: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
3.警示意义: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 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课前预习
2.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3.意义:人类社会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应该努力追求并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4.特征: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水平条件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也各不相同。
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的评价。
问题探究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因素 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自然 因素 自然条件 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如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要比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大;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自然资源
社会 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 水平 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 水平 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对外开放程度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特点 含义 原因
相对稳定 虽然无法精确计算出某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但可以大致估算出该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
动态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 人口合理容量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人口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关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项目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含义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在保障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最佳人口数量)——是一个合理值
体现的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方法技巧]1.图解法理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2.图解法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
一个地区的资源不断变化,这是因为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例1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越强。读下面2000 年和2010 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完成(1)~(2)题。
(1)2000 — 2010 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
A. 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 多数省级行政区域水资源短缺
D. 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 )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平均分布人口 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 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1)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2000 — 2010 年,伴随全国总人口数量增多,超载地区总人口数量和实际超载人口数量都不断增加,我国水资源限制度不断增加,这种变化表明我国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2)要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应从增加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和协调人水关系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1)D (2)C
例2 2013 年3 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下面北京市有关人口数据表,完成(1)~(2)题。
(1)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
A. 资源环境承载力为2 300 万
B. 人口合理容量为2 019 万
C. 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 000 万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 万
(2)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 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 000 万人口,即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 000 万;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是2 300 万,即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为2 300 万。(2)人口合理容量是在保障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居民消费水平等。要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
答案:(1)C (2)D
二、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数量多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人口老龄化
例3 下图为某国1960— 2010 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时段中,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 1960— 1965 年 B. 1970— 1975 年
C. 1985— 1990 年 D. 2000— 2005 年
(2)近年来,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 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 人口迁出量大 D. 人口老龄化严重
解析:(1)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据图计算可知,1970 — 1975 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2)目前该国人口的死亡率、出生率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0,而且维持这种状况的时间较长,说明该国人口增长缓慢,所以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但就业压力小,D 项正确,A 项错误。城市人口比重大不是人口问题,B 项错误。该国人口增长缓慢,应为发达国家,人口迁入多,C 项错误。
答案:(1)B (2)D
课后检测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9 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数量为4.3 亿。当时有学者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更多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1 ~ 2 题。
1. 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矿产资源数量
2.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 C 2. C
解析:1. 据材料可知,19 世纪中期,我国人口数量仅4.3 亿,却出现了人口危机,资源短缺,而今中国却养活了更多的人口,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说明我国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比当时变大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使资源环境承载力上升,但并非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原因。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从19 世纪中期至今矿产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加。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不是为了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对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没有直接影响,不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 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3 ~ 4 题。
3.2019 年,我国各省份人才争夺竞争激烈,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也不甘示
4.从表中可知,成都市 ( )
A. 环境承载力为109 万人
B. 经济人口总量为826 万人
C. 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
D. 提升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 ( )
A. 实际环境承载量不变B. 环境承载力降低
C.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降低D.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增加
3. C 4. D
解析:3. 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力-实际环境承载量。若短期成都人口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增加,但环境承载力不会变,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会降低。4. 据表可知,109 万人是成都市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成都实际的环境承载量的差值,不是成都市的环境承载力。826 万人是经济总量的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环境承载量的差值。表格中的数值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无法推知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要素。提升资源利用率,可以提升环境承载力。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5 ~ 6 题
5. 导致2015— 2025 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 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6. 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
A. 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 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 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5. C 6. A
解析:5. 读图可知,2015— 2025 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人均粮食消费量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6. 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左右,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完成7 ~ 8 题。
7.下列关于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气候成为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 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8. 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大
B.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越来越高
D.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7. B 8. C
解析:7. 西北地区气候恶劣,是限制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8. 西部大开发,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会逐渐改变,人口出生率会降低,自然增长率也随之降低。
2018 年9 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据此完成第9 题。
9.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 )
A. 人口密度大 B. 经济规模小
C. 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9.C
解析: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低,农业生产落后,这是导致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与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的比值。读下面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10 ~ 11 题。
10.下列关于某地人口压力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有 ( )
A. 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 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 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 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10.D 11.B
解析:10. 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11.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问题应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应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