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3: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2.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住宿)。
2.这位老人还有(雄伟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 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他将生命(变化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改正错误 B.增加水平 C.身手敏捷 D.遵守规定
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B.你起床或者不起,时间就在那里走着,不紧不慢。
C.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D.游西湖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依然风雨同舟。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土炕 火坑 B.肆虐 俘虏 C.盘踞 根据 D.装载 三年五载
二、填空题
6.抓住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填空。
1.《青山不老》全文的关键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特殊句能起到总结、引领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请你找出《青山不老》一文中的两句总起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关键句,我们可以用A.联系上下文B.联系生活实际C.联系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方法来理解。
请你选用以上方法,谈谈你对“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句话的理解。
用( )的方法,我知道了这句话里的“他”指的是( );用( )的方法,我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
用( )的方法,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这样一个人,叫(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感知内容
这篇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_______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高度赞扬了老农______。
三、语言表达
认真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
8.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0.作者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漫山遍野的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喻示老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11.用上面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我们荡舟漓江,就像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ōng kòng )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ín yí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 篮)布包,撮(chuō cuō)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读音。
13.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
14.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划出来。
15.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罐水
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搜到啦!”
士兵们一拥(yǒng yōng)而上,争抢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亲女 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上尉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liǎng yǎng)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喝。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者坐下歇息,不料 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
人们都赞颂着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他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敬献花圈哩。
18.用“/”划去短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1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一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饮而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回答问题。
(1)当法军上尉倒了一杯水要那位西班牙妇女喝时,那位妇女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病修改,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渐渐”和“突然”矛盾,去掉突然。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前后语义矛盾,去掉“不”即可。
C选项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逻辑不当,改为:他对自己能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2.1. 选择住宿 2.宏伟 3.领悟 4.转化
【详解】

3.B

4.D
【详解】
注意词语解释,A.三番五次:意为一再,多次。  B.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C.日月同辉:日月同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日月同辉天象被肉眼直接观测到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在秋季天空晴朗、能见度好的月份的农历廿一至廿三,才可以在大白天看到。 D.在大风雨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5.C
【详解】
A.土炕(kàng)火坑(kēng)
B.肆虐(nuè)俘虏(lǔ)
C.盘踞(jù)根据(jù)
D.装载(zài)三年五载(zǎi)
6.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联系上下文 老人 联系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 老人创造了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将与山川共存,他造福后代的情怀将与日月同辉 联系生活实际 袁隆平 他发明了杂交水稻,让中国人不再有饥饿,让全世界人永久受益,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潜心研究,造福人类的精神永远被世人传颂。
【详解】
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老人不仅留下了这座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总结句就是能体现整段话中心思想的带有概括性和总结性的陈述句子。
如: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和课外搜集与积累。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森林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他”指的是老人。
用联系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老人创造了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将与山川共存,他造福后代的情怀将与日月同辉。
用联系生活实际,我想起来了王进喜,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一个贫农民家庭,成长为新中国长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7. 植树造林 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8.驴听蝉唱歌觉得很好听,便也要学蝉唱歌。但因为它嗓子的原因,歌唱的很难听。
9.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效仿,只有定位明确,才是成功的前提。

10. 比喻 树木 绿色的波浪 投身山林 改造山沟
11.荡舟在一条明亮的玻璃带上
10.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比喻 树木 绿色的波浪 投身山林 改造山沟。
11.考查学生仿写比喻句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荡舟在一条明亮的玻璃带上。
12.导 kōng 冀 yín 篮 chuō
13.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4.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天使。
15.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16.它们想说:“海鸥爷爷,你不要走,不要离开我们,我们舍不得你……”
17.悲痛欲绝

18.yǒng\ liǎng\
19. 一起挤上来。 一口喝完。
20. 接过水杯,先看看孩子,再一饮而尽。 让孩子也喝下有毒的水,让敌人毫不怀疑地去喝罐里的水,同敌人同归于尽。体现了母亲的爱国之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