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月光曲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3: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择正确答案
A.原来的意思(本义) B.比喻的意思(比喻义)
①婴儿睡在摇篮里真舒服。________
②这是一所乒乓运动特色学校,也是培养乒乓国手的基地,更是世界冠军的摇篮。________
③祖国 ,母亲,我日夜思念您。________
④党的阳光、雨露哺育我们成长。________
2.根据课文《月光曲》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
表达正确的句子是_____
A.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B.盲姑娘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关于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我”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
B.事例可以写一件,也可以写几件。
C.可以写两位、三位老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展品。
D.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5.下面不是直接用来形容海的词语的是( )
A.微波粼粼 B.水天相接 C.波涛汹涌 D.风平浪静
二、填空题
6.美文积累:
月亮正从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___________,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纯熟——( ) 微弱——( )
恬静——( ) 断断续续——( )
2.反义词
陌生——( ) 陶醉——( )
幽静——( ) 波涛汹涌——( )
三、语言表达
8.小小练笔场。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姑娘的问话,你告诉大家贝多芬当时如何想的吗?发挥你的想象,简单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见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地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晴。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下的波海汹涌的大海。
10.按课文内容将选段补充完整。
11.写出三个与“霎时间”意思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
12.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
13.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们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
14.为什么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5.听着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联想到了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并填空。
皮鞋匠联想到的第一幅画面是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____________,此时的音乐轻柔、舒缓;第二幅画面是月亮____________,天空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画面是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音乐骤然加强;第四幅画面是____________朝岸边涌过来,此时的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16.妹妹本来是个盲人,但文中却写“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妹妹真的看到了大海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的诗句中与选段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
A.海上明月共潮生 B.月落乌啼霜满天
C.月明荞麦花如雪 D.唯见江心秋月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B;B;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结合语境去理解。A.原来的意思(本义) B.比喻的意思(比喻义)
①婴儿睡在摇篮里真舒服。 A.原来的意思(本义)
②这是一所乒乓运动特色学校,也是培养乒乓国手的基地,更是世界冠军的摇篮。 B.比喻的意思(比喻义)
③祖国,母亲,我日夜思念您。B.比喻的意思(比喻义)
④党的阳光、雨露哺育我们成长。B.比喻的意思(比喻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先理解词义,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A正确,根据课文内容,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B盲姑娘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盲姑娘看见”是矛盾的,故错误。
3.C

4.C
【详解】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
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实践活动成为主语,句子完整。
B.搭配不当。环保观念应该与加强搭配。
D.重复啰嗦。“很高的”和“厚望”意思重复。去掉“很高的”句子完整。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常用成语。
A选项,波光粼粼,意思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B选项,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C选项,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D选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6. 水天相接 洒满了银光 轻纱似的的微云 卷起了巨浪 雪亮的浪花
【详解】
考查对课文的识记。
本题出自于《月光曲》,原文选段内容为: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7. 娴熟 柔弱 安静 时断时续 熟悉 苏醒 喧哗 风平浪静
【详解】
1.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纯熟:(形)非常熟练。近义词有烂熟、流利、娴熟、老练、熟练、练习、熟悉、熟习
微弱:(形)小而弱。近义词有薄弱、幽微、轻微、单薄、衰弱、微小、弱小
恬静:意思是指恬淡、安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近义词有安静、幽静、宁静、安然
断断续续:(形)时而中断,时而继续。近义词有隔三差五、东拉西扯、时断时续
2. 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生疏的。反义词有认识、了解、熟习、熟识、熟悉、纯熟、熟稔
陶醉: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反义词有清醒、醒悟 。
幽静:意思是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反义词有喧闹、吵闹、热闹、喧嚣、喧腾
波涛汹涌:意思是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反义词有一潭死水、纹丝不动、春风沂水、风平浪静、水平如镜、微波粼粼、平风静浪
8.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和诗才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人格力量。
【详解】
主要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联系全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要合理,语句要通顺。《月光曲》主要讲了一年秋季的一个夜晚,贝多芬在莱茵河边散步,听见兄妹两的对话,被盲女孩对音乐的热爱而感动,于是为兄妹两弹奏了两曲,其中一曲为《月光曲》。
示例:贝多芬可能会想:我在音乐会上为贵族们演奏音乐,无非是“对牛弹琴,牛不入耳”罢了,这些贵族中并没有几个人懂得音乐,他们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而这个盲姑娘却能懂得我的音乐,我要再为她演奏一曲。
9. 身体成了面团。 听,广场上像是炸开了锅,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难道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功夫没有记录完成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盲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详解】

10.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洒满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1.眨眼间 一刹那 一瞬间
12.月亮升起;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13. 舒缓 明快 激昂
14.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出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10.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记忆,细读选文,根据原文内容补充即可;
11.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积累,“霎时间”意思是时间极短,与“霎时间”意思相同的词语有“眨眼睛,一刹那,一瞬间,一弹指、一眨眼、一下子”等。
12.
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细读选文,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这是第一幅画面,是月亮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是第二幅画面,根据句子可知是月亮越升越高;“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是第三幅画面。
13.
本题考查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仔细读文,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根据这三幅画面的描述,我们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激昂。
14.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盲姑娘之所以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是因为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出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15.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洒满了银光 越升越高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雪亮的浪花
16.没有。因为妹妹被贝多芬的琴声深深地吸引了,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却用心感受到了乐曲的美妙。
17.A
15.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联想的内容,指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只是人物头脑中的想象,即: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第一幅画面:结合“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可知①答案;
第二幅画面:结合“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可知②③答案;
第三幅画面:结合“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知④⑤答案;
第四幅画面:结合“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知⑥答案。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妹妹是盲人,所以她没有看到大海。结合“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可以看出妹妹被贝多芬的琴声深深地吸引了,这样写既体现了贝多芬的技艺高超,也体现了妹妹用心感受到了乐曲的美妙。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诗句理解。
文段选自《月光曲》,写了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产生的联想。文字描写生动,富有诗意。
A 吻合。海上明月共潮生: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B 不吻合。句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C 不吻合。句意: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D 不吻合。句意: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