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4: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4*黄继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战役(yù)  轰鸣(mín)  摧毁(chuī)
B.占领(lǐng) 胸膛(táng) 爆炸(zhà)
C.屡次(lǚ) 浓烟(lóng) 冰雹(báo)
D.逃难(nàn) 卒业(cù) 穿梭(sō)
2.从感彩的角度,下列各组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坚毅   信心十足 赏心悦目
B.顽固 自以为是 用心险恶
C.自豪 胆大妄为 知难而进
D.珍惜 坚定不移 一丝不苟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役(yì) B.屡次(nǚ) C.摧毁(cuī) D.晕倒(yūn)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4.天快亮了,规定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
A.法规,单程 B.计划,谋划 C.劝告
5.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突然而猛烈 B.凶狠残酷 C.显示出来
6.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驶 零晨 践行 彬彬有礼
B.洛阳 唯持 秩序 囊萤夜读
C.主宰 调遣 贤惠 搏大精深
D.窟窿 勤奋 岗位 凿壁偷光
二、填空题
7.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黄继光》这一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义词。
笔直——( )  混乱——( )  嘈杂——( )
简短——( )  违抗——( )  伟大——( )
悲壮——( )  井然有序——( )
惊慌失措——( ) 镇定自若——( )
三、语言表达
9.口语交际。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我认为在班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意思”的不同意思造句。
1.指意义、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意见,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她叫董颖,今年26岁,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
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的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董颖看到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一个男子倾尽全身之力把她顶上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入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11.“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_________的情况。
12.第一段中的加点的“居然”表示________。用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作者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3.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的作用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他举起右臂( )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14.请在文中括号里加上标点。
15.“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从数字“二十米”“十米”可以体会到( )(填序号)
①黄继光凭着坚强的意志,艰难地移动脚步,一点点向前爬。
②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
③黄继光很机智,他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16.选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略去了黄继光艰难爬行的路程。
B.说话断断续续
C.列举的省略
17.请结合课文,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战役读音zhàn yì;轰鸣读音hōng míng;摧毁读音cuī huǐ。
C选项浓烟读音nóng yān;
D选项卒业读音zú yè;穿梭读音chuān suō。
2.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
A.属于同一类。“坚毅 信心十足 赏心悦目”都是褒义词。
B.属于同一类。“顽固 自以为是 用心险恶”都是贬义词。
C.不属于同一类,自豪:指自己感到光荣,值得骄傲。褒义词。胆大妄为: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或大胆地乱做事。贬义词。知难而进:意思是迎着困难上。褒义词。
D.属于同一类。“珍惜 坚定不移 一丝不苟”都是褒义词。
3.B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屡”的读音是lǚ。
4.B
5.A
【详解】
此题考查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学生可以结合句子和对该词的理解去选择正确的解释。
规定: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规:计划、谋划。
暴风雨:大而急的风雨。暴:突然而猛烈。
6.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学习时要多识记生字,还要记牢固。A项“零晨”应改为“凌晨”,B项“唯持”应改为“维持”,C项“搏大精深”应改为“博大精深”,D项没有错误,所以答案选D。
7. 12 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役 屡 摧 雹 晕 膛
占领 摧毁 注视 匍匐 惊天动地 高地 屡次 突击 黎明 顽强
文章主要介绍了黄继光的事迹。

8. 弯曲 井然 清静 冗长 服从 渺小 欢喜 杂乱无章 泰然自若 手忙脚乱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弯曲;井然;清静;冗长;服从;渺小;欢喜;杂乱无章;泰然自若;手忙脚乱。
9.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友爱,遵守纪律。

10. 这段话的意思,我终于搞懂了。 这篇文章挺有意思。 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11. 比喻 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葬身大海
12. 出乎意料 说明董颖一个弱女子能逃生令人惊奇,引出下文 说明董颖没有同伴,所以救她的那些人都是陌生人,更突出了救人者的高尚。
13.说明董颖如果没有人帮助肯定难逃一死,突出了男人们的帮助对她的重要。

14.! ! ! , 。
15.①②
16.A
17.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竖起一座丰碑。
14.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理解与运用。感叹号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标点符号。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凡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都要用感叹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后面加感叹号。“他举起右臂”后面加逗号表示短暂停顿。“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后面加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本句描写的是黄继光负伤后依然顽强、艰难地前进,“二十米”“十米”本是非常近的距离,但对于受伤的黄继光而言,每前进一米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体现了黄继光顽强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
16.本题考查对省略号作用的辨析。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列举的省略、余意未尽、重复词语的省略、引文的省略。选文中省略号是对黄继光爬行过程的省略。
17.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作答,《黄继光》一文叙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奋不顾身,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的英雄事迹,赞美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