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毫无新意,读起来索然无味。
B.我如饥似渴地吃起来。
C.他从小就在外闯荡,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我忍不住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3.短文《古人谈读书》写了读书的方法,简单说就是三到。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这三到( )
A.心到 B.口到 C.眼到 D.手到
4.对下面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A.①双关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比
B.①双关 ②对比 ③拟人 ④对偶
C.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对比
D.①双关 ②比喻 ③拟人 ④对偶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下列词语中“急”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
A.急急忙忙 B.急功近利 C.当务之急 D.急公好义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 chǐ xià wèn( ),每个教育者都要huì rén bú juàn( )。
(2)我们在sòng dú( )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 ),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不用心对我们来说qǐ bú shì( )浪费时间?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默而识之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诲人不倦________。
①这句话从三个角度对学习进行了阐述,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学习态度 B.教学态度 C.学习方法
②“厌”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在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中,“厌”也是这个意思。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①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________来替换。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
③这句话说明的道理与( )相同。
A.学而不思则罔 B.思而不学则殆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回答说:“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用句中的说明方法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9.词句段运用。
(1)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温和(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具体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的天气变化无常。(把句子描写的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是阶梯,能指引方向;书是钥匙,能开启大门。(仿写句子)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0.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11.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
12.组词。
漆( ) 倘( ) 遍( )
膝( ) 淌( ) 骗( )
1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郭沫若的“四为”读书法
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是知识分子学习和工作的有益方法。
为学习而读书。郭沫若说,一个人自从启蒙以来,到学成一种技艺、养成一种习惯为止,所受的部分教育,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各级学校的课程,大体上都是带着强迫性的,非学不可。他当年在日本学医时,除了攻读专业课,还自修文史哲和社会经济学等,涉猎极其广泛,后来才成为历史学家。
为研究而读书。只有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为研究而读书,是任何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绕过的。有些学术问题是在不同的见解、声音的碰撞中逐渐水落石出的。而肯于钻研的郭沫若最终也成为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为创造而读书。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命体验来为我们创造文学艺术世界的。文学艺术世界的诞生不是凭空虚拟出来的,有些灵感就是作家在读某一本书时产生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
为教育而读书。身为教育者不读书,实在是令人不齿的。学生的求知欲和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既得的知识,不断迫使我们时刻去读书。
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
15.用“____”在文中画出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
16.抄出文中集中体现读书人创作的艰辛和锤炼语言的难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读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B.读书只有下苦功,才能把书读活。
C.人读书,可以科学地驾驭书本,可以以书为基础,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得出新的观点;而书读人,是说人死板地、机械地去读书,做了书奴,被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左右,结果会导致人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18.郭沫若认为:“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对于读书,你有何看法?请说一说,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仔细分析每个词语的含义,结合词语自身含义以及原文的语境,选出运用有误的即可。在本题中: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也说如饥如渴。
人情世故:意思是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2.C
【详解】
A.“不耻下问”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虚心求教,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并不是耻辱的事,不要觉得请教别人不好意思,选项A错误。
B.“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其中心到最重要,B选项错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最后一个“知”,意思为,“智慧,聪明”
3.D
【详解】
考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课外阅读要注意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
《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书中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D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判断运用,要求学生读懂语句,判断句子所使用的的修辞手法。
双关:利用语言上的多义和同音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指的是另一种意义。有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两种。
比喻: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对偶:一种修辞方法,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①该项中句子中的“联想”有两层含义,一指联想电脑,二指人类的思维联想。这个广告词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联想电脑的重要性。
②该项中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巧克力给人带来细腻的感受比作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巧克力的细腻丝滑。
③该项中句子把春天拟人化,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写出只要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陪伴你的观点。
④该项中句子中两个分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神仙对百姓,饮琼浆玉液对喝莲塘高粱,长生不老对欢乐健康。这句广告词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来突出表现莲塘高粱的美味健康。
由此可知,题目中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为:双关、比喻、拟人、对偶,故答案为D。
5.C
【详解】
急:这里是“关键;重要;迫切”的意思。
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最关键、最重要、最迫切。
急急忙忙:形容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急:急切。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急于。
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急:最急切、最迫切。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见义勇为。急:急于。
6.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诵读 恒心 缺一不可 岂不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倦、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C A B 满足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废寝忘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思考,结果没有什么进步,还不如去学习。 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默写、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翻译: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也不感到疲倦。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是默默记住,学习要做到“不满足”,教人要做到“不厌倦”。
①“默而识之”这是描写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这是描写学习态度。“诲人不倦”这是描写教学态度。
②“学而不厌”意思: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厌”在这里的意思是满足。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唐代李白《独坐敬亭山》翻译: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诗句中“厌”也是这个意思。
(2)
①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选自《论语》,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③考查思维拓展。结合句子理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亲自去实践、学习,付诸行动,不能只是空想。这句话说明的道理与思而不学则殆相同。
8. 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将军回答说,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略
9. 春天的天气温和。 奶奶是一个温和的人。 妈妈炒的回锅肉,小明明大口大口地嚼着,嘴里还不时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得可香啦! 今年的天气变化无常。阴阳不定,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天。 小船 能开往知识的海洋 明灯 能照亮未来的道路
略
10.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1.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12. 油漆 倘若 遍地 膝盖 淌水 骗局
13.冬天乃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阴雨天。
14.以董遇为榜样,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和工作。
1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语的词义。
倘若,为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面语。
一字一板,意思是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11.
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示例:冰天雪地没有农活,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12.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首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其次,对学生做错的题进行讲解。最后,强调常见字字音字形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
13.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得出答案,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还有阴雨之天。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和理解,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出道理是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15.为学习而读书。 为研究而读书。 为创造而读书。 为教育而读书。
16.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7.C
18.读书不只限于课本,要博览群书。因为不同种类的书会让我们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5.考查短文内容。结合短文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内容“为学习而读书。”“为研究而读书。”“为创造而读书”“ 为教育而读书。”可知
16.考查短文内容。结合文段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可知
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可知C最恰当。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延伸。作答此题只要符合题意,说出读书的好处即可,还要用上读书名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