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刊物写到: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这本刊物是 ( )
A.《民报》 B.《中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2.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李鸿章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谭嗣同
3.20世纪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其报道的事件最可能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4.下表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反映出
10月12日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0月14日 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10月26日 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黄花岗起义的失败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北伐战争的进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6.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广州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7.“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下图中的英雄人物参与的革命活动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绍兴起义
C.广西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8.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民报》 D.《国闻报》
9.“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A.空想主义 B.改良主义 C.三民主义 D.共产主义
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1.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秋瑾 D.蔡鍔
12.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不彻底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二、综合题
13.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1)材料一中"自强"的方法是什么 "筹办夷务"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在近代史上地位如何
材料二:……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2)材料二中,"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列举两位)这场学习运动的顶峰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的词中,孙中山将其阐发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孙中山所阐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有哪些
14.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列强侵华】写出下面思维导图中序号相对应的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说出图中反映了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奋起抗争】写出下面图片分别与哪次农民运动有关。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懈探索】请写出序号代表的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回答:
(1)请写出香港和台湾分别是在什么条约中被割占的?这两个条约有什么影响?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四卷集《沙俄侵华史》中说“在外国侵略中国过程中,沙俄侵吞中国领土最多、掠取的侵略权益最广,”在近代它从中国掠夺了多少土地?
(3)慈禧太后在见到“条约”中没有将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还无耻的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里提到的“条约”是哪个条约?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请你列举出两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反抗外国侵略的事件?
(5)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题干“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发展成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报刊没有这样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完成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项正确;李鸿章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20世纪某年”“武汉的形势”指的是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排除A项;五四运动从北京爆发,且与“排满兴汉宣言”无关,排除C项; 南昌起义发生在南昌,且南昌起义是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根据题干“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可知,日记内容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响应,是辛亥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的失败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A项;1926年北伐战争,排除C项;南昌起义爆发于192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皇帝倒了”即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封建帝制或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指的是包括题干剪辫子在内的社会习俗上的变化,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封建的任务,因为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排除C项;“皇帝倒了”属于政治制度上的变革,不属于思想上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而广州起义是孙中山在1895年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安庆起义和镇南关起义是在1907年,萍浏醴起义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秋瑾,参加了安庆、绍兴起义,B符合题意;ACD项起义秋瑾没有参加,排除。故选择B。
8.C
【详解】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召开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C符合题意;《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报刊,ABD项排除。故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相关史实。
9.C
【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05 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正式提出“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的主张,即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空想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排除A项;改良主义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是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一场兵变,武昌起义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因此武昌被称为“首义之城”,因此要考查辛亥革命“首义之城”,应去武汉,C项正确;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是武汉,而不是北京、上海、广州,排除A、B、D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洪秀全是农民起义领袖,秋瑾是主张推翻清朝统治的女革命家, 蔡鍔为推翻洪宪帝制再造共和做出了贡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2.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题文中“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意在强调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历史功绩,D项正确;ABC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
【点睛】
13.(1)学习西方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三民主义
(4)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详解】
(1)根据“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得出是学习西方技术。根本目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根据“《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后主张向日本学习的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掀起了戊戌变法。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所阐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综合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是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14.(1)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列强侵华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2)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3)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详解】
(1)①根据题干材料显示的“英国”“五口通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根据题干材料显示的“日本”“内地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③根据题干材料显示的“列强”“严禁反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是被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根据上述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图反应了列强侵华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內地,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样一步步加深的趋势。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干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图二:1900年6月18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的2000多名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由于在廊坊遭义和团阻击,从廊坊败回。中途又遭义和团和清军董福祥部袭击,联军1000多人被包围,激战两个多小时,联军死7人,伤57人。到26日,才在援军配合下,狼狈逃回天津,共伤亡300多人。
(3)根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898年成变法与1911年辛亥革命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扫清中国人心中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树立民主与科学的风尚,实现思想上的近代化。故①是洋务运动,②是辛亥革命。
15.(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150多万平方千米。
(3)《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4)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1年,关天培在虎门浴血奋战;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等。
(5)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把科技、教育、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等。
(1)
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规定割占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给日本;《南京条约》的影响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
根据所学可知沙俄从中国掠夺了150多万平方千米。
(3)
根据所学可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慈禧在八国联军入侵后无耻的提出的,这里提到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4)
关于列举出两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反抗外国侵略的事件,可从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1年,关天培在虎门浴血奋战;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等及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等中任意选取两个即可。
(5)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可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把科技、教育、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来回答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