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14: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提出了
A.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积极参与国家管理,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C.无产阶级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D.推翻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清朝外交家张德彝在《三述奇》一书中记载:5月21日,凡尔赛军队对巴黎发动了总攻。23日,在凡尔赛我第一次见到了被抓获的人员两万多人。28日,起义者遭到镇压,大批人员被处死。29日,“胜利之师”三四万人的归来……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之师的模样!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巴黎公社运动 B.凡尔登战役
C.巴黎和会 D.五四运动
4.1847年,恩格斯说:“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是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这一观点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直接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 D.将随着时代发展得到修正完善
5.马克思说:“而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A.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使工人阶级取得民主权利 D.充分发动群众支持革命
6.1871年的“318”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材料评价的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击败反法联盟
C.建立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运动
7.下图反映的是( )
背景:巴黎公社失败 曲作者:皮埃尔·狄盖特 词作者:欧仁·鲍狄埃 地位: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A.《神曲》 B.《马赛曲》 C.《国际歌》 D.《独立宣言》
8.下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
9.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美利坚合众国 C.巴黎公社 D.法兰西第一帝国
10.《共产党宣言》作为毛泽东的智慧源泉伴随了他一生;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这说明《共产党宣言》( )
A.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B.对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影响深远
C.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D.鼓舞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2.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弗·拉扎尔夫人曾动情地说道:“《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对沸·拉扎尔夫人的话理解恰当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B.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13.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最为杰出的是( )
①华盛顿②马克思③克伦威尔④恩格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5.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发表的历史意义是
A.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打破了“神创论” D.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二、综合题
16.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 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来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材料三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170多年来,在《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推崇什么思想?
(3)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 ?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出自哪本著作?作者是谁?其中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
(2)该著作问世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某著作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3)根据材料二说说作者认为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必然趋势。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4)材料三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的作用持什么态度?
材料四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5)阅读材料四,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史称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项正确;英国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根据,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二次建立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根据“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可知,《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强调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非强调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C项;《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28日,起义者遭到镇压,大批人员被处死。”指的是5月28日,巴黎公社遭镇压而失败,“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之师的模样”指的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军队镇压了本国的巴黎公社运动,A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的战役,是德国与法国之间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排除B项;巴黎和会不是战役,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中国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题干描述的事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爆发,而且是在一国单独取胜。这表明与材料“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是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中的内容相悖,即恩格斯的观点将随着时代发展得到修正完善,D项正确,C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题干材料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表明巴黎公社的“真正目的”是指使人民成为巴黎公社的主人,故A符合题意;巴黎公社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排除B;使工人阶级取得民主权利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充分发动群众支持革命不是巴黎公社的“真正目的”,排除D。故选A。
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巴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D符合题意;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击败反法联盟的是拿破仑,B不符合题意;建立第一国际是1864年,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C
【详解】
据材料“曲作者、词作者、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际歌》,《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歌词由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创作 ,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瞿秋白最早将歌名译为《国际歌》,C项正确;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文学作品,排除A项;B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所作,与材料“巴黎公社”不符,排除B项;D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文献,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丽篇章。所以两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国际歌》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无关,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国际歌》不能反映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项正确;巴黎公社建立政权在18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巴黎公社建立政权的尝试之后,排除A项;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一帝国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权,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共产党宣言》作为毛泽东的智慧源泉伴随了他一生;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可知,《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影响深远,B项正确;A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题目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共产党宣言》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鼓舞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排除。故选D项。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共产党宣言》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可知,这是说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B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运动的指导作用,不是说超越时空的价值、理想变为现实、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①不符合题意;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④符合题意;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③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A项正确;第一国际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排除C项;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5.B
【详解】
根据材料“这本书篇幅不多”“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篇幅不多”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排除A项;达尔文的进化论打破了“神创论”,排除C项;牛顿的科学发展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运动: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阶层:资产阶级。
(2)思想:理性主义(或自由、平等思想)。
(3)原因:《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4)认识: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进步;③思想解放也是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之一。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可知“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中叶,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打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开展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弘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自我价值。
(2)依据材料二“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来反对封建的神学”及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思潮,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教权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主张。
(3)依据材料三“170多年来,在《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而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无产阶级斗争,由此可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也是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之一等等。
17.(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产阶级。
(2)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3)资本主义社会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4)工业革命;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的作用。(符合题意即可)
(5)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题意即可)
(1)
依据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 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可知出自《共产党宣言》。结合课本所学,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号召无产阶级起来反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权。故统治阶级指的是资产阶级。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3)
根据材料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可归纳出资本主义社会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4)
依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知评价的是工业革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三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
(5)
根据材料四“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可知,材料反映的观点是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