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15: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选择题
1.下表为20世纪40-8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B.美苏冷战的结束
C.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联合国职能扩大
2.以下关于亚非拉反抗殖民压迫、争取和维护独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独立,于1999年收回来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②第一次亚非会议后形成了万隆精神:团结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等
③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④甘地领导印度的华夫脱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以下选项最符合该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A.亚非会议召开 B.联合国的建立 C.APEC的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4.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是
A.南非 B.纳米比亚 C.古巴 D.巴拿马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非洲年”
6.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被堵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20世纪50年代埃及从殖民者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这是埃及反抗殖民统治的重大胜利。为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卡德纳斯 D.纳赛尔
7.习近平指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下面史实中,体现这一“呼声”的是
A.非洲独立年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印巴分治 C.古巴革命政权的建立 D.纳米比亚独立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埃及华夫脱运动 D.阿尔及利亚独立
10.2021年是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利比亚独立70周年,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纳米比亚 D.埃塞俄比亚
11.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与题意不符的是
A.甘地 B.孙中山 C.卡德纳斯 D.华盛顿
12.甘地和扎格鲁尔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都反对( )
A.英国殖民地 B.法国殖民地 C.西班牙殖民地 D.葡萄牙殖民者
13.阅读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找出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
时间 事件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埃及爆发革命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9年 东欧剧变开始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①美苏形成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②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均衡发展
③社会主义经历发展与挫折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4.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上述非洲的发展进程推动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举办
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D.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
15.发展中国家一般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政治上取得独立的亚、非、拉美国家。标志着这些国家从被帝国主义殖民奴役到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是( )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C.纳米比亚的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二、综合题
16.材料一 1955年4月18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诞生了体现亚非各国团结合作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次会议的成员代表了占世界面积1/4、人口2/3的国家的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举办,并且没有一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入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材料三 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战后,以民族解放运动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在拉美,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同美国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1)据材料一分析亚非会议的意义。在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7.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被削弱,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很多亚非拉国家实现了独立,纷纷加入联合国,联合国的成员国数量迅速增加,A项正确;BD说法错误,排除;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题干的表格内容无关,排除C;故选A。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印尼万隆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形成了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恶核巩固民族独立等精神,称为“万隆精神”;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由此可见②③正确,故选D;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取得独立,后来又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与埃及无关,所以①错误,故排除AB;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华夫脱运动是埃及扎格鲁尔领导的反英斗争,所以④错误,故排除C。
3.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D正确;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显示了亚非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决心,但是不能从整体上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A排除;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但是建立初期曾被美苏超级大国操纵,B排除;APEC即亚太经合组织,是涉及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国家、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C排除。故选D。
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B项正确;南非不是1990年独立的国家,排除A项;古巴、巴拿马属于拉丁美洲,排除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D项正确;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发生在18世纪末,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ABC项不能印证题干这一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6.D
【详解】
据所学可知,纳赛尔当选埃及总统时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是埃及反抗殖民统治的重大胜利,D项正确;玻利瓦尔在南美洲由北向南攻打西班牙殖民者,与埃及无关,排除A项;圣马丁在南美洲由南向北,攻打西班牙殖民者,与埃及无关,排除B项;卡德纳斯是墨西哥的领导人,与埃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A项正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甘地领导的运动,排除B项;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在19世纪,排除C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D项正确;埃及独立体现了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印巴是亚洲国家, 古巴是美洲国家,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时间是1920-1922年和1930-1934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1934年;埃及华夫脱运动从1918年开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是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发生的运动,阿尔及利亚独立是1962年,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是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这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C项正确;1952年埃及独立,排除A项;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排除B项;1896年埃塞俄比亚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题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华盛顿不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代表人物,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D项错误,符合设问,故选D项;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与设问不符,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与设问不符,排除B项;卡德纳斯对墨西哥实行铁路国有化,把美英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支持劳工组织,普及教育,与设问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反对印度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一战结束后,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遭拒绝。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出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最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甘地和扎格鲁尔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故选项A符合题意;印度和埃及不是法国殖民地,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印度和埃及不是西班牙殖民地,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印度和埃及不是葡萄牙殖民者,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3.D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在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得出①美苏形成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1989年东欧剧变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体现了社会主义历经挫折,得出③社会主义经历发展与挫折,D项正确;“欧共体的成立”“欧洲联盟成立”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均衡发展”表述夸大,②错误,ABC项均包含②,且材料中没有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信息,④表述不准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所以C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A不符合题意;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均举办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B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不符合题意。
1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一般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政治上取得独立的亚非拉美国家。这些国家从被帝国主义殖民奴役到作为新型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标志是万隆会议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A项正确;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是二战后埃及人民取得胜利,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在非洲的崩溃瓦解,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是巴拿马人民与美国斗争的胜利,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6.(1)意义: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反帝反殖民合作。求同存异。
(2)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或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与振兴)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诞生了体现亚非各国团结合作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次会议的成员代表了占世界面积1/4、人口2/3的国家的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举办,并且没有一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亚非会议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反帝反殖民合作;在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据材料一的内容,依据材料二“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信息可知,非洲独立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依据材料三“战后,以民族解放运动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的信息可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7.二战后亚州国家的奋起
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图片的1947年印巴分治”,“1997年中英政权交接仪式”,进行分析可知反映的是二战后亚州国家的奋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行归纳即可,如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