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百家争鸣”时期,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主张以法治国 D.丁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3.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5.《道德经》记载:“我无为而民自化”,这体现了老子的政治主张是(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无为而治
6.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儒家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7.对于政治,他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文,强调要以法治国,“他”是战国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主张 学派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拼之。” 墨家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
C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道家
D “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法家
A.A B.B C.C D.D
9.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出现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思想大解放”是指( )
A.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0.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变法图强 D.百家争鸣
11.如下图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毛泽东评价为“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下列关于他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反对各国相互兼并、残害生命
B.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C.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D.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12.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这体现的是
A.儒家“仁政”思想 B.法家“法治”思想
C.墨家“兼爱”思想 D.道家“无为”思想
13.孔子以“礼”为核心,主张君臣的权力应该以礼为界限。孟子认为君主只有爱民、保民才能使君权稳固和扩大。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采来加强君权。这些主张旨在( )
A.扩大儒学影响 B.重建社会秩序 C.宣传以德治国 D.加强君主权力
14.某中学举办演讲比赛,获奖的演讲题目是《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明礼,伴我一路成长》、《友善,共建美好校园》。这些演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1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
A.社会的大变革 B.国家逐步统一 C.社会动荡变化 D.民族融合加速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材料三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1)材料一中图一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图二是商朝最大的青铜器,名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老子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7.时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个体的生命轨迹,而这些鲜活的个体也以其生命的绽放改变着,书写着国家、时代的历史!
(1)春秋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的历史,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推动这个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什么?其表现是什么?
(2)请仿照示例,概括下列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
示例: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李冰:
孔子:
平凡人物也是历史的推动者,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一座秦墓,出土大量竹简等文物,其中有两封木牍战地家书(如下图)。两封家书是墨书秦隶书写的,共527字。写信者是两名秦国士兵,分别叫“黑夫”与“惊”两兄弟,他们的信是写给自己哥哥“衷”的。据推测,两封家书写于战国末期,经过专家解读,家书上的内容大概是:“……自随军出征以来,我和黑夫住在一起,我们都很好。我们就要开始攻打淮阳了,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收到信后要回复我,告诉我官府有没有把授爵的文书送到,如果没到也请告知情况。大王说过黑夫与惊木牍家书军中立功的文件不会迟误……”
(3)黑夫与惊的木牍家书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和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相印证?
(4)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时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法家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C项正确;儒家主张仁、礼,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法家主张严刑厉法,以法治国,C项是法家的主张,不是孔子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孔子是春秋时期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同时,孔子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强化德育教育,仁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故C符合题意;法家、兵家的思想与“仁爱”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无为而治”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B项正确;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排除C项;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无为而民自化”可知,这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项正确;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儒家主张 以德治国,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C
【详解】
题干表格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C项正确;材料内容和经济无关,不能体现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AB项;百家争鸣并没有脱离现实,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要以法治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他还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D项正确;孔子、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和发展了仁与礼等思想,排除AB两项;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清静无为,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D项正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拼之。”与孔子的儒家思想相关,排除A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道家思想相关,排除B项;“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与墨家思想相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百家争鸣,这就形成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思想,排除A项;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这是思想一统,而不是思想解放,排除C项;佛教是西汉末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题干,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可知,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大辩论”,排除。故选D项。
【点睛】
1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物是墨子,而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D项正确;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ABC选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12.C
【详解】
依据题干的“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可知其主张是天下人要相爱,这体现了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C项正确;儒家“仁政”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法家“法治”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道家“无为”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君权的主张,目的是要重建社会秩序,B项正确;扩大儒学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排除C项;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诚信、明礼、友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来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D项正确;道家思想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墨家思想的思想主张是兼爱和非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变化,各诸侯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其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A正确;BCD不能图片的主题,排除;故选A。
16.(1)甲骨文;司母戊鼎
(2)顺应自然;具有辩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写出两点即可)
(3)百家争鸣
(4)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图二是商朝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2)根据材料二概括老子的观点,据“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得出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据“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得出老子具有辩证思想,据“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得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3)据材料三“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提出‘无为而治’”可知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诸多学派针对社会大变革的局面而提出各自主张的活跃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4)综合上述探究,可知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要有科学正确的态度,要秉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
17.(1)时代最典型的特征:社会动荡与巨变时期,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或其他意思相近即可)
推动这个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不仅在当时而且至今仍发挥者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时代造就了国家、个人的命运,个人也在书写着国家、时代的历史。(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比较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故春秋战国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社会动荡与巨变,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
推动春秋战国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原来公田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赋税,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和土地的私有权。在生产力的提高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政治制度随之变化,从而引起分封制的瓦解和诸侯争霸局面的产生。
(2)
依据所学可知,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这是一座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面对动荡的社会状况,他主张统治者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并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中“告诉我官府有没有把授爵的文书送到,如果没到也请告知情况。大王说过黑夫与惊木牍家书军中立功的文件不会迟误……”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黑夫与惊的木牍家书中包含的信息与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一内容互相印证。
(4)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孔子、商鞅、李冰,他们的思想与作为,至今仍被一代又一代传颂;也有如黑夫与惊那样的小人物,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的一点蛛丝马迹,也证明着他们曾经参与过如商鞅变法那样轰轰烈烈的大事。因此,时代造就了国家、个人的命运,个人也在书写着国家、时代的历史。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