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选择题
1.2020-2022年中国计划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聚焦防洪、水资源配置及供水、水生态治理修复和保护、水利信息化等。战国时期,我国集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为一体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隋朝大运河 D.明长城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3.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些科技巨著,其中有一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该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4.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是
A.《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和《红楼梦》
C.《齐民要术》和《西游记》 D.《农政全书》和《三国演义》
5.在世界文明的灿烂星河中,无数杰出人物闪耀着光辉。下列相关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张仲景、屠呦呦——《伤寒杂病论》、青蒿素 B.哥伦布、麦哲伦——发现新大陆、环球航行
C.宋应星、梵高——《农政全书》《向日葵》 D.张謇、但丁——大生纱厂、《神曲》
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修整。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 )
A.东起辽东,西起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7.关于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C.东汉时期的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有所提升
8.如图为首都博物馆所藏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多穆”为藏语音译,意为盛酥油的桶。多穆壶则是在酥油桶造型之上,于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手和壶嘴而成的壶形。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 )
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
C.市民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D.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9.《本草纲目》记载玉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这介绍的是玉米的
A.生长环境 B.种植方法 C.加工过程 D.药用价值
10.历史解释是解读历史的关键能力。下列有关史实与结论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玄奘西行 为道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B 明长城技术先进 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C 戚继光抗倭 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D 李自成起义 清朝建立
A.A B.B C.C D.D
11.想要了解明朝的科技文化,下列内容能够入选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②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④《西游记》⑤《窦娥冤》
A.③④ B.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2.文本框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划横线的位置适合填入的题目是( )
主题: 秦汉:造纸术、张仲景、华佗 魏晋:祖冲之、贾思勰 隋唐:赵州桥、雕版印刷术 宋元: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的应用 明清:总结性科技著作
A.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C.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介 D.中国古代手工业进步史
13.某同学进行“明代医学进步”的主题研学,梳理如下表格,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明代以前 明代
病症 认为天花是无法预防的病症 发明人痘接种法,成功率达97%
病理 东汉以来认为伤寒是皮毛侵入人体引起的 认识到传染病是由戾气引起,戾气由口鼻侵入体内,侵犯部位不同,引起疾病不同
著作 药物学著作说法不一,错漏较多 李时珍著__________收药1892种以多级分类法区分,检索更容易,更注重药物考订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14.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推论关系正确的是( )
A.明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明朝修筑故宫,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戚继光抗倭,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5.“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这是周杰伦根据我国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改编的中国风系列歌曲,这部巨著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主流的说法认为,明朝是修建长城的最后一个朝代,最终完善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材料二: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长城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自然经济文化基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理分布,乃至自然景观都有重大影响,是一条有形的自然经济文化界线。
(1)据材料一,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长城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请说出今天长城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羽化的梦。……再没有一种更好的事物会像一首诗走得那么远,从一千年前到一千年后,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仰望你那轮唐朝的月亮。
——徐海蛟《故人在纸一方》
(1)材料一中的“你”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什么美誉?请简要概述他的诗歌风格。
材料二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革新,而这种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则是出现在宋代。这些新技术在中国出现后,先后传播到东亚和欧洲,使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更加普遍,更加快捷。
——《早期木刻本考略》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隋唐、宋代文字复制技术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作者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将与食、衣相关的农业置于首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二说出该书的哪些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材料四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中西对比500年》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项正确;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是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从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他们以洛阳为中心,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有计划地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排除C项;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都属于医药学著作。故选项A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C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神曲》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排除D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性画作是《向日葵》,故C项正确;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当代著名医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排除A项;哥伦布是发现新大陆的著名航海家,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排除B项; 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神曲》的作者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东汉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B项正确;AC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8.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的描述说明瓷器设计吸收多元文化,B项正确;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白釉多穆壶不能体现农业生产,市民都市生活,边疆地区的治理,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材料“玉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可见,玉米气味甘、平、无毒,主要的功效是调中开胃,属于玉米的药用价值,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玉米的种植方法和加工过程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明长城既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B项正确;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精义,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排除A项;戚继光抗倭基本解决东南沿海的倭患,排除C项;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①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②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是唐朝的;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明代的;④《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作者吴承恩;⑤《窦娥冤》是元代的。综上所述③④属于明朝的,故选A。
12.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印刷术属于四大发明,张仲景、华佗是医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贾思勰杰出的农学家,赵州桥是桥梁建筑学,结合所学知识,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科技成就,C项正确;四大发明只是材料提到的一方面,排除A项;材料是科技发展,涉及医学、数学等,并没有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排除B项;手工业进步知识材料反映的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宝典”,D项正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排除AB项;《唐本草》成书于唐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李时珍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药物种类多,药方数量大,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总结全面,流传较广。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A项正确;故宫不是西方建筑,排除B项;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排除C项;戚继光抗倭,抗击的是外国侵略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D项正确;《天工开物》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排除A项;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著作,排除B项;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是中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长城是军事防御体系,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又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3)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
根据材料二“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可知,长城是军事防御体系,确保了北部边塞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又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3)
关于今天长城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点睛】
17.(1)“诗仙”;飘逸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2)隋唐: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印刷术;影响:印刷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作者:宋应星;思想:重视实地考察,实践出真知,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4)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详解】
(1)据材料“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羽化的梦。……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仰望你那轮唐朝的月亮”并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你”是李白;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2)据材料二“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革新,而这种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则是出现在宋代”并结合所学,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根据材料“作者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结合所学,该书重视实地考察,实践出真知,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