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14:5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导入新课
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你们知道改革开放前的
“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
新世纪四大件又是什么呢?
从“四大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日常生活的变化
2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方面的巨大变化。
2.知道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3.知道中国在交通、通信方面的进步。
学习目标
中国变迁

内容讲解
一起来看看中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迁





凭票供应

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年的“票证时代”。
布票是购物凭证,不允许买卖流通,由于布票少,很多人一年仅添一套衣服,一些人的衣服补得犹如地图一样……
列宁装 布拉吉

50年代
新中国的女性,作为“能顶半边天”的主人翁,开始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权利。女人们开始淡化自己的性别特质。中性的列宁装、工装裤和布拉吉是流行款。
列宁装
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多为黑 、蓝 、灰三色。
布拉吉
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来自苏联。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人人爱穿绿军装

60、7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偏向结实耐穿,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偏向耐脏耐洗的颜色,绿、蓝、灰、黑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色调……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国纺织与服装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服装款式与种类也随之多了起来。到了90年代,穿衣打扮追求个性和多变。
——王鸣《中国服装史》

现在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改革开放前的饮食情况
“一顿稠来两顿稀,多下红芋少下米。
大人勒紧裤腰带,莫让小孩哭肚饥。”
我们兴桥公社兴桥大队吃食堂是1958年9月下旬开始的。这天吃的是红烧肉,有茨菇,厚厚的油浮在碗面上。一个月时间不到,食堂里顿顿都是稀粥,米也看不到了,直到稀汤都喝完了,碗底才露出一点米,舔在舌头上,舍不得咽下。
从北方运来一批地瓜干,吃完了,便是整锅的胡萝卜缨子,后来便吃淀粉圆子,那是把玉米皮与杆子碾碎磨成面做的。这时候,便吃榆树皮了,榆树从底部到顶梢是一片白,都被人们吃光了。
到了1959年1、2月份,粮食没有了,便有
了饿死人的事出现了。我们亲戚中好几个都是在这时候饿死的。
——李锦《大转折的瞬间》


90年代,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 90年代,居民年夜饭渐渐丰盛,已有居民在餐馆订餐。近五年来,订餐、外卖成年夜饭的一个重要选项…… 虽然老年人、年轻人有不同的口味和要求,但追求健康、崇尚绿色的餐饮理念十分一致。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温饱还是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
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盖楼房,
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
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温饱还是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的娱乐

改革开放后的娱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温饱还是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单调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生活多姿多彩
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农村出门基本靠走

改革开放前的交通

改革开放后的交通
如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有赖于交通的飞速发展
受访人:庞伯
年纪:70多岁
住址:桂林市
20世纪70年代末,“要给香港的亲戚通个电话真不容易,没有五六个小时的等候是轮不到你打电话的”。打电话去香港还得到县级的电话局,先交押金,再排队。当时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但押金就要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 “很少打电话,除非是遇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曾经的“通信难”

改革开放前的通信
曾经的“装机贵”
受访人:阿钊
年纪:52岁
住址:桂林市
1979年,市民主要的联系方式是寄信,遇到紧急事情就发电报,电话很罕见。阿钊的父亲所在的国有纸厂也仅有一部电话,是手摇式的。1985年,迫于工作需要,阿钊家装了电话,只装机费就200多元,“不吃不喝也差不多要攒一年的钱才能装”。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住址:桂林市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提示:可从你平时学习、生活等方面举例说明。

改革开放后的通信
国家统计局2021年2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656亿GB,比上年增长35.7%,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9.8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0.4%。

改革开放后的通信
交通 铁路
公路
通信
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建立密集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迅速,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民航
城市交通
电信
互联网
阅读课本99-101页,完成表格。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温饱还是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单调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生活多姿多彩
交通条件落后: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通讯方式落后:信件、电报、电话。
移动电话使用十分普遍,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讯方式便捷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提示:可以从经济、思想、政策、领导、人民等方面思考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
思想方面: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政策方面:改革开放等正确政策的实施
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民方面: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
环境方面:和平稳定的环境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
的变化
交通、通信
的不断发展
衣:
有限、单调
丰富多彩
食:
结构单一
吃饱、吃好、健康绿色
住:
拥挤、实施简单
居住条件改善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交通
铁路
公路
民用航空
轨道交通
综合交通
运输网
人们的出
行方式发
生很大变化
通信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课堂小结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随堂检测
D
基础巩固
2.“农家乐”旅游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说明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 说明人们在饮食方面喜欢猎奇
C. 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
D. 说明人们注意休闲养生,注重绿色食品等
D
1.【2021·苏州】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能力提升
C
2. 【2021·广东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不同时期流行语如下表。这反映了(  )
时期 流行语
1949—1956年 “政协”“人大”“三大改造”“志愿军”等
1957—1978年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样板戏”“纸老虎”等
1978年后 “平反摘帽”“联产责任制”“经济特区”“合资公司”“下海”等
A. 政治生活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
B. 文化生活影响了政治经济制度
C. 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外交观念与国际形势相互影响
C
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价,出现了国家、省、市(县)级粮票。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从1993年起,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票出现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的主要原因。
原因:
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或粮食供应紧张等)。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粮食等各种商品供应充足;我国逐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