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3: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2*故宫博物院
一、选择题
1.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
羊圈
A.圆圈 B.棚圈 C.圈地 D.圈套
2.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雕梁画栋 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玲珑奇巧
B.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富丽堂皇、
C.亭台楼阁 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D.金碧辉煌 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鳌(áo)头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歼(qiān)敌
B.击罄(qìng) 攒(cuán)在一起 依(yǐ)着 凑合 ( chòu )
C.轮廓(kuò) 气氛(fēn) 御膳(shàn)房 千均(jūn)一发
D.废墟(xū) 迥(jiǒng)然不同 爆(bào)炸(zhà)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新辟的菜园之所以被暴风雨冲得一干二净,是因为父亲没有气馁。
B.如果普通的农家没有新鲜的蔬菜,就像婴儿断了奶。
C.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面,所以我们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
D.虽然春天绿茵茵的草地,但是有盛开的鲜花。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 )
3.使用上面两个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介绍下你的文具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故宫博物院》的内容完成练习。
1.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作者的参观路线是由_______到________的中轴线。
2.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品析句子。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我会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这个句子运用________(举例子/列数字)和________(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太和殿的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弯弯的内金水河横贯东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麋鹿》片段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 ,但汉朝以后就【逐渐 陆续】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相继 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10.联系上下文,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1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择题。
从“据科学家考证”和“几乎绝迹”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介绍事物时,非常注意说法的
A.生动形象 B.准确妥帖 C.通顺完整
13.选择题。
短文介绍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但读来觉得前后连贯流畅,是因为恰当地用上了一些词语,如:( )
A.数十头,惨遭厄运,几乎绝迹
B.经历,竟然,从此
C.再后来,随后,最后
14.对于麋鹿的经历,作者先后怀有怎样的情感?请用几个词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叶圣陶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黑暗——( )根据——( )欣赏—( )
16.作者抓住内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展开描写,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________的特点。
17.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请你展开想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其中一种石钟乳或石笋的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羊圈:yáng juàn ,指圈养羊的地方。圈:养家畜的棚栏。
A:圆圈:quān,圆形的圈子。圈:画环形。
B:棚圈:juàn,饲养牲畜的有棚架的栏圈。圈:养家畜的棚栏。
C:圈地:quān,1.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2.指圈占的土地。圈:划界,围住。
D:圈套:quān,(名)引诱人上当受骗的计策。
由此可以看出B是正确答案。
2.C
【详解】
选项c.藤萝翠竹
3.C
【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所谓说明顺序,就是作者介绍说明对象所采用的先后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A.有误,本文是按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并没有明确的先总说后分说的关系。
B.有误,故宫建筑群的特征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C.正确。
D.有误,说明文中也有详略之分。
4.D

5.B
【详解】
A.之所以……是因为……是关联词,表示因果关系。是因果倒置,结果在前,原因在后。因果关系是指由前分句所表达的事物,是后分句所表达的另一事物出现的原因或结果。因为“父亲没有气馁”和“菜园之所以被暴风雨冲得一干二净”因果关系不符合逻辑。C.“因为……所以……”关联词的意思是: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果联系则是事物普遍联系中的一种联系。因果联系有两个因素组成,其一是先行后续,其二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因为我们没有见过面,所以我们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不符合逻辑。D.“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是表示转折关系的。一般情况,转折复句前面分句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即后面分句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关联词使用错误,可改为“春天不但有绿茵茵的草地,而且有盛开的鲜花。或者:春天不仅有绿茵茵的草地,而且有盛开的鲜花。 春天不仅有绿茵茵的草地,还有盛开的鲜花。”
6. 列数字 作比较 我的铅笔盒里有两块橡皮,三支铅笔,两把尺子和一支钢笔,装得满满当当。这支钢笔是爸爸前几天送我的生日礼物,比其他的文具新。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句子的特点,结合对说明方法知识的学习完成。
1.“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从句子的“七十二万、大小宫殿、九千多”可知,这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将前三殿的内容与后三宫的内容相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本题主要考查用说明方法介绍文具盒。示例:我有一个文具盒,是我读学前班时,爷爷送给我的礼物。这个文具盒,是长方体的,长约1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上面有一幅美丽的图案:左边有一棵桃树上挂满了鲜嫩的桃子,一只小猴子坐在树上正津津有味的吃着桃子呢!吃得可有趣了!右边是一片绿茵茵的划地,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玩游戏。玩得可开心了。
7. 解说词 空间顺序 南 北 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1.《故宫博物院》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文章可看作一篇解说词,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作者的参观路线是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并以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解说,着重介绍了前殿的太和殿,详细介绍了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目的是为了表现故宫建筑群本身的特征。
2.根据课文中“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可知,故宫又称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结合“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可知,故宫的“三大殿”指的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根据“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可知,“后三宫”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8. .打比方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列数字 作诠释 雄伟壮丽
【详解】
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和仿写句子的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等等;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打比方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列数字 作诠释 雄伟壮丽
9. 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四角有角楼。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考查改写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比喻词: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等修饰词,只剩下主语,谓语,宾语:四角有角楼。
10.逐渐 陆续
11.麋鹿在我国由盛到衰,最后几乎绝迹的传奇经历。
12.B
13.C
14.自豪、惋惜、痛心……

15. 昏暗 依据 观赏
16.黑 宽 奇 奇
17.石笋形态各异,有的像巨柱擎天,有的像嫦娥身边的玉兔,还有的像慈眉善目的老寿星。
15.本题考查词语类近义词的相关内容。关于近义词的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题干中让我们到原文中去找,就不能随意的去写。到文中寻找,必须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找到。
16.本题是信息提取类题目。先找到重点句子,再对重点句子进行总结。“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有多么宽广”“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体现了内洞 的“黑、宽、奇”的特点。本段用大部分的文字描写了“奇”,所以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奇”的特点。
17.本题考查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写好比喻句,要知道比喻句的结构,不要忘记本体、喻体、比喻词。重在突出石钟乳的“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