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摹本 抹面 保鲜膜
B.似的 舐犊情深 始终
C.契税 雕栏玉砌 奇妙
D.骁勇 枭雄 气凌霄汉
2.下列下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掰开(bān) 检查(jiǎn)
B.逃命(mìnɡ) 咬断(dàn)
C.瓢虫(piáo) 注意(zhù)
D.追赶(zuī) 拨水(b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B.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对“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子把一个直观的道理,用抽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不断地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了真理。
5.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对于这爸爸早已司空见惯。
B.李明这次考得很好,无独有偶,成绩很好的张强这次依然考得不错。
C.我们常常从一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D.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二、填空题
6.将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写在括号里。
乐不思蜀( ) 才高八斗( ) 纸上谈兵( )
起死回生( ) 刮目相看( ) 周游列国( )
7.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漩涡( ) 自转( )
花圃( ) 石蕊( )
浸液( ) 立即( )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俗语说:“宽是害,严是爱。”你的父母对你是严厉的,还是宽容的?哪一种爱的方式更有利于你的成长,请说出你的看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练习。
1.仿照例句,描绘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外貌。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高兴的心情)
校园里空无一人,_________。(安静的环境)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0.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在这段话中“条件”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全文列举的事例来看,科学发现中确实存在着“偶然的机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2.短文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忆课文内容,短文中加点的“这样的事例”指的是哪三个事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中引用华罗庚的话有什么好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使表达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B.有力地说明了在科学上要善于不断向人请教,这样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提高。
C.强调了在科学的发现上,要善于观察并不断思考和探索,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15.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向别人请教,这样我们就能找到真理。
B.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我们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以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C.我们要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问号”,才能发现 真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略
2.C
【详解】
此题考查字音辨析能力。
A.掰开(bān)——bāi
B.咬断(dàn)——duàn
D.追赶(zuī)——zhuī
3.B
【详解】
A(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学生是学校”)C.(一面对两面:应把“是否”删掉)D(多重否定造成语意混淆:应将“不再”改为“再次”)
4.A
【详解】
考查句子的理解。A选项正好说反,应该是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地方法进行表述。
5.B
略
6. 刘禅 曹植 赵括 华佗 吕蒙 孔子
略
7. wō zhuàn pǔ ruǐ jìn jí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韵母、声调、平舌音、翘舌音的区分。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读准字音。
“转”是多音字,在词语“自转”中,读zhuàn;“即”与“既”字形相近,但读音不同,注意区分。
8.这个其实是个人的主观感受,爱也好,严也罢。严的一方面来说对我们的成长也是很好的,在严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与关心,这样的严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些。爱如果是关爱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变成了过分的宠爱,那么会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很难走下去,难以养成自立的品质。
略
9. 示例:我的同学亮亮,他胖乎乎的圆脸上,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两颗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准是在想一些鬼点子。 示例:风吹树叶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略
10.“条件”指的是善于独立思考和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11.一些身边的小事都有意义,只有关心生活,观察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不同,从中寻找到一切发现。
略
12.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和探索 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13. 波义耳由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色发明了石蕊试纸; 魏格纳由海岸线和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由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发现人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14.B
15.B
12.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中可以看出。
13.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14.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中可以看出强调了在科学的发现上,要善于观察并不断思考和探索,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引用可以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所以B错。
15.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中可以看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