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8 慈母情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
B.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C.“最重要的是,”父亲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心。”
D.你仔细想想,东西到底是昨天丢的?还是今天丢的?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因为特别想得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而心神不宁。
B.写出了“我”因为得不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精神受到刺激而十分痛苦。
C.通过“我”不安的心情反衬“我”对书本的热爱。
D.“失魂落魄”还可以换成“魂不守舍”,写出“我”想得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的强烈愿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春天的江南,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时节。
B.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4.根据语境,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们仗着人多势众, ,以势压人。
(2)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 。
(3)面对强大的秦王,蔺相如毫不畏惧、 ,让人折服。
(4)我是炎黄子孙, 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A.理所当然 理直气壮 强词夺理 据理力争
B.理直气壮 强词夺理 理所当然 据理力争
C.强词夺理 理直气壮 据理力争 理所当然
D.强词夺理 理所当然 理直气壮 据理力争
5.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加点的字词正确的解释是( )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 C.事情非常急 D.经济不宽裕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谎( ) 珍( ) 悔( )辉( )
慌( ) 诊( ) 诲( )挥( )
潜( ) 增( ) 嫁( )恃( )
替( ) 曾( ) 家( )寺( )
7.根据句子意思,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女人( )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2.同学小方病了,大家邀好一起到医院去( )他。
3.老师( )了一下四周,笑着说:“同学们打扫得可真干净。”
4.站在不同角度( )庐山,看到的情景不同。
三、语言表达
8.根据要求填空。
(1)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常告诫我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正如司马光所言:______________。爸爸还告诫我要珍惜时间,正如岳飞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3)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既讲读书方法又讲读书态度的句子:默而知之,_______________。
9.母爱是什么?请你仿写句子。
母爱是迷航时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游子漂泊的心灵;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②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③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0.联系上下文解释选文中的加点词语。
机械:_________________
11.对①、②两个自然段的人物对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同事的话突出了妈妈挣钱的不容易。
B.妈妈的话说明只要“我”用钱买书,无论要多少钱,妈妈都会给的。
C.妈妈的话突出了妈妈的通情达理,慈祥与善良,有远见。
12.第③自然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从四个“立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阅读《慈母情深》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我穿过一排排缝韧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国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翠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晴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
“买书……”
“多少钱 ”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身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 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3.给加点字注音。
缝纫( ) 脊背( ) 龟裂( )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瘦小( ) 疲劳( ) 繁忙( )
15.“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16.细节见真情,读下面的细节描写,回答问题。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裂的手指”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掏”“数”两个动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如何理解“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正确的是:要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
B.等字前不用省略号,正确的是: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等十几种蔬菜。
D.两个问句是一句话,只用一个问号,正确的是:你仔细想想,东西到底是昨天丢的,还是今天丢的?
2.B
【详解】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句子出自《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幸苦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激发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文中句子“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这句话写出了“我”因为特别想得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而心神不宁的状态,通过“我”不安的心情反衬“我”对书本的热爱。句中“失魂落魄”还可以换成“魂不守舍”,写出“我”想得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的强烈愿望。选项ACD说法符合文章中句子的意思,选项B说法不符合句子意思。
3.B
【详解】
A.原句的主谓宾是“江南是好时节”,搭配不当,应是“春天是好时节”,将“春天”和“江南”互换位置。
C.两面对一面,上句是有没有,下句是肯定说法,应把上句“没有”删除。
D.语序颠倒,先认识再改正。
4.C
【详解】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1)句是对主语“他们”的贬义的话,四个词语中只有强词夺理是贬义;
(2)前面是大公无私,后面才有气势,用理直气壮;
(3)不畏惧,用据理力争;
(4)身为国人,理所当然要为国奉献。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经济不宽裕,但是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紧:经济不宽裕。
6. 谎言 珍贵 后悔 光辉 慌张 诊所 教诲 挥手 潜水 增加 嫁妆 自恃 代替 曾经 家里 寺庙
略
7. 扫视 探望 环视 观赏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表示“看”的词语的积累。要求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
扫视:目光讯速地向周围看。
探望:看(试图发现情况)。
环视:向周围、四周看。
观赏: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
故答案为:扫视;探望;环视;观赏。
8. 噪声震耳欲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略
9. 绵绵的春雨 滋养着我们干涸的灵魂
【详解】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绵绵的春雨 滋养着我们干涸的灵魂。
10.本课指的是母亲已经熟悉了工作的步骤,没有变化。
11.B
12. 动作 体会到母亲争分夺秒地挣钱,工作很辛苦,钱来之不易。
略
13. féng j jūn
14. 瘦弱 疲惫 忙碌
15. 动作、神态 母亲极其疲惫以及“我”内心的震撼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6. “我”家境的贫寒 这钱来得不容易以及母亲的操劳 母亲很珍惜这不多的钱 母亲对“我”的爱
17.“我”已经体会到母亲的辛劳,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愧疚、热爱、崇敬。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