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选择题
1.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2.“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材料重点强调了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共合作抗日 C.日本战略失误 D.坚持持久抗战
3.“逐步上升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华民族在危机面前作出选择……当日本帝国主文的侵略使中国面对着亡国灭种之境的时候,民族矛盾便成为一种主要矛盾。于是有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为此国共两党( )
A.创办黄埔军校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进行北伐战争 D.组织了第三次长沙会战
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如图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武汉会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第三次长沙会战
5.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电影《甲午风云》
B.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6.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7.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B.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柳条湖事件 D.南京大屠杀
8.据《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载:“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里的“市区”有可能是( )
A.旅顺 B.南京 C.伦敦 D.重庆
9.盐城有很多以英烈姓名命名的地名,某校八(6)班同学搜集到部分英烈的一些信息(下表)。
朱廉始(1904-1941年) 万岗(1920-1943年) 郭猛(1913-1943年) 陈发鸿(1915-1944年) 王亭泉(1913-1945年)
他们都牺牲于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0.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变化 D.西安事变的爆发
11.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把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化为“把亚洲人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以下侵华史实中,能使这一谎言不攻自破的有( )
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屠杀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③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祭奠1937年12月被日军鹰杀的30多万死难者。这些死难者是在什么事件中遇害的
A.南京大屠杀 B.黄花岗起义
C.旅顺大屠杀 D.京汉铁路大罢工
13.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向全国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宣布:“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中“共赴国难”指的是( )
A.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国共两党消除了矛盾
C.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4.下列反人类的行为中属于日本法西斯罪行的是
A.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B.疯狂屠杀犹太人
C.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 D.“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15.“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二、综合题
16.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法,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和历史事件。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 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发动者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材料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习近平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 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歪曲历史,你认为日本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段历史问题
(4)“八年抗战” 还是“十四年抗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7.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忘国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却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2)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国开始了怎样的抗战局面?
(4)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可见拉贝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因此其所著的《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的理由是作者经历的真实性有利于保证其内容的可信度,A项正确;日记时间的一致性并不是最能说明日记本身的可信度,排除B项;作者虽然是德国人,但是其所著的《拉贝日记》主要是基于其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排除C项;日记内容的丰富性并不是最能说明日记本身的可信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
根据“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可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深刻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A项正确;国共合作抗日是全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排除B项;日本战略失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坚持持久抗战在材料中没有强调,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B
【详解】
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B项正确;创办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活动,排除A和C项;国民党组织第三次长沙会战,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C
【详解】
据题干“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有关。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C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排除A项;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1938年武汉会战,排除B项;1935年华北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反映的就是卢沟桥事变。A项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C项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注意区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然后判断选项内容所代表的事件即可。
6.B
【详解】
依据题干“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国民党军官李宗仁领导了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多人,这是中国军队自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B项符合题意;淞沪会战、长沙会战 、武汉会战不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D
【详解】
根据材料“国家公祭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 日”,D项正确;“日军屠杀旅顺居民”是指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排除A项;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发生于1900年,排除B项;柳条湖事件是指九一八事变,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依据题干“1937年12月14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B项正确;旅顺大屠杀的时间是1894年,排除A项;伦敦、重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这些英烈都牺牲于1941年~1945年间,结合所学知识,这正是中国八年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年~1927年间,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1946年~1949年间,排除C项;抗美援朝是1950年~1953年间,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危机严重。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项正确;中共制定正确的方针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对日政策发生了变化,排除C项;西安事变爆发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挑起甲午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是在19世纪末,①不符合题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达30万人。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这就是“南京大屠杀”,A项正确;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起义,排除B项;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排除C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D
【详解】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共赴国难"指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期间,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国共两党阶级利益不同,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也标志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4.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本“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对南京人民进行了大屠杀。D项符合题意;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屠杀、奴役印度安人,印第安人面临着种族灭绝。A项不合题意;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犹太人的狂潮。B项不合题意;意大利法西斯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日本法西斯罪行”是解体的关键,法西斯国家有三个:意大利、德国和日本。1936年2月,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日本法西斯罪行应发生在1936——1945年之间,结合所学,日本侵略中国,“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用中国活人做细菌实验。
15.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排除B项;: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八年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十四年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南京大屠杀;以史为鉴,面向末来,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对待历史问题,不否认、不歪曲历史,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
(4)“十四年抗战"说法是还原历史,更有利于全面、准确认识抗日战争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2)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此,国民政府开始抗日。因此,第一小问,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被称为西安事变。
(3)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可知,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针对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歪曲历史,日本应该面向末来,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对待历史问题,不否认、不歪曲历史,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
(4)
针对抗日战争的时限和所学可知,“十四年抗战"说法是还原历史,更有利于全面、准确认识抗日战争。
【点睛】
17.(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
根据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可知“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九一八事变有关。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2)
根据材料二“张学良说……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安事变有关。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根据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
根据所学知识,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做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