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 西欧庄园
一、选择题
1.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种植园
2.中世纪欧洲庄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对案件的审判公平公正 B.一定程度维护了公共秩序
C.维护全体村民合法权益 D.总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3.“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药用的植物。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材料中描绘的经济形态属于
A.原始农耕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发达的商品经济
4.“(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描述的是( )
A.古代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近代手工工场 D.中世纪大学
5.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6.西欧某庄园法庭规定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六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 B.罚款是惩罚违法者的一种重要手段
C.庄园法庭维护佃户利益 D.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准则
7.如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西欧封建庄园具有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 B.自由自治 C.专制集权 D.自给自足
8.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
A.封建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商业城市
9.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盛行自由平等观念
C.孕育了近代文明因素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10.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一个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情境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
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1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在庄园里庄园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的庄园法庭来宣示自己对庄园的统治权。庄园法庭曾经留下这样的判决记录:“威廉因未能很好地为庄园主耕地被罚款。”这个判决是( )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保护全体农民的利益 D.体现了司法的公正
12.庄园法庭档案记录:哈罗的牲畜在庄园主的园林里被抓住,哈罗因此接受了罚款;罗格辩解自己和家人没有杀死尼古拉斯的孔雀;威廉因未很好地耕种庄园主的耕地而要被罚款;马丁伤害了培拉要被罚款。上述案例主要说明( )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C.庄园法庭专门审理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案件 D.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图解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特点及土地使用状况。
材料二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2)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庄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通常手段、审判依据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1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中国西周的分封制分别以什么为纽带?
(2)基督教和佛教都属于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教义内容上有何共同点?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使得教会在西欧中世纪处于怎样的地位?
(3)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请简述领主和佃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西欧庄园中的领主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有何区别?
15.请你细看下列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0世纪初,西欧地广人稀,居民村落主要在庄园中,按照传统的法和习俗生活。各个庄园之间几乎互不影响,经济生活自给自足。缺乏有效的中央政治权威,使得提供保护的义务变成了当地的事务,庄园主的军事力量可以提供保护,因此庄园主成为解决争端的人选,实施当地法律和维护当地习俗。
——道格拉斯·诺斯《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一—个理论模型》
材料二 庄园里的领主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另外,法庭也审理一些其他的案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西欧庄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庄园里的居民包括哪些人 庄园主人属于哪个阶级
(3)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西欧庄园主力量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4)材料二中庄园法庭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维护谁的利益 庄园法庭有怎样的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A项正确;14世纪,西欧出现了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排除B、C项;种植园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
据题意可知,中世纪庄园的法庭会就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进行裁决处理,由此可知一定程度上维护庄园内的公共秩序,B项正确;“公平公正”、“维护全体村民合法利益”和“总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的说法都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据题意可知,科尔比修道院中有种植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属于封建庄园经济,而不是原始的农耕经济,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描绘的经济形态中没有采用机器生产,主要是满足自身需要,不是面向市场,所以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经济,排除BD项。故选C项。
4.B
【详解】
从9世纪开始,欧洲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由材料“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与中世纪的庄园相关,故B项正确;古希腊城邦和中世纪大学不是一个经济实体,排除AD;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而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排除C项。故选B项。
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故C正确。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故排除A项。教会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故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一种制度,故排除D项。故选C。
6.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欧庄园里,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在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的情况下擅自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被罚款,这说明“罚款是惩罚违法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庄园法庭维护佃户利益”,而体现了维护领主的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准则”,排除D项。
7.D
【详解】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据题干图片《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反映的西欧封建庄园具有的特点是自给自足,D项正确;ABC项不是庄园具有的特征,排除ABC项。故选D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九世纪开始,庄园经济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居住在庄园里面,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就是庄园。A正确;手工工场、租地农场都出现于中世纪晚期,BC错误;商业城市是担负一定区域商品流通的中心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重新兴起于西欧是在10世纪。D错误。综上故选A。
9.C
【详解】
根据“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等信息可知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都通过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孕育了近代文明因素,C项正确;东汉时期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盛行自由平等观念,排除B项;东汉时期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庄园内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C项表述错误,C项正确;ABD项表述均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1.A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威廉因未能很好地为庄园主耕地被罚款。”可以得出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的利益。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有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A项正确;题干庄园没有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排除B项;题干威廉因没有做好而罚款,不能体现保护全体农民的利益,排除C项;庄园法庭的判决维护领主的利益,不能体现司法的公正,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庄园法庭档案记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对庄园内的违法行为进行审判,这说明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D项正确;“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排除B项;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13.(1)庄园的特点: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土地使用状况: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营地”,即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二是佃户的耕地“份地”;三是“共用地”,即指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2)权:司法权。手段:罚金;依据:习惯法或村法。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土地使用状况: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营地”,即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二是佃户的耕地“份地”;三是“共用地”,即指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庄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通常手段是处以罚金;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14.(1)为了加强王权,巩固统治。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西欧: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中国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忍耐、顺从、修行。政治上: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经济上:推行“什一税”。成为西欧中世纪时期最大的封建地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3)庄园居民均是领主的佃户,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土地,佃户要以劳役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庄园大多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中国封建地主大多采用实物地租的剥削方式。
【详解】
(1)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王权,巩固统治。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封臣与封君之间的关系是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因此特点是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法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把土地和人口赐给贵族或功臣,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基督教和佛教都属于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教义内容上的共同点是忍耐、顺从、修行,因此都曾经迎合了本国统治者的需要。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查理对基督教采取的政策:政治上: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经济上:推行“什一税”。这些政策的实行使得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成为西欧中世纪时期最大的封建地主,教权一度凌驾于王权之上。
(3)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土地,佃户要以劳役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西欧庄园中的领主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区别在于庄园大多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中国封建地主大多采用实物地租的剥削方式。
15.(1)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有司法权和管理权。
(2)领主,佃户(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地主阶级。
(3)中央政治权威缺失;庄园主掌握地方军事力量和司法审判权。
(4)领主;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的“各个庄园之间几乎互不影响,经济生活自给自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有司法权和管理权。
(2)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所以庄园主属于地主阶级。
(3)原因表现:根据材料中的“缺乏有效的中央政治权威,使得提供保护的义务变成了当地的事务,庄园主的军事力量可以提供保护,因此庄园主成为解决争端的人选,实施当地法律和维护当地习俗”可概括出当时西欧庄园主力量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4)根据材料中的“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可知其维护领主的利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