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17:0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为了学习西方,彼得一世( )
①到英国、荷兰等国考察②改造俄国军队
③允许工场主使用农奴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普京接掌政权后,认为俄罗斯的未来就是向西发展。俄罗斯历史上,也有一个统治者,将俄国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通,向西方寻找发展空间。这个“统治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3.“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里“未来”是指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权利 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D.俄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4.波戈金认为,彼得大帝把俄罗斯变成欧洲的一员,开始为它赢得尊重。卡拉姆津则认为,我们变成了世界公民,但在某些方面却没有成为俄罗斯公民,这个过错是彼得大帝的。这说明( )
A.历史是可以任意解释的 B.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客观
C.历史是绝对客观公正的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因角度不同而结论不同
5.下表为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字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企业数(个)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A.农奴制的优越性 B.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C.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战争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6.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对材料中“启蒙的种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增强军事实力
C.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D.加强了中央集权
7.正确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在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场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改革为俄国对外扩张提供了重要保证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农民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便可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
8."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美国内战 C.十月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
9.列宁说:“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越来越快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这表明1861年改革(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C.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10.彼得一世改革中,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是( )
A.创建新式常备军 B.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派遣留学生 D.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1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卡德纳斯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
12.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俄国的全面落后 B.彼得一世胸怀大志
C.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1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支付高额赎金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1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主要是因为该法令规定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农奴高价赎买份地
C.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加强沙皇专制统治
15.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为解决农民问题,从沙俄统治集团到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及措施。然而这些主张及措施却先后走向失败。这反映了1861年改革( )
A.使俄国的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俄国在十五、十六、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帮助他搞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粹党。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面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1)依据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影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障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是什么?从彼得大帝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材料三是俄国机器制造业方面的成就,这一成就得益于俄国的哪一改革?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俄国两次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结合材料二,说出俄国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1814年3月31日,第六次反法同盟经过残酷的战斗,拿下巴黎,中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骑兵队的护卫下,骑着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马入城,沙皇认为他是战争的胜利者,但普通俄国士兵并不这么想。他们在西欧穿行数千公里,看到了当地人的生活,这里没有农奴制,充满自由,许多人明白,回到俄国仍是黑暗的农奴制和残酷的剥削,于是决定再也不回去,有关资料显示,当时俄军中逃跑者有40000多人,这一切在沙皇军队史上从未有过。
——摘编自《沙皇的“胜利”》
(3)结合所学知识,试用一句话高度评价拿破仑。
(4)分析欧洲君主多次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及与拿破仑较量的原因。(两点即可)
(5)阅读材料,你认为沙皇是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简要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曾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D①②③④项正确;ABC选项不全,排除。故选D项。
2.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俄罗斯历史上,彼得一世将俄国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通,向西方寻找发展空间,推动了俄罗斯的近代化,A项正确;亚历山大二世让俄罗斯走上资本主义社会, 斯大林、赫鲁晓夫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贡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权利”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排除C项;“俄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应“过去”,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是不同的人对彼得一世的不同评价,其原因是评价角度不同导致的,D项正确;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是可以任意解释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客观”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题干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可知,料反映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的企业和工人数量快速增长,工业产值大幅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工业快速发展,B项正确;企业和工人数量快速增长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农奴制是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是在18世纪初期,排除C项;战争会破坏经济发展,而且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一词,泛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而得到进步的运动,彼得一世作为俄国的封建君主,为了使俄国强大起来,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说他是“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A项正确;BCD项都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但不能体现使社会进步,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因此不正确的是“农民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便可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D项符合题意;ABC项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D项。
8.D
【详解】
根据材料"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D项正确;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排除B项;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C
【详解】
根据题干“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越来越快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题干描述表明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故C符合题意;1861年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与1861年改革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开启俄国的近代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的“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为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创建新式常备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排除A项;派遣留学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排除C项;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的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发生在墨西哥,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苏联时期为冲破斯大林模式进行的改革,排除C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社会全面落后,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进行改革,故根本原因是俄国的全面落后,A项正确;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是彼得一世改革影响,排除C项;彼得一世胸怀大志 、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都不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原因,排除B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
由“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结合所学,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可知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项符合题意;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无关,排除A项;农民支付高额赎金获得土地不属于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排除B项;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从而得出农奴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时期,鼓励兴办手工工场,进一步加强沙皇专制统治,排除AD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与题干材料“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15.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B项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的消极影响,C项是积极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农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缺乏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狭小。
(2)向欧洲学习,发展军事,发展教育,重视文化学习。学习他执着精神和锐意改革亲力亲为的精神等。
(3)1861年改革。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善于学习他国的优点。改革要有创新,要持之以恒等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可得出,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劳动力;依据材料信息“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得出,由于农民贫困没有购买力,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故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障碍是缺乏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狭小。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可得出,彼得大帝改革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发展军事;依据材料信息“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可得出彼得大帝的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发展教育,故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是向欧洲学习,发展军事,发展教育,重视文化学习。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可看到彼得大帝亲力亲为的精神,依据材料信息“他不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偏僻的”可看到彼得大帝锐意改革,意志坚定,执着的精神,故我们从彼得大帝身上学到执着精神和锐意改革亲力亲为的精神等。
(3)依据图示可知,1879年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相比1860年有很大提高,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这一成就得益于俄国1861年改革。
(4)依据上述材料可知,彼得大帝改革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根据本国国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等,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这两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依据国情,走符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善于学习他国的优点。改革要有创新,要持之以恒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
(2)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法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4)害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视拿破仑为革命的后继者;反对拿破仑的侵略征服:同拿破仑争夺霸权。
(5)示例一:胜利,打败拿破仑迫使退位;示例二:并未真正胜利,军事上虽然暂时获胜,但政治上面临统治危乱。
(1)
关于态度,根据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维护或强化农奴制。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得出缺乏自由劳动力;根据材料一“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得出限制国内市场扩大。
(2)
根据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可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它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
关于高度评价拿破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4)
关于分析欧洲君主多次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及与拿破仑较量的原因,根据材料材料三中的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对外征服战争方面分析,即害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视拿破仑为革命的后继者;反对拿破仑的侵略征服;同拿破仑争夺霸权。
(5)
解决本问首先是表明态度,然后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三“骑着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马入城,沙皇认为他是战争的胜利者”可知沙皇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因为打败了拿破仑;根据材料三“但普通俄国士兵并不这么想”“回到俄国仍是黑暗的农奴制和残酷的剥削,于是决定再也不回去”等信息可知,沙皇并未真正胜利,因为军事上虽然暂时获胜,但政治上面临统治危乱。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