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3.如下图两幅图片主要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 )
A.中外交往的频繁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贵族生活的腐化 D.社会经济的发达
4.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三国鼎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江南经济开发”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接受汉人文化 D.加强北方的封建化进程
6.北魏孝文帝将118个少数民族复姓改成汉族单姓,又带头与汉族女子通婚。上述措施的影响是
A.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D.提高了北魏的经济实力
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8.《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朝代叙史”部分:……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①;宋齐继,②;为南朝,都金陵③,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①北元魏②迄两晋③梁陈承 B.①梁陈承②北元魏③迄两晋
C.①迄两晋②梁陈承③北元魏 D.①迄两晋②北元魏③梁陈承
9.某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则其单元主题应为(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史学家钱穆说:“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材料说明了孝文帝实行“汉化”的
A.原因 B.方式 C.措施 D.影响
11.《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代替“北俗之语”的是
A.匈奴语 B.鲜卑语 C.汉语 D.前秦语
12.小张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列示惫图,据图所示,判断该单元主题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奠定这一局面的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得胜 B.八王之乱,西晋走向衰落
C.祖逖北伐,收复部分地区 D.淝水之战,消除北方威胁
14.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的发生,可能使这句话不再是正确的(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 D.经济重心南移
15.如下图是河南巩县石窟寺的壁画《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皇帝和大小官员都穿着汉族服饰。这反映出( )
A.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
B.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C.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成果
D.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融(降职罢免),各宜深戒!”——《资治通鉴》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邱穆陵 穆 贺赖 贺
步六孤 陆 独狐 刘
材料三 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后中原地区胡、汉各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二,概括其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族大融合”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串连起了无数绿洲、草原和海洋,跨越了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跨文化交往之路。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包括匈奴、鲜卑、突厥等)绵延不绝,与贵霜、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开放交融型文化特征,是国内各民族大融合,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以及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等时代条件决定的。当时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汉族对外来文化表现了一种包融和吸取的积极精神,同时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物也热衷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无论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礼仪风俗、学术思想等,都不是汉族单一型的,而是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包罗宏富。
——摘编自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开放交融型”文化特征的社会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此时期民族交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声鹤唳”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草木皆兵”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在城楼上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因此题干给出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出自淝水之战。D项正确;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排除A项;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正确;A是远古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C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D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排除。故选B。
3.B
【详解】
由材料“《穿裤褶皱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饰的少数民族贵族》”可以看出,东汉末年以后不断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到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民族交融不断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贵族生活的腐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的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依据“三国鼎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江南经济开发”等内容可知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是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实现短暂统一后又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走向衰落并灭亡,此后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分立对峙局面,而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汉人大量南迁推动江南经济开发,因此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对应的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对应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应的是明清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据所学知识,为了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B项正确;恢复北方农业生产,接受汉人文化,加强北方的封建化进程都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北魏统一的是北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政权的改革无关,排除A项;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不符合改革史实,排除C项;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体现不了改革提高北魏经济实力的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南北朝时,前秦和东晋发生淝水之战,前秦失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这场战争的具体描写,D项正确;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均是东汉末年的战争, 巨鹿之战是秦朝时期的战争,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C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灭亡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统一了三国;西晋灭亡后,司马氏在江南建立政权,东晋灭亡后,江南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金陵,合称南朝;北方北魏(孝文帝把拓跋改为元)统一黄河流域,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不久西魏被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取代,东魏被高洋建立的北齐取代。所以①处应是迄两晋,②处应是梁陈承,③处应是北元魏,C项正确;①处应是迄两晋,排除A项;②处应是梁陈承,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9.D
【详解】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项正确;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社会特征,排除A项;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社会特征,排除B项;民族关系的发展不能完全概括此时期社会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受汉化熏染、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汉化”可知,知道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因此进行改革,这体现的是原因,A项正确;方式是改革, 措施是说汉族等, 影响促进了鲜卑的汉化,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大意是皇帝命令不能在朝廷上用北方话(鲜卑语)讲话,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要求学说汉语的措施,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西晋、东晋和十六国及南北朝”可判断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描述的早期的农耕文明及人类起源,排除;B选项描述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C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政权分立的局面,排除。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13.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可知材料体现了东晋时期统治相对安定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中,东晋打败前秦,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这使东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D项符合题意;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排除A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排除B项;祖逖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特别是鲜卑的姓改为汉姓,使得同一姓未必同宗同源,故B项正确;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项;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所有人物的着装均是宽衣大袖,与其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服饰发生了的变化是鲜卑族人流行穿汉服,这种变化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穿汉服、还有改汉姓、说汉话等。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排除A项;图片内容没有体现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排除B项;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也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
(2)孝文帝改革;改鲜卑族姓为汉姓;改说汉话。
(3)使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更加兴盛,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
根据材料一“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状况,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后中原地区胡、汉各族的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为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也深受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融(降职罢免),各宜深戒!”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根据“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是改说汉话的措施。根据材料“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可知措施为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3)
根据材料三“这一民族大融合,……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前更加兴盛起来”可知对历史的影响是使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更加兴盛;根据材料三“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可知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7.(1)促进了文化交往;推动古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合。
(2)原因:国内各民族大交融;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
(3)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本人受汉文化吸引;
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作用:根据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串连起了无数绿洲、草原和海洋,跨越了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跨文化交往之路……”,可得出,促进了文化交往;根据材料一“……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包括匈奴、鲜卑、突厥等)绵延不绝,与贵霜、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可得出,推动古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合。
(2)
原因: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开放交融型文化特征,是国内各民族大融合,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以及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等时代条件决定的……”,可得出,国内各民族大交融;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
(3)
原因:根据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可得出,巩固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三“……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可得出,本人受汉文化吸引。
意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等方面概括当时民族交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