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6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5: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水圈的组成。
2.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理解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形成及其影响。
4.了解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特点: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 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体的类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陆地水和 。在地球全部的水储量中,________ 占96.538%, 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 的形式存在于 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连续
海洋水
大气水
海洋水
陆地淡水
冰川
极地
太阳辐射
降低
高于
降低
1 000
高纬度
储存库
调节
[特别提醒] 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不能说成是从赤道向两侧(两极)递减,因为全球水温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的“热赤道”。
2.海水盐度
(1)定义: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
(2)影响因素: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 、 有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海水盐度 ,反之 。此外, 、结冰和融冰、 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3)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 。
(4)影响:①制取 和工业盐。
②造成金属的 腐蚀。
35‰
降水量
蒸发量
较高
较低
陆地径流
洋流
递减
食用盐
电化学
[特别提醒]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蒸发量的多少或降水量的多少。
3.海水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称为海水密度。
(2)影响因素:主要与海水的 、温度、 及其变化有关。一般来说,盐度越 ,压力越 ,密度越大。在冰点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 。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 和 的影响。
(3)分布规律: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 。
(4)影响:①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如海水密度不同,船的 不
同。
②海水密度差异产生密度流。例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 流
入 ,底层则相反。
盐度
压力



盐度
温度
递增
吃水深度
大西洋
地中海
三、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1.波浪
(1)定义:海洋上的波浪主要是风浪。风浪通常是指在 作用下海面 运动。 越大,风浪也越 。
(2)影响:①波浪对 、 、船只停泊等有一定影响。
②对污染物的 和水质 产生影响。
③用来发电。
风力
波状起伏
风速

港口建筑
航运
扩散
净化
[特别提醒] 海洋上的波浪主要是风浪,此外,涌浪、拍岸浪、海啸等也都是波浪。所以波浪与风浪二者不能等同。
2.潮汐
(1)定义:是由天体 引起的海面 运动。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_____,发生在夜间叫 ,合称为潮汐。
(2)形成:主要是由 和 的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
周期性升降


月球
太阳
(3)涨落规律:填写右图。
(4)影响:①对河流和海上航运产生重要影响。
②用来发电。
3.洋流
(1)定义:海水常年较稳定地沿 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分为 与 。
(3)影响:①影响海上 。
②对海洋生物资源和 有一定影响。
③对 产生一定的影响。
④对近海的 的扩散产生影响。
一定方向
暖流
寒流
航行
渔场分布
气候
污染物
四、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 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连续
字母 类型 主要环节
A 海陆间循环 a.蒸发,b ,c降水,d ,e下渗,f __________
B 内循环 a蒸发,g ________
C 内循环 c降水,h蒸发和____________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
海上
陆上
植物蒸腾
3.意义
(1)使各种水体相互联系、 ,使水体得以 。
(2)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 。
(3)促进了水圈、 和 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有调节作用。
(4)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
(5)进行着 的转换,产生了 、搬运和沉积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相互转化
更新
物质迁移
大气圈
生物圈
势能和动能
流水侵蚀
[特别提醒] 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一、海水温度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决定 热量收入 太阳辐射的热量
因素 热量支出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收支状况 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些,冬季低些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较小 海水热容量大
海水温度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空间变化 水平 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偏低 洋流
垂直 分布 海面至水下 1 000米 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
1 000米以下 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特殊地区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象) 地热作用
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使海洋上空及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 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
2.利用结构图巧妙记忆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
例1 读下面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曲线②表示的是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则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海水比热容 C. 大气环流 D. 太阳辐射
(2)若图中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地位于高纬度海区 B. 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 水深 1 000 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 该地位于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小
解析:(1)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曲线②表示随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2)读图可知,该地表层海水温度在 27 ℃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在高纬度海区。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 1 000 米深度为界,0—1 000 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1 000 米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大陆架海区海水浅,水温变化大。
答案:(1) D  (2) C  
二、海水盐度与密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2)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3)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海水密度的分布因温度、盐度、压力的不同而有差异。表层海水由于其压力可视为零,因而其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赤道地区,表层水温高,盐度低,密度小;愈向两极,水温下降,密度逐渐增大。
在垂直方向,由于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其密度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也就是说,海水具有稳定的层结性,愈往下层,海水密度愈大。
各大洋表层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赤道地区由于温度很高,降水多,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的密度很小。副热带海区盐度虽然很高,但那里的温度也很高,所以密度仍然不大。极地海区由于温度很低,降水少,所以密度最大。在三大洋的南极海区,密度均很大。
例2 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是因为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下图为同一经线不同纬度(a > b > c > d > e)的某海区表层盐度变化(局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海区位于 (  )
A. 低纬度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中高纬度
(2)图中虚线内海区可能 (  )
A. 有暖流经过 B. 位于红海 C. 位于河口附近 D. 位于波罗的海
解析:(1)读图可知,表层海水盐度总体上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降低,盐度最高值在 36‰左右,最低值为 34‰—35‰,该盐度变化曲线应表示低纬度海区。(2)虚线内海区盐度明显降低,可能位于河口附近。
答案:(1) A  (2) C  
例3 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右面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
A. 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 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 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 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 表层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 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解析:(1)根据表层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表层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曲线。读图可知,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由赤道到副热带海区的表层盐度与密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呈正相关;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答案:(1) C  (2) B  
三、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1.波浪、潮汐和洋流的比较
运动形式 波浪 潮汐 洋流
形成因素 风力、海底地 震、火山爆发等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轮 廓 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
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
方向 多随风向变化而变化 海水定时涨落 常年沿一定方向稳定地运动
2.示意图法理解大潮、小潮的形成
大潮发生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十六,小潮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或二十二、二十三。
2.洋流对海雾形成的影响
(1)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尤其是冬季寒暖流交汇处。
(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
(3)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3.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1)根据流向判断
一般而言,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为暖流,由较高纬度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海区的洋流为寒流;上升流是寒流,下降流是暖流。如图1中A为暖流,B为寒流。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
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海水等温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凸出,表明该海区有寒流流经;等温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凸出,表明该海区有暖流流经。如图2中箭头既表示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也表示洋流的流向,C处有暖流经过,D处有寒流经过。
例4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
A. 海域深度小 B. 离陆地更近
C. 海域不封冻 D. 距消费市场近
解析: (1)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夏季南北温差小,风力弱。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冬季,D 项正确。(2)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位于亚热带,海域不封冻,C 项正确。东海海域深度比渤海大,A 项错误。都是我国近海,离陆地远近无差异,B 项错误。消费市场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 项错误。
答案:(1) D  (2) C  
例5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A. 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 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 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 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2)目前,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1)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叠加,为大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以地球为顶点,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为小潮。(2)目前,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稻田灌溉需要淡水,海水为咸水,不能直接灌溉水稻。
答案:(1) A  (2) B  
例6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 30°N 附近大洋西侧为寒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
A.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
B. 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降低
C.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 在暖流流经的海区,多形成大渔场
(3)甲处海域(墨西哥湾)发生石油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 亚洲东海岸 B. 非洲南部沿海
C. 欧洲西海岸 D. 南美洲西海岸
解析:(1)读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度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30° N 附近大洋西侧为暖流。(2)洋流有规律地流动,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顺洋流航行,会提高航速。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寒暖流交汇处多形成大渔场。(3)根据图中洋流的流向可知,甲处石油泄漏,欧洲西海岸最可能受到污染。
答案:(1) C  (2) A  (3) C  
四、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1.水循环类型及特点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 河流含沙量变化 直接影响的环节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地表径流、下渗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下渗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变化平缓 减少 下渗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稳 减少水库下游河流含沙量 地表径流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地表径流
3.水循环的意义
意义 含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不同水体的自然更新 水的连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
地球上物质的迁移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和改变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水循环促进了不同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交换,促进了全球的水热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例7 读下页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2)自然界的三种水循环中都具有的环节是 (  )
A. 蒸发、降水、径流 B. 蒸发、降水
C. 蒸发、蒸腾 D. 蒸发、水汽输送、径流
解析: (1)通过题干结合水循环的环节我们可分析出:“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环节;“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环节; “上不竭,下不满”为地下径流环节。(2)自然界的三种水循环都具有蒸发和降水环节。
答案:(1) B  (2) B  
例8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储存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来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等。据此完成(1)—(2)题。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  )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缓解下面哪种矛盾? (  )
A.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 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 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解析: (1)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一般指对降落到地面的水进行利用,主要影响了径流环节。(2)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是把属于本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再分配,即在水多时储存起来,水紧张时再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答案:(1) D  (2) B  
例9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 100 单位。读下图,完成(1)—(2)题。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
A. 79 13 B. 79 8 C. 21 13 D. 21 8
(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  )
①环节 a 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 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 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 b 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1)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水体蒸发量最大的是海洋,这些水体大部分形成海洋上的降水,故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由此可推断出图中海水蒸发量为 87,海洋上的降水量为 79,陆地蒸发量为13,陆地降水量为 21 ;陆地降水除了被蒸发的部分,剩余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流回海洋,故入海径流量为 8。(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环节 a 为水汽输送,该环节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环节 b 为地表径流,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1) D  (2) C  
读下面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1—2题。
1.海水的密度 (  )
A. 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 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 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 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2.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
A. 南极海域 B. 红海
C. 赤道海区 D. 副热带海区
1. C 2. C  解析:1. 读图可知,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海水盐度越低,密度越小,故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2. 赤道海区海水温度最高,盐度较小,故密度最小。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 3—4 题。
3.图 1 是太平洋 170°W 附近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曲线④
4.图 2 是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曲线① B. 曲线② C. 曲线③ D. 曲线④
3.A 4.D  解析:3. 由于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海水温度在 1 000 米内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在 1 000 米以下则变化很小,保持低温。4. 受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比关系的影响,赤道地区和副极地地区降水量较大,副热带海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因此,海洋表层盐度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减小。
读下面海水冰点温度、最大密度温度与盐度关系图,完成 5—6 题。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某地海水没有结冰,说明水温在 0 ℃以上
B. 当冰点温度和最大密度温度相同时,海水盐度接近 25‰
C. 淡水在 0 ℃时密度最大
D. 海水的盐度越高,其最大密度温度越高
6 波罗的海海水达最大密度时,其温度大约是 (  )
A. -2.3 ℃ B. -4 ℃ C. -3 ℃ D. 1.7 ℃
5.B 6.D  解析:5. 从图中分析可知,a 为最大密度温度线,b为海水冰点温度线,由两线交点可知,B 项正确。6. 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大约为 10‰,由此可知,波罗的海海水密度最大时其温度约为 1.7 ℃。
读下面某大洋 8 月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完成 7—9 题。
7.图中 Q 地的盐度可能是 (  )
A. 37.0‰ B. 37.5‰
C. 36.8‰ D. 37.3‰
8.图中 P 地等盐度线分布密集的原因是 (  )
A. 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度差异大
B. 寒暖流交汇,盐度水平差异大
C. 寒暖流交汇,盐度水平差异小
D. 结冰与融冰的影响
9.图中从 Q 地向西越靠近海岸,盐度越低,其主要原因
是 (  )
A. 暖流的影响 B. 寒流的影响
C. 河川径流的影响 D. 蒸发量的影响
7.D 8.B 9.C  解析:7. 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可知,Q 地的盐度大于 37.0‰,小于 37.5‰。8. P 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盐度水平差异大,使得海洋表面等盐度线分布密集。9. 从 Q 地向西越靠近海岸,受陆地注入海洋的河川径流的影响越大,对海水稀释作用越强,故盐度越低。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0 —12 题。
10.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
A. M B. N C. Q D. K
11.下列海域中,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
A. M B. T C. S D. Q
12.波浪能发电未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
A. 可再生、蕴藏量大 B. 稳定、无污染
C. 目前利用率高 D. 分布广、易开发
10.D 11.B 12.A  解析:10. 图中 K 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大,故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11. 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的影响,在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波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位于背风岸,波浪较小,T 海域位于西北岸,为迎风岸,故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12. 波浪能清洁、蕴藏量大、可再生,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足之处是不稳定、开发难度大;材料中提及当前处于试验阶段,故目前利用率低。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洋流中 (  )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14.下列关于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13. C 14. C  解析:13. 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其应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③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由④的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应位于北半球。14. 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其北部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②洋流为北半球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下图为海陆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 15—16 题。
15. 若阴影部分为陆地且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
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 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 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 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16.若阴影部分表示太平洋,则最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  )
A. ①处附近海域 B. ②处附近海域
C. ③处附近海域 D. ④处附近海域
15. B 16. A  解析:15. ①在 60° N 附近大陆西岸,应为北海渔场,B 项符合题意。16. 若阴影部分表示太平洋,则①②③④附近海域位置发生变化,洋流性质也随之改变,据著名的四大渔场位置分布可推知,①处受寒、暖流交汇影响,最可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读下面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 17—18 题。
17.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环节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
A.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 B. 蒸腾、水汽输送、下渗
C. 蒸腾、地下径流、下渗 D. 蒸发、水汽输送、下渗
18.下列选项中,能增加“壤中流”比重的是 (  )
A. 地表坡度陡 B. 植被覆盖率高
C. 地面硬化率高 D. 降雨历时短
17. A 18. B  解析:17. 根据①②③箭头的指向即可判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地表径流,③表示下渗。18. 从图中可以看出, “壤中流”实质为地下径流,则下渗比重越大, “壤中流”的比重越大。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作用强,下渗比重大。
某城市正在创建海绵型城市,计划用渗水砖铺设地面,“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会得到改善。下图中 a—h 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读下图,完成 19—20题。
19. 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增加 B. b 减少
C. f 增加 D. e 增加
20. 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环节 c 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②环节 d 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 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g ④地表植被状况对环节 f 影响很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9. C   20. D  解析:19. 城市用渗水砖铺设地面,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是增加了 f(下渗)。20. 环节 c 是(陆上)降水,可以补给地表淡水资源,①正确;环节 d 是(陆上)蒸发,与太阳辐射强弱有关,②错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e(地表径流),③错误;地表植被状况对 f(下渗)影响很大,④正确。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