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11: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程标准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
2.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特征。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一、桂林山水
1.地理位置:位于 壮族自治区 。
2.景观特点:典型的 地貌,“ 、水秀、 、石美”。
广西
东北部
喀斯特
山清
洞奇
课前预习
3.形成条件:
(1)岩石条件: 广布,厚度 、岩性 、裂隙比较发育。
(2)气候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 。
(3)地形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 ,中部、南部地势 。
(4)水文条件: 和 丰富, 纵贯南北。
(5)生物条件: 。
石灰岩


亚热带季风
降水充沛
较高
较低
地表水
地下水
漓江
植被茂盛
二、 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 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 和 作用,其化学过程如下:
二氧化碳
溶蚀
淀积
溶蚀
淀积
可溶性
溶蚀力
溶沟
峰林
孤峰
溶洞
石钟乳
冬暖夏凉
居住
水土流失
地面塌陷
一、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成因如下表所示:
问题探究
喀斯特作用条件 圈层 自然因素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圈 岩石条件 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为陆地,石灰岩广布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好,可溶性强
水的 溶蚀力 大气圈 气候条件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水圈 水文条件 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汇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强,侵蚀作用强烈
生物圈 生物条件 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强
例1 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 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青莲出水, 碧莲玉笋世界
(2)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
A. 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白云岩
解析:(1)“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徐霞 客对桂林山水的形象描述。(2)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山水的形成和发育还与气候、生物、水文等有关。
答案:( 1)D  (2)B
例 2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
A. 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 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解析:(1)读图可知,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 是地下喀斯特地貌。(2)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溶洞,代表性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主要是由淀积作用形成的。(3)景观④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而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答案: (1)A  (2)D  (3)B  
二 、喀斯特地貌
1.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2.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成因
类型 形态 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峰林、峰丛、孤峰 溶蚀
溶蚀洼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淀积
石钟乳、石笋、石柱
例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4)题。
(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准噶尔盆地
(2)该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
A. 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 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3)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的影响? (  )
A. 流水溶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海浪沉积
(4)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  )
A. 冻土和冰川 B. 地质基础不稳固 C. 沼泽、软土 D. 流沙和水土流失
解析:(1)图示溶洞、地下河 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2)喀斯特地貌多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溶蚀而发育成溶洞、地下河等,因此,其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4)图中甲地为喀斯特高原,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基础不稳固,修建大型工程如铁路应特别注意。
答案:( 1)B  (2)D  (3)A  (4)B
课后检测
读下图,完成1— 2 题。
1 该图所示景观是 (  )
A. 九寨沟风光 B. 桂林山水
C. 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2 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 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1 B 2 B  解析:1. 该图为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地貌中的峰林景观。2. 桂林山水是由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坐落在贵州平塘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于2016 年7 月3 日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于同年9 月25 日正式落成启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据此完成3— 4 题。
3“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  )
A. 风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
4“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的有利条件有 (  )
①喀斯特地貌地表不易积水 ②海拔低 ③降水丰富 ④人烟稀少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B  4 C  解析:3.“大窝凼”特殊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 属于流水侵蚀。4.“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不易积水,①正确。地势低,降水丰富是建设望远镜设施的不利条件,②③错误。该地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④正确。
下图为天坑形成示意图,形成天坑群的地区分布着厚而广的石灰岩地层,地层底部和顶部具有隔水层,局部岩层裂隙、节理构造相对发育。据此完成5— 6 题。
5 形成天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
6 裂隙在天坑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 促进土壤发育
B.使洞顶坍塌
C. 使地下溶洞扩大
D.使地下河道变宽
5 C  6 C  解析:5. 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的影响而形成。6. 读图可知,岩层的空隙和裂隙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层裂隙越大,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使地下溶洞扩大。
读下面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完成7— 8 题。
7 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 (  )
A. 东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云贵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该地貌分布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 地表缺水
B. 土地次生盐碱化
C. 咸潮危害
D. 洪涝灾害
7 C  8 A  解析:7. 图示地貌位于石灰岩地区,多地下暗河, 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8. 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地表水下渗,多形成地下暗河,往往造成地表灌溉水源不足。
下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读下图,完成9— 10 题。
9 图中石林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
A. 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 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淀积作用
10 下列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9 C 10 C 解析:9. 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量的石灰岩分布, 长期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包括图示的石林地貌。10. 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而且与水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 + H2O + CO2 = 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石钟乳的形成过程。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可能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11 (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 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小,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淀积在溶洞顶部,形成石钟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 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淀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
解析:(1)石钟乳的形成过程,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生成碳酸钙淀积等方面回答。(2)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等方面。(3)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可能的原因,从地下水开采、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降水减少等方面回答。(4)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属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从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等方面回答。
知易行难,重在行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