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7.1 走进分子世界
一、单选题
1.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摘较大的水银---分子间有引力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存在空隙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B.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C.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3.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4.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 B.b表示原子核 C.c表示电子 D.d可能带负电荷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美酒飘香 D.炒菜时放点盐,菜就有咸味
6.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流速越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7.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花香四溢
B.飞沙走石
C.引吭高歌
D.云雾缭绕
10.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定向运动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之间不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12.一瓶氧气在抢救病人的时候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与原来的比较( )
A.质量减小,体积不变 B.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C.质量减小,体积变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
二、填空题
13.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原因是______,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______。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原因是______。
14.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15.疫情期间,教学楼里能闻到消毒水的气味,这是 _____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 _____;液态消毒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_____。
16.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饭桌上都飘出诱人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现象,当温度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密度仅为3mg/c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这种新材料_________(具有/不具有)导电性
(2)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_
A.导热性好 B.硬度大 C.透光性好 D.导电性强
(3)根据石墨烯的性质,你认为石墨烯不适合用来制成_________
A.输电线 B.冲击钻的钻头 C.隔热保温材料 D.电饭锅的锅胆
(4)科学家造出“石墨烯”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大/小)
(5)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1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的运动。
A.水分子的运动 B.花粉颗粒的运动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的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法。
(4)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_______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________m。
(6)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________.
19.①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总体积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100cm3,密度_____ 0.9×103 kg/m3.
②如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把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成是宇宙,把_____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20.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电动机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将大力发展并逐步代替现在的燃油汽车.如图所示某厂商研制的一种电动汽车,它的外形与普通小汽车相似,在纯电状态下可行驶80km.它的电动机效率为80%,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电压100V,容量150A h.
(1)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霾是平均直径大约在1﹣2μm左右,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霾粒子在大气中的漫游,它的运动_____(“是”或“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从能源可否再生角度来看,石油是___能源.
(3)电动机车在充满电后电池存储的电能为__________J;在纯电最大行驶里程状态下,车子行驶时所受的平均阻力为__________N.
21.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 ______ 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______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戊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符合题意;
B.两滴水银能自动结合,是因为相水银分子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施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是因为盐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故A错误;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分子间间距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小,反之,都变大,故B错误;
C.肉眼看不到分子,因此也不能观察到分子间的空隙,故C错误;
D.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这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观点,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气态物质分子间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分子可以自由运动,这使得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丙图,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如图乙所示,b可以分成a、c,a又可以分成d、e,故b是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a表示原子核,c表示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A.闻到花香,是香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灰尘可见,分子的直径为10-10m,是不可见的,故灰尘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释,故B符合题意;
C.美酒飘香,是香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炒菜时放点盐,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1)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
(2)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
【详解】
A.分子的热运动是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只与温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故B正确;
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而分子间也有引力,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表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7.C
【详解】
水在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水比较难以被压缩。
故选C。
8.B
【详解】
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花香四溢,这是花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飞沙走石,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云雾缭绕,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A.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故A错误;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掉了一半,故剩下的氧气质量比原来的小,由于剩下的氧气仍旧均匀的分布在体积大小不变的氧气瓶中,故剩下的氧气体积与原来的氧气体积是一样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分子间有空隙 做无规侧运动 详见解析
【详解】
[1]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说明酒精和水彼此进入对方,原因是分子间有空隙。
[2]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有酒精的分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无规侧运动。
[3]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是因为断裂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14.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1][2]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了空气当中,因此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扩散 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斥力
【详解】
[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疫情期间,教学楼里能闻到消毒水的气味,是因为消毒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的鼻腔引起的。这是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消毒水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液态消毒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16. 扩散 高
【详解】
[1]闻到了饭香,是由于饭的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
[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就越剧烈。
17. 具有 A C 大 D
【详解】
(1)题文说: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由题意可知,石墨烯属于导体,具有导电性;
(2)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说明石墨烯由很好的导热性,故A正确,BCD错误;
(3)A、石墨烯是良好的导电体,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钻头,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的导热性比较好,故不能用来制作隔热保温材料,故C符合题意;
D、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的锅胆,故D不符合题意;
(4)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的密度为3mg/cm3=3kg/m3,要大于空气的密度;
(5)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
BC.因为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所以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
A.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本身很薄强度大,研究为什么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A没有研究价值;
D.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因此人们研究“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很有价值,所以D正确;
18. B 分子无规则 转换 惯性 10-10 减小微粒大小(或提高液体温度)
【详解】
[1] 1827年,当时科学家还对分子没有完整的认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花粉的微粒,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故作布朗运动是指花粉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花粉微粒自己是不会运动的,其运动的原因实质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故实质反映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本身无法直接观察,或直接研究的问题和现象,转变成便于研究的问题和现象来研究,称为转换法。
[4]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而惯性大的表现是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这里花粉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是与惯性有关,即质量大,惯性大。
[5]分子的直径一般在几分之一纳米左右,合大约10-10米左右。
[6]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温度越高,分子撞击越明显,布朗运动也越明显;当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故质量小,布朗运动也会越明显。故可以减小微粒的质量或提高液体的温度。
19. 小于 大于 小塑料粒 类比法
(1)解答本题需把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2)“宇宙大爆炸”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详解】
(1)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若混合后总体积为100cm3,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密度为:.但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质量不变,根据可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
(2)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着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是主要一种思维方法是类比法.
故答案为(1)小于;大于;(2)小塑料粒;类比法.
【点睛】
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20. 液化 不是 做功 不可再生 5.4×107 540
【详解】
试题分析:(1)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霾是平均直径大约在1-2μm左右,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2)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从能源可否再生角度来看,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3)该电池充一次电所消耗的电能:W=UIt=UQ=100V×150A×3600s=5.4×107 J;因为电动机效率为80%,所以W有=80%×5.4×108 J=4.16×107 J;已知s=80km=8×104 m,由W有=Fs得:F=W有/s=4.16×107J/8×104m=540N.
考点:电功的计算;液化及液化现象;分子的热运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能源的分类
21. 扩散 大于 小于 引力
【详解】
(1)[1]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
(2)[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3]图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4]图戊: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