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4.5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一、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照射到双缝上,在双缝后面的光屏上能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实验中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而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干涉图样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对于这两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选用的激光器不同,乙图对应的激光的频率较高
B.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不同,乙图对应的L较大
C.双缝的间距不同,乙图对应的间距较大
D.激光器到双缝的距离不同,乙图对应的距离较大
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选用缝间距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 )
A.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 B.滤光片、双缝片、单缝片
C.偏振片、单缝片、双缝片 D.双缝片、偏振片、单缝片
3.如图甲所示,是一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在空气里完成该实验得到如图乙的实验现象,在不调整实验装置的情况下,仅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得到不同的现象则( )
A.空气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B.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C.空气和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一样多
D.条纹数目多少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马斯 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5.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出现的条纹情况是( )
A.中央明条纹最宽
B.各种不同色光的暗条纹间距一样大
C.对于同种色光,光屏离双缝距离越远明条纹的间距越小
D.在相同装置中红光的明条纹间距比紫光的明条纹间距大
6.用图所示的装置来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时,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7.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
B.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大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C.单色光1和单色光2分别用同一装置研究光的干涉,单色光2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D.单色光1和单色光2分别用同一装置研究光的干涉,单色光1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8.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现将折射率为的透明薄膜遮住上方的条缝,则屏上可以观察到( )
A.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B.干涉条纹向下移动,条纹宽度变窄
C.干涉条纹向上移动,条纹宽度变宽 D.干涉条纹不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9.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10.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A.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B.减小光源到双缝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1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装置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 )
A.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C.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D.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12.在利用测量头测量条纹宽度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 )
A.与亮条纹的边缘对齐 B.与暗条纹的边缘对齐
C.与亮条纹的中心位置对齐 D.与暗条纹的中心位置对齐
13.如图甲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乙所示,屏上P、P1、P2处依次排列着明条纹,Q1、Q2处出现暗条纹,P到S1、S2的距离相等。若遮光筒内装满水,其它条件不变,则光屏上( )
A.不再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B.P处可能出现暗条纹
C.P1处一定为明条纹 D.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变小
14.图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使光屏上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从左到右依次放置①光源、②红色滤光片、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分别是双缝、单缝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
C.应先放上单缝和双缝,再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
D.测出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15.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上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
二、填空题
16.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L用________测量,用公式________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17.在某次双缝干涉实验中,如图所示,Q处是中央亮纹P往上数的第二条暗纹,已知从双缝S1和S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到Q点的路程差是9×10-7m,则实验所使用的单色光源发出光的频率是______.
18.注意事项
(1)安装时,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______上,并使单缝、双缝______且间距适当;
(2)光源灯丝最好为______灯丝,并与单缝______且靠近;
(3)调节的基本依据:照在光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灯丝与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______所致;干涉条纹不清晰,一般原因是单缝与双缝______所致。
19.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光源S到缝、的距离相等,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用波长为500nm的光实验时,光屏中央处呈现中央亮条纹(记为第0条亮条纹),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当改用波长为400nm的光实验时,P处呈现第___________条__________(填“明条纹”或“暗条纹”)。为使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可把光屏适当________(填“向左平移”或“向右平移”)。
三、解答题
20.(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要减小相邻两条明条纹间的距离,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改用频率较大的光
B.改用在真空中波长较大的光
C.减小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
D.改用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的光
E.增强入射光强度
(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0.25s后的波形图。
①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若波速是68m/s,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21.某同学按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了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将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实验仍能成功吗?为什么?
22.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为单色光源,为一平面镜。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一样的相干光源。设光源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和,光的波长为。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的表达式。
23.用波长为0.51μm的绿光经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得到干涉条纹,测得两条亮条纹间距为0.5mm。将该装置放到水中并改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测得干涉条纹中两相邻亮条纹间距仍为0.5mm。若水对红光的折射率为,求红光的频率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3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1.0m,用红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如图甲所示,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8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i)求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Δx
(ii)求红色光的波长入(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ii)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红色光改成绿色光,条纹间距将变大还是变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波长λ大的干涉条纹间距Δx大,而乙图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所以乙图对应的光波波长较长,频率较小,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乙图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Δx较大,则乙图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较大,故B正确;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乙图的干涉条纹间距Δx较大,则可能是乙图对应的双缝间距d较小,故C错误;
D.光源到双缝的距离不影响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双缝干涉实验是让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让白炽灯灯光通过滤光片形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形成一个线光源,然后通过双缝形成相干光,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故合理的顺序是滤光片、单缝片、双缝片,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把该装置放在另一种透明介质里,则光的波长变短,则根据
可知,条纹间距变小,则介质中毛玻璃上显示的条纹数目多。
故选B。
4.C
【详解】
A.托马斯 杨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故A错误;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故B错误;
C.由公式可知,由于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短,而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C正确;
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赫兹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双缝干涉条纹等间距、等宽度、等亮度,故A错误;
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知不同色光,波长不同,则条纹间距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知对于同种色光,光屏离双缝距离L越远明条纹的间距越大,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红光波长长,则条纹间距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要知道:双缝干涉条纹等间距、等宽度、等亮度.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比较条纹间距的大小。
6.A
【详解】
A.此实验是通过分光法获得干涉光源,所以A正确.
B.白光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不是黑白相间的,选项B错误;
C.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波长的1.5倍时,该处应是暗纹,选项C错误.
D.相邻亮纹间距等于相邻暗纹间距,选项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由图看出光在玻璃板上表面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相等,单色光1的折射角小于单色光2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
得知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于单色光2的折射率,由
分析得知,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小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于单色光2的折射率,由临界角公式
分析得知,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故B错误;
CD.玻璃对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于单色光2的折射率,结合频率大的光的折射率大可知单色光1的频率大于单色光2的频率,由
得知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单色光1和单色光2分别用同一装置研究光的干涉,由
可知单色光1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单色光2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在遮住上方缝前,干涉条纹的中央明纹到两缝的光程相等,当透明薄膜遮住上方的一条缝后,等效为通过上方缝的光的光程变大,中央明纹只有向上移动,才能使中央明纹到两缝的光程仍相等,由可知,条纹宽度不变。
故选A。
9.A
【详解】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放单缝和双缝,A错误;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B正确;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进而应用
计算波长,C正确。
故选A。
10.A
【详解】
ACD.由图可知,亮纹的宽度变大了,根据相邻两个亮(暗)纹间距
可知,若想增大亮纹宽度,可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增大波长或减小两个双缝间的距离d,而根据
增大波长相当于减小光的频率,因此A正确,CD错误;
B.改变光源到双缝的距离,不会改变条纹的宽度,B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是滤光片、单缝,然后通过双缝在光屏上产生干涉图样,则后面是双缝、遮光筒和光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在利用测量头测量条纹宽度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亮条纹的中心位置对齐,这是因为条纹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如果对准边缘测量误差较大,而亮条纹比暗条纹更好观测,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
设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在水中传播时,光的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在水中光速和波长分别为
根据相邻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在介质中相邻两个明条纹的间距仅为真空中的,即条纹变密;条纹变密,仍然有明暗条纹,且随着明暗条纹间距的变化,P处一定出现明条纹,P1处不一定为明条纹。
故选D。
14.B
【详解】
A.③、④分别是单缝、双缝,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将双缝的距离减小,则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中心的距离增大,故B正确;
C.应先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沿轴线,再放上单缝和双缝,故C错误;
D.条亮纹,则有个间隔,故两条亮条纹间距为
故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
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所以同一种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同样的距离,光在玻璃中的波长的个数多,光程变长.所以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下方的缝,通过双缝的光仍然是相干光,仍可产生干涉条纹,经过上下两狭缝到中央亮纹位置的光程差仍等于0.
由于光通过玻璃时的光程变长,所以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动.
故选A
【点睛】
当光程差是光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中央亮纹P点分别通过双缝到S的光程差为零,抓住该规律判断中央亮纹位置的移动.
16. 光源 滤光片 毫米刻度尺
【详解】
[1][2]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和滤光片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3][4][5]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所示),将此明纹记为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2、3…条明纹,最终与明纹n中心对齐,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测出n条明纹间距离a,则两条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刻度尺量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然后由
计算出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
17.5×1014
【详解】
[1].当光程差是半个波长的3倍时,出现第二条暗纹,因光到Q处的路程差是9×10-7m,则有:
由,解得:
18. 中心轴线 平行 线状 平行 不共轴 不平行
【详解】
略
【点睛】
19. 3 暗条纹 向右平移
【详解】
[1][2]由波的干涉规律,P处呈现第2条亮条纹
当改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
可知P处呈现第3条暗条纹
[3]由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
当改用波长为的光实验时,则有
因
所以应有
即光屏应向右平移。
20.(1)ACD;(2)①x=(4n+3)m(n=0,1,2,…);②1s;③向右传播
【详解】
(1)由公式知,要减小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则应该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L,或者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也可以减小入射光的波长,即增大频率f,故本题ACD选项正确。
(2)由图知波长。
①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4n+3)m n=0,1,2,3,……
②若波向右传播,它传播的时间为
所以
n=0,1,2,3,……
当n=0时有最大周期。
③若波速是68m/s,波在0.25s传播的距离为
则波向右传播。
21.能,见解析
【详解】
实验仍能成功,因为干涉条纹是双缝发出的光叠加的结果,双缝后面的区域处处存在叠加,遮光筒内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时,根据
L变小、d、λ均没变,只是条纹间距变小
22.
【详解】
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和被平面镜反射的光实际上是同一列光,故是相干光,该干涉现象可以看做双缝干涉,所以SS′之间的距离为d,而光源S到光屏的距离看以看做双孔屏到像屏距离L,根据双缝干涉的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因为
d=2a
所以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
23.
【详解】
已知绿光的波长
绿光两明条纹间距
红光两明条纹间距为
设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间距为L,绿光在水中的波长为,相邻两明条纹间距为
则在空气中对绿光有
在水中对红光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由波速公式,在水中对红光有
水的折射率,且
则红光的频率
24.(ⅰ)2.364mm;(ⅱ);(ⅲ)变小
【详解】
(i)图乙手轮固定刻度读数2mm,可动刻度读数为
图乙手轮上的示数2.320mm;图丙手轮固定刻度读数为18.5mm,可动刻度读数为
图丙手轮上的示数18.870mm;所以有
(ii)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ii)因为绿色光的波长比红色光的波长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红色光改成绿色光,由可知条纹间距将变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