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0 竹节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喜欢逛永州植物园。这里简直是植物的世界,有高大挺拔的松柏,有生机盎然的小草,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下列语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B.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C.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 -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D.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3.阅读课文时关注下面的选段,可以完成哪个阅读任务?( )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A.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C.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老师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句中“屏风”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5.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
A.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 B.奉献,供养
C.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D.祭祀用的东西
6.奶奶在油灯下给前线的战士们纳鞋底。( )
A.收入,放进 B.接受 C.补缀,缝补
二、填空题
7.传统文化中的“四”知多少!
1.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画四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四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语言风格夸张幽默,读着文中那些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你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写句子。
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仿写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破课桌,yǎn( )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yǎn( )然
②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哩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晴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然一回头,望着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那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
1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酸”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伤心 D.迁腐
心里一酸( ) 寒酸小气( )
12.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出“咱买一把吧”,后来又说“俺不要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一直舍不得扔掉那把黄油布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略
2.D
【详解】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
A.把课桌比喻成古战场。
B.把书比喻成屏风。
C.把桌面上豁开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
3.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文段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我们制作竹节人的方法以及具体描写了玩游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所以阅读这部分的文段,可以得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C
略
5.A
6.C
5.供在此处的意思是准备东西给需要的人用。
故答案为A。
6.纳鞋底是指补鞋底,纳是缝补的意思。
故答案为C。
7.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琴、棋、书、画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2)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3)四艺,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即琴、棋、书、画, 又称为“文人四艺”,或"秀才四艺"。“琴”指的是弹琴(多指古琴)、“棋”指的是弈棋(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指的是书法、“画”指的是绘画。
8.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略
9. 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难道不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吗? 老师玩着竹节人。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学生根据要求仿写比喻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下雪了,整个城市就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当雪花飘飘落下,就像白色的蝴蝶在跳舞,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
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3.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主语:老师,宾语:竹节人,谓语:玩着。
10. 俨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详解】
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能力。阅读句子,理解领悟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①俨②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11. C D
12.开始是“我”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后来“我”知道了娘的辛苦,不想让娘为自己熬夜,所以说不要伞了。
13. 当时家里生活艰难,娘根本就拿不出钱来给我买伞。可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1.
本题考查多义字。酸的解释有多种,表示讥讽人的迂腐 ,例如穷酸、寒酸;还有悲痛,伤心的意思,例如酸楚、辛酸等。
1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在文中找到此句描写语言的位置,结合前后文进行理解,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让母亲给我买伞。第六自然段当我看到母亲的辛苦,体谅到母亲的艰难,后来又说“俺不要伞了”。
13.
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1)“半信半疑”指的是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我有点怀疑是因为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没有钱给我买伞,有点相信的是我知道娘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说一句是一句的。
(2)文章最后一句可知我带着这把伞,是因为这把伞是母亲对我的爱的表现,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
14.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详解】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