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9 那个星期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几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耽搁(gē)挪动(nuó)赤裸裸(luǒ)语重心长(zhòng)
B.逝世(sì) 妩媚(mèi) 刹那间(shà) 勃勃生机(bó)
C.缥缈(piāo) 叙事(xù) 汗涔涔(cén) 不知所措(cò)
D.华侨(qiáo) 旺盛(shèn) 泪潸潸(shān) 咔嚓咔嚓(kā)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缈(miǎo) B.急遽(jǜ) C.咔嚓(chā) D.一声不吭(kēng)
3.“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抓住时间点的描写,表现“我”等待的焦急心理。
B.这一句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劳碌的情形。
C.这一句也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
D.抓住时间点的描写,表现了时间过得很快。
4.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4处,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
有两则新闻引人思考:(①)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文化经典教育交流会上,一个11岁的男孩表演了正、(② )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③)深圳一名5岁的女“神童”(④),一口气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020位,其父母正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A.① B.② C.③ D.④
5.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和“惊慌”的意思相同,可用于相同的情境之中
B.“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和“我们要缅怀已逝的英烈”中“逝”的意思相同
C.“这件事情怨我”中的“怨”是“怨恨”的意思
D.“我被一些事绊住了,所以来晚了”中的“绊”有“束缚”的意思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 )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2.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 )。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 )的变化,孤独而( )的黄昏到来。
4.(男孩儿)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 ),一派( )。
7.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写出文中一个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难忘的第一次盼望,细致描写了一开始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我”内心的______,之后母亲就一直做家务,“我”从早晨一直等到黄昏,心情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天过去,希望落空,“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
3.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盼望最终落空的事,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也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舒心”口服液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
②“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
(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另外写一则你认为设计很巧妙的广告词,并简单点评其妙处。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玩弄着一个蚁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看京剧
①1995 年 9 月 7 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②晚 7时 15 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③7 时 30 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④《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 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 ________,情绪高涨。
⑤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 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0.解释下列词语。
(1)出神入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鹤发童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D.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
12.指出④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用“ ”标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句子。
1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和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课内阅读。
①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②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 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5.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略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
B项读音有误。急遽:jí jù,释义:(形)急速;急迫。
3.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出自《那个星期天》,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知,这句话抓住时间点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漫长,突出“我”等待的焦急心理。
4.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答题技巧:1.把握整个语句的意思。2. 逐一辨明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与作用。3. 辨明句子的语气与停顿。4. 注意把握常见的标点错误点。②处的顿号去掉。
5.D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惊惶”侧重于形容内心的恐惧;“惊慌”多形容行动的慌张,因此“惊惶”比“惊慌”的紧张程度要深。
B.可以结合语境和现实生活理解。物体的消逝是指“不再存在”,人的逝去专指“死亡”,因此意思不同。
C.“怨”的意思有责怪、怨恨。根据语境可知,本句话中“怨”的意思应为“责怪”。
D.“绊”结合语境有牵绊、束缚的意思,所以D项是正确的。
6. 拨弄 耽搁 急遽 惆怅 消逝 荒凉
略
7.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焦急和兴奋 焦虑而无奈 失望和委屈 期待已久而由落空失望 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略
8. ①吃 ②承认、信服。 巧用服的多义性,并说明“口服”与“心服”的关系,将“口服心服”拆开使用,易记好懂。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巧用“芯”与“心”谐音,便于理解“芯”的作用,从而记住“奔腾”这个品牌。
略
9.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玩弄着一个蚁穴。 我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详解】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玩弄着一个蚁穴。”这句话属于重复啰嗦,可将“玩弄”或“拨弄”任意删去一个,句子修改为: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或: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玩弄着一个蚁穴。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组到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改为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根据比喻句的相关知识,把所给句子改写为一个合理的比喻句即可。如:我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像一个个爱的音符永无休止。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0.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11.A
12. 搏(博) 采(彩)
13.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
14. 比喻 夸张 写出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
10.本题是对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1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选项中备选的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轻歌曼舞:曼:柔和。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燕语莺声:意思是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歌舞升平:意思是边歌边舞,庆祝太平,多指太平盛世。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意思是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
瞠目结舌:意思是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也形容人害怕的表情。
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意思是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1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搏得——博得
喝采——喝彩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信息定位的能力。理解题干中要画出体现“观众众多”的句子,带着问题去文章中搜寻,准确画出第2自然段中写观众多的句子“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即可。
14.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题意看出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一般格式是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掌声”比作“春雷”,把声音夸大程度,这样写出了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表达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15.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16.“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 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17.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15.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结合原文内容可知,这是“我”的第一次盼望,对“我”来说很重要;再等待母亲兑现承诺的过程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让“我”对这件事印象更加深刻;尽管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母亲最终还是没有兑现承诺带我去玩,这让“我”内心痛苦,难以忘怀;再整个等待的过程中,母亲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曾停歇,忙碌辛劳的身影,让“我”难忘。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16.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
要先找出句中能表示时间和“我”心理的词句。句中表示时间的内容:“光线渐渐暗下去”可以看出天色渐晚。表示心理的内容“凉下去沉郁下去”从光线写出“我”的心理,随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可以看出“我”的伤心失望。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17.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注意结合人物描写和事件分析。
文章中的母亲从早忙到晚,可以看出她的辛苦。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辛苦,而拒绝孩子,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可以看出她对孩子的关爱;但她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