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老人与海
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主要作品:除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外,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又名《战地钟声》)等。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男子汉的宣言:
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国民灵魂塑造大师
海明威
顽强坚韧、自尊自强富有探索开拓精神的硬汉
画出优点,影响国民
无意而为之
鲁迅
懦弱卑琐、封闭保守又自高自大的懦夫
画出缺陷,改造国民
有意而不为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梳理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
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
刀子折断
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1、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结果如何?
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
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课文精讲
海明威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2、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地进行搏斗的?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3、在我们看来,小说又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反衬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4、分析人物形象:
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忍饥挨 饿、
经验丰富、乐观、自信、坚韧、不屈不挠、机智勇敢、永不服输
人物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老人的两次心理活动
第一次搏斗
第二次搏斗
第三次搏斗
第四次搏斗
第五次搏斗
鲭鲨
老人
星鲨
老人
犁头鲨
老人自言自语(重点)
两条星鲨
老人 棍棒 舵
群鲨 群起而攻
老人 奋力搏斗
动作迅速
牙齿锋利
漂亮
脊鳍
反衬手法
贪婪残暴
身手
眼光
头脑
智慧
勇敢
充满自信
勇气
豪迈
老人
高大形象
老人回到港口
失败者?胜利者?
5、如何理解老人与 鲨鱼的搏斗?
象征寓意
人——自然
象征:不幸、厄运、困境
弱----强
象征:敢于挑战、勇于屈服、永不言败
象征寓意
大马林鱼
人生的理想,对超越极限的追求
鲨鱼
成功路上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困难
老人
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精神
讨论探究:
1.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 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
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