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考点14+液体压强(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2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通用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4-19 21:57:55 |
ρB p甲>p乙
C.ρA>ρB p甲
p乙 5.C【解析】A、一开始,瓶内气体压强p气等于大气压强p0,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等于大气压加上水的压强, 随着水的流出,水的速度减小,根据p水=ρgh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且瓶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p气也减小,所以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故A错误;B、由A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ρgh1,瓶内气体的压强p气也减小,所以瓶底上表面减小的压强大于ρgh1,故B错误;C、一开始,瓶内气体压强p气等于大气压强p0, 当水面高度下降了h1时水停止流出,此时水面到出水孔的距离为h2,此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加上h2水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所以瓶内气压减小了ρgh2,故C正确;D、设塑料瓶的底面积为S,根据F=pS可知,塑料瓶对桌面压力减小量等于水的重力的减小量,即△F=△G=ρgSh1 塑料瓶对桌面压强的减小量△p===ρgh1,故D错误。
5.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薄壁硬塑料瓶瓶中装有水和空气,瓶口敞开,盖上并拧紧瓶盖后,在瓶壁开一个很小的孔,水从孔中流出,水面高度下降了h1时水停止流出,此时水面到出水孔的距离为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与流水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B.瓶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减小了ρgh1
C.瓶内气压减小了ρgh2
D.瓶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ρg(h1+h2)
6.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早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________。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盘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___________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___________p乙。(选填“>”、“=”或“<”)
8.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p1_________p2,F1_________F2(选填“>”,“<”或“=”)。
9.如图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若水对壶底压强是1.5×103Pa,则壶中水深___________cm。
10.如图所示,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_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ρ水=1.0×103kg/m3,g取10 N/kg)
11.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管强特点的想法。
(1)图甲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序号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乙所示。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无关。
(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00m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g取10 N/kg,p海水=1.03×103kg/m3)。
12.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___(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_________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_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_________。
13.如图A、B、C三个容器中装同种液体,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 B C
A.pA=pB=pC B.pA>pB>pc C.pA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5.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
16.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隔板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17.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18.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A.pA
20.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9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形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调整好仪器,将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多次调整探头方向,如图B、C、D所示,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C、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解析】水壶、锅炉水位计、船闸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即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连通器原理无关,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
2.C【解析】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柱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柱的重力,根据G=mg,因质量相同,故F1=F2;因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故液柱的受力面积S相同,根据p=,液柱对容器底的压强:p1=p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1′=F2′,根据p=,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p1′=p2′,只有C正确。
3.A【解析】由题,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底面积为S小,因为水的体积一定,倒置过来后水的深度增大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把它倒置过来,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故CD错误。运用排除法,可知A正确为答案。
4.C【解析】由图知:hA
6.深 水窖上粗下细
【解析】根据p=可知,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大,说明传感器受到水的压强大,根据p=ρgh可知,表示水窖中的水较深;由图可知,水窖上粗下细,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时,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则压强变化越快,故每天压力大小下降不相同。
7.> =
【解析】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等,由图可知,乙液体的体积较大,根据公式ρ=可知,甲液体的密度较大。根据公式p=ρgh,液体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大,所以p甲>p乙,再根据公式F=pS,容器底面积相等,因此F甲>F乙;两容器相同,内将液体质量相等,因此两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相等,根据公式G=mg,重力相等,桌面水平,对桌面压力等于重力,因此两容器对桌面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8.> <
【解析】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饮料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正放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p1>p2;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液体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F1
【解析】水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连通、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特点,即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由p=ρgh可得,壶中水深:h===0.15m=15cm。
10.6 5000
【解析】容器内水深h为30c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3m=3000Pa,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3000Pa×20×10-4m2=6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容)g=(0.8kg+0.2kg)×10N/kg=10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p′= = =5000Pa。
11.(1)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 (2)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3、4、5 (3)液体质量 (4)7.21×107
【解析】(1)图1中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我们看到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都会凸起,由此可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
(2)①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橡皮膜的朝向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液体的深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液体,液
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物理学家帕斯卡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质量无关;
(4)计算液体压强可以利用公式p=ρgh,则p=ρgh=1.03×103kg/m3×10N/kg×7000m=7.21×107Pa。
12.(1)高度差 (2)有色 (3)深度 (4)> 密度 (5)D
【解析】(1)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内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液体压强越大,两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液体;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探头慢慢下移,深度变大,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故结论为: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hB,在相同的深度时,探头在浓盐水时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即压强变大了,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中,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
(5)D点位于密度大,深度大的位置,故该点液体压强最大。
13.A【解析】三个容器中装同种液体,液面相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应相等,故选A。
14.A【解析】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向平,则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
15.C【解析】上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上=ρ1gh1=0.8ρgh;下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下=ρ2gh2=ρg×2h=2ρgh;因烧杯是柱形容器,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p底=p上+p下=0.8ρgh+2ρgh=2.8ρgh。故选C。
16.A【解析】A、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B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故D不合题意。
17.D【解析】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综上分析可知,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故ABC错误,D正确。
18.D【解析】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则A和C点的深度相等,因此压强相等,B点比A点所处深度要大,则B点液体压强最大,故选D。
19.7.0×107Pa
【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1.0×103kg/m3×10N/kg×7×103m=7.0×107Pa。
20.大于
【解析】由图像可知深度相同时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深度相同,压强越大密度越大,故ρ甲大于ρ乙。
21.(1)重新安装 (2)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3)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解析】(1)实验前需要将U形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重新安装; 如图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名称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中判断压强大小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实现的;
(2)由图b、c、d所示现象知,压强计的探头处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但朝向不同,而U形管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相等,故探究的问题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3)液体密度相同,如果改变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即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根据C、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