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呼吸作用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呼吸作用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01 18: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五章第二节呼吸作用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介绍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之后的课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三个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来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及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还不强,尤其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特别需要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与光合作用的对比,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与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1、植物的呼吸现象
2、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难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
2、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教法1、演示实验法:激发学生兴趣,引 导学生思考
2、探究性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互动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积极思考。呼吸作用知识回顾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光合作用的动力是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5.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太阳光(光能)有机物,氧气无机物 有机物光能 化学能实验1: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吸收氧气 甲瓶 —— 熄灭
乙瓶 —— 燃烧
这说明什么呢?证明了种子呼吸时吸入了氧
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立刻熄灭。
甲瓶里缺少氧,乙瓶里有氧,甲瓶里的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实验现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变混浊
实验2: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甲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说明甲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实验证明:实验3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发热了吗? 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内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内温度不升高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
实验现象:实验证明: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提示:想想光合作用的产物 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上述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 ,释放 ,而且还会产生 。
小结:氧气二氧化碳热量 那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呢?呼吸作用的公式该如何表达?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呢?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
1、呼吸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公式呼吸作用公式 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意义线粒体大家知道,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既然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那么,其他植物器官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对光的需求物质变化情况能量变化情况联系叶绿体线粒体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进行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小结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概念:二:公式三:意义四:应用三个实验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
课堂评价:1、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
A、染色体 B、叶绿体 C、液泡 D、线粒体
2、植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储存的(   )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无机盐 D、化合物
3、植物种子萌发的各实验中设计有煮熟种子所起的作用是(   )
A、分析 B、对照 C、观察 D、调查
DAB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5.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 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
DC3.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
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B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