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课件+背诵清单+当堂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课件+背诵清单+当堂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9 23:18:05

文档简介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沈括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主持编写的,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取名《资治通鉴》,B项正确;司马迁的著作是《史记》,排除A项;辛弃疾是南宋词人,排除C项;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著作是《梦溪笔谈》,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答案】B
【详解】
根据“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逐渐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同时也使宋代的军事实力较弱,B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ACD项与材料中所强调的内容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3.(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答案】D
【详解】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春节,排除;B项反映的是清明节,排除;C项反映的是元宵节,排除。故选择D。
4.(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答案】B
【详解】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据“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词。选项B符合题意;诗是在唐朝时期流行,A排除;曲是在元朝时期流行,C排除;小说是在明清时期流行,D排除。故选择B。
5.(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请为下图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高超的手工艺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丰富的文化内涵
【答案】A
【详解】
依据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宋代蹴鞠铜镜”,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各种表演,热闹非凡;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有各种艺人在这里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表演蹴鞠的等,故有蹴鞠的铜镜。A正确;“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不能表现是高超的手工艺术,B排除;唐朝实行开放的社会风气,C排除;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宋代蹴鞠铜镜”与文化内涵不符,D排除;故选A。
6.(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末)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答案】A
【详解】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A正确;《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B排除;《牡丹亭》 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C排除;玉米原产自美洲,明朝时期传入中国,D排除。故选A。
7.(2022·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①正确;宋代海外贸易发达,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因此②正确;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因此③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宋朝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的说法正确,因此④正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可知宋代的市民生活丰富,B符合题意;社会分工指的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实现了分化,同时材料中不能体现社会分工,故排除A;材料中不能体现民间艺术发展,故排除C;根据材料“《东京梦华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的情况,不是对外贸易,故排除D;故选B。
10.(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清明上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故选B。
二、综合题
11.(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司马迁的写作过程中,他采取三种途径收集史料
途径 史料
途径一 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会稽山探访大禹居住过的东穴,到山东曲阜观看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途径二 《史记》参考了《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同时参考朝廷的文书档案
途径三 司马迁重视收集相关历史人物的民间传闻和神话传说
(1)司马迁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获得的史料,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史料。材料二: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世家》反映诸侯等重大影响的人物。项羽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写进本纪。陈胜不是诸侯却被写入《世家》,司马迁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杨照《史记的读法》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项羽和陈胜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三:《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
著作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东汉班固《汉书》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果能学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节俭,那就完美了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姜鹏《汉武帝三张面孔》 如果看《史记》的文字,通过字里行间,仔细分析,就会察觉司马迁对汉武帝也是有很多看法
(3)根据材料,《汉书》和《资治通鉴》各自对汉武帝的态度是什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类型: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
(2)作用:项羽领导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陈胜领导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朝的残暴统治。
(3)态度:《汉书》是肯定汉武帝;《资治通鉴》是否定汉武帝
原则: -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客观的方法:多角度评价;辩证分析(答出任意1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途径一属于实地调查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文物史料;途径二参考的《左传》、《战国策》等典籍,朝廷的文书档案属于文献史料;途径三间传闻和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
(2)根据所学可知,“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指的是陈胜、项羽在秦朝灭亡中起到的作用,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失败,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的作用是在他领导的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
(3)根据材料可知,“雄才大略”表明《汉书》对汉武帝持肯定态度,“穷奢极欲,外事四夷”表明《资治通鉴》因汉武帝的奢侈无度和穷兵黩武对其持否定态度;根据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评价,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的开封(大相国寺)、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1.瓦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2.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①形成于宋代
;②元建立后,盛行于元大都为中心的北方;③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3.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年节,新年)。
1.(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书法艺术的发展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戏曲艺术的勃兴 D.“交子”的发明
【答案】C
【详解】
材料中“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即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民文化。戏曲艺术的勃兴是市民文化的体现,C项正确;书法艺术属于高雅艺术,不符合“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的特点,排除A项;印刷术属于科技成就,排除B项;交子属于货币与材料中“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1·福建泉州·七年级期中)《水浒寻宋》中记载:瓦肆早的五更头回就上演“小杂剧”,迟来的就看不到;不论风雨寒暑,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据此可知( )
A.唐朝长安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 D.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肆、勾栏为宋代城市中的娱乐场所,而“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则反映出宋代市民生活的丰富,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朝,与唐朝、元朝无关,排除AB项;材料并未反映经济中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爆竹声十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描述了宋代人的一个什么节日?( )
A.春节 B.元旦 C.端午节 D.中秋节
【答案】B
【详解】
“爆竹声十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描述了宋代人的元旦,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4.(2021·江苏·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东京梦华录卷之三相国寺万姓交易》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
A.榷场的贸易量很大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宋代随着市民养宠物现象增多,与宠物相关的产业随之出现,这是城市行业分工日趋细密的表现,表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榷场,排除A项;开封是北方地区,排除B项;南宋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
①印刷术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详解】
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①②③为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A项正确;BCD项不全面,排除。故选A项。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宋词
1.兴起发展: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定义和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3.内容: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苏轼:北宋文学家,①改进了词的创作,②扩大了词的境界,③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两宋时期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以北宋灭亡为界,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①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②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元曲
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关汉卿:金末元初,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与之齐名)。
6.(2021·辽宁营口·七年级期中)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该词人是豪放派词人,参加过抗金斗争,诗词名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句出自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项正确;苏轼是北宋的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但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A项;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排除B项;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人们常以“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受到冤情。历史上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比窦娥还冤”“窦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A项正确;马致远是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排除B项;郑光祖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等。排除C项;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下表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文学成就之一的( )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B项正确;唐朝诗歌通称,与表格中人物所处朝代不符,排除A项;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与表格中人物所处朝代不符,排除C项;明清小说与表格中的代表作品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1·山东威海·期中)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②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人们饭后谈论关汉卿的《窦娥冤》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已经有了夜市,人们可以去夜市买东西;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出现了瓦子,可以在瓦子里面看杂技表演;北宋时期,大街上店铺林立,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B项正确;关汉卿是元朝时期著名剧作家,北宋时期不可能看到《窦娥冤》,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中)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因此D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错误,排除。故选D项。
知识点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概况: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
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西汉司马迁,著有纪传体通史《史记》,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绘画艺术: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山水、花鸟、风俗画)。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美术史上不朽之作。
元朝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山水、花鸟、人物画无不传神,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 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书法家是赵孟頫(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11.(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由他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旧唐书》 D.《宋史》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A项正确;《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旧唐书》,原名《唐书》,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排除C项;《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1·天津东丽·七年级期中)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 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温公亦伟人哉!”梁启超强调的《资治通鉴》是什么体例
A.编年体 B.纪传体 C.纪事本末体 D.国别体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可知,梁启超认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构宏伟,取材丰富,后世有想编著通史的,势必以它为蓝本。结合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材料中梁启超强调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体例,A项正确;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国别体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2021·河南商丘·七年级期中)七年级上下册,我们一起学过两个著名的史学家,请选出下列相应正确的一项:( )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司马光——《史记》
C.司马炎——《资治通鉴》 D.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D项正确;司马迁编著《史记》,开创纪传体史学,排除AB项;司马炎是晋朝开国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1·甘肃·酒泉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 ②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③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④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和说法正确,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说法正确,②③说法正确,故选C项;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不是司马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①④说法错误,含有①④的选项错误,故排除ABD项。
15.(2021·江苏南通·七年级期中)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 )
A.汉代 B.三国 C.北宋 D.唐代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因此北宋的事情不可能记载,C符合题意;汉代、三国及唐代均在《资治通鉴》的记载范围,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的开封(大相国寺)、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1.瓦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2.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①形成于宋代
;②元建立后,盛行于元大都为中心的北方;③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3.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年节,新年)。
1.(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中)“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书法艺术的发展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戏曲艺术的勃兴 D.“交子”的发明
2.(2021·福建泉州·七年级期中)《水浒寻宋》中记载:瓦肆早的五更头回就上演“小杂剧”,迟来的就看不到;不论风雨寒暑,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据此可知( )
A.唐朝长安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 D.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3.(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爆竹声十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描述了宋代人的一个什么节日?( )
A.春节 B.元旦 C.端午节 D.中秋节
4.(2021·江苏·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东京梦华录卷之三相国寺万姓交易》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
A.榷场的贸易量很大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5.(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
①印刷术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宋词
1.兴起发展: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定义和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3.内容: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苏轼:北宋文学家,①改进了词的创作,②扩大了词的境界,③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两宋时期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以北宋灭亡为界,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①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②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元曲
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关汉卿:金末元初,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与之齐名)。
6.(2021·辽宁营口·七年级期中)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7.(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人们常以“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人受到冤情。历史上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8.(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下表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文学成就之一的( )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9.(2021·山东威海·期中)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②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人们饭后谈论关汉卿的《窦娥冤》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中)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知识点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概况: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
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西汉司马迁,著有纪传体通史《史记》,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绘画艺术: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山水、花鸟、风俗画)。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美术史上不朽之作。
元朝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山水、花鸟、人物画无不传神,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 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书法家是赵孟頫(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11.(2021·福建漳州·七年级期中)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由他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旧唐书》 D.《宋史》
12.(2021·天津东丽·七年级期中)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 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温公亦伟人哉!”梁启超强调的《资治通鉴》是什么体例
A.编年体 B.纪传体 C.纪事本末体 D.国别体
13.(2021·河南商丘·七年级期中)七年级上下册,我们一起学过两个著名的史学家,请选出下列相应正确的一项:( )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司马光——《史记》
C.司马炎——《资治通鉴》 D.司马光——《资治通鉴》
14.(2021·甘肃·酒泉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 ②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③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④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15.(2021·江苏南通·七年级期中)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 )
A.汉代 B.三国 C.北宋 D.唐代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沈括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3.(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4.(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5.(2022·广东·东莞市长安培英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请为下图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
A.繁华的都市生活 B.高超的手工艺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丰富的文化内涵
6.(2022·河南洛阳·七年级期末)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2022·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8.(2022·黑龙江鸡西·九年级期末)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
10.(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二、综合题
11.(2022·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金园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3分。
材料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司马迁的写作过程中,他采取三种途径收集史料
途径 史料
途径一 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会稽山探访大禹居住过的东穴,到山东曲阜观看孔子当年活动的遗迹。
途径二 《史记》参考了《左传》、《战国策》等典籍,同时参考朝廷的文书档案
途径三 司马迁重视收集相关历史人物的民间传闻和神话传说
(1)司马迁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获得的史料,分别是哪些类型的史料。材料二: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世家》反映诸侯等重大影响的人物。项羽不是帝王,却被司马迁写进本纪。陈胜不是诸侯却被写入《世家》,司马迁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杨照《史记的读法》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项羽和陈胜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巨大作用”。
材料三:《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评价
著作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东汉班固《汉书》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果能学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节俭,那就完美了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姜鹏《汉武帝三张面孔》 如果看《史记》的文字,通过字里行间,仔细分析,就会察觉司马迁对汉武帝也是有很多看法
(3)根据材料,《汉书》和《资治通鉴》各自对汉武帝的态度是什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共29张PPT)
早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讥谑》中描述:寒冬腊月,制作一只“小坐床”,作为交通工具,在冰上拖拽前行。
“小坐床”指的就是冰床。古代冰床一般可坐三四人,脚部安装铁条,前面有人拉着前进,因此也被称为“拖床”。到明代,冰床已十分盛行,京城内甚至有人在冬天以拉冰床养家糊口。
穿越时空,我们一起探究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课堂导入
北宋:冰床形似雪橇
七年级下册精品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12课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
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 其词风的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 治通鉴》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大都市:
传统节日:
繁华的都市生活
大都市 特点 地位
北宋的开封
南宋的临安
元朝的大都
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文化娱乐业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等
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春节、端午节、元宵节
市民冰墩墩生活在宋元时期,他最想要去的城市是哪里?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大都
宋元时期的商业发达,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市民冰墩墩想去开封最繁华的地方看看,应该去哪?城市中好看好玩好逛的地方要去什么场所?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娱乐演出
出现原因: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瓦子
勾栏
是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市民冰墩墩在瓦子中,你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说书
木偶戏
蹴踘图
杂耍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活动
说书、唱曲、蹴鞠、耍猴、演杂剧、耍杂技、……
杂剧陶俑
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表演形式——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吹口哨和舞蹈
吹笛和击节板
市民冰墩墩想了解什么是杂剧?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
榴花角黍斗时新,
今日谁家酒不樽。
——南宋·戴复古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穿越时空:北宋小资的“潮”生活
市民冰墩墩会选择在哪些节日去城市逛会更热闹呢?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这些节日,秦汉时期已经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节日文化内容不断充实,宋朝时,节日的习俗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界的80%。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材料二: 东京、临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
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东京梦华录》
结合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材料三: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识的官吏、士人、地主、农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① 经济的繁荣② 城市的发展③ 市民阶层壮大
评价任务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评价任务二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宋词:
元曲:
宋词和元曲
(军事)
人物 时代 特点
苏轼
北宋
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李清照
两宋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
南宋
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
(1)曲的组成:散曲、杂剧和南戏。
(2)曲的艺术特点: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窦娥冤》。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如梦令》《水调歌头》《满江红》《破阵子》等。
特点
发展
格式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宋词:
北宋前,内容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
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内容
变化
代表
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北宋文学家苏轼
(1)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2)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北宋灭亡之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之后通过描写个人流离不定的生活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忧患感情。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南宋词人辛弃疾
(1)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
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1)内容: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2)特点: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
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艺术。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元曲: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市民阶层扩大。
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合作探究
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的变化有何特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唐___
宋___
元___



可以唱的文学形式
可以演的文学形式
特点:自由化、通俗化
原因: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上层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融发展。
评价任务二
宋词和元曲
评价任务三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1.作者:
2.体例:
3.内容:
4.地位: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
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朝代。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史学著作?
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
司马光
(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秦 朝
隋 朝
春秋战国


东 汉
西 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五代
十国
西周
北宋

司马迁
作者:体裁:
范围:
纪传体通史
黄帝——汉武帝
东周
作者:体裁:
范围: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战国——五代
司马迁
司马光
评价任务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021·江西·中考真题)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B
D
中考演练
(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历史事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A.夏朝建立 B.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秦灭六国 D.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天工开物》
C
C
中考演练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都市生活
文学艺术
娱乐:大相国寺和瓦子勾栏
杂剧:形成于宋代,
兴盛于元朝
传统节日:春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
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与《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