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同步练习精选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解析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同步练习精选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解析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09:56:42

文档简介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精选练习
1.关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少
C.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D.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答案】D
【解析】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叙述错误,故A错误;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故B错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由于季节相反,出现的时间是相反的,故C错误;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故D正确;故选D。
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大洲是(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3.甲所处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甲所处的经纬度是( )
A.(66.5°S,90°W) B.(60°S,90°W)
C.(66.5°S,90°E) D.(66.5°N,90°E)
【答案】2.D 3.A 4.A
【解析】2.读图,根据大洲的轮廓可判断,该大洲是南极洲。故选D。
3.南极洲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样。根据甲的位置可以判断甲是大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故选A。
4.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由西向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可判断甲的经度是西经90°,位于南极圈上,是南纬66.5°。所以甲点的经纬度是66.5°S,90°W。故选A。
读“两极地区”图(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5.“图1”中a、b、c、d所在的区域依次是( )
A.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亚洲、北美洲、欧洲 D.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6.“图2”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区域依次是( )
A.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亚洲、北美洲、欧洲 D.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7.分别从“图1”和“图2”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依次是( )
A.顺时针、顺时针 B.逆时针、逆时针
C.顺时针、逆时针 D.逆时针、顺时针
8.不属于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
A.纬度高 B.极圈穿过 C.生物种类多样 D.空气质量较好
9.为了尽可能保持极地地区的原始面貌,人类应该( )
A.停止在极地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驱逐因纽特人等当地居民 D.对丰富的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答案】5.D 6.A 7.D 8.C 9.B
【解析】5.读图1解析可知,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a北冰洋大部分以及周边的b亚洲、c欧洲和d北美洲三洲的部分地区。故选D。
6.读图2可知,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①南极洲及其周边②大西洋、③印度洋和④太平洋海域,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故选D。
8.两极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故A、B正确。两极地区气候为极地气候,气候类型单一,生物种类较少,故C错误。两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空气质量较好,故D正确。故选C。
9.为了尽可能保持极地地区的原始面貌,人类应该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停止在极地的一切活动、驱逐因纽特人等当地居民、对丰富的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的做法不可取。故选B。
读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1.进行南极科学考察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 )
A.闷热潮湿 B.酷寒烈风 C.淡水匮乏 D.沙漠广布
12.南极大陆严寒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10.C 11.B 12.A
【解析】10.读图可得,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昆仑站,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故选: C。
11.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严酷的气候是南极科学考察队最大挑战。故选: B。
12.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极地区纬度较高,受太阳光热较少,所以气候严寒. 故选: A.
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
A.164°E,75°S B.164°W,75°S C.136°W,80°S D.136°E,80°S
14.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素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答案】13.A 14.C
【解析】13.图中所示的是以南极洲为中心的区域,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上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可以看出,难言岛的经 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是164°E,纬度是位于66.5°S-80°S之间,是75°S,故选A。
14.我国所有的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其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故A错误。南极科考的时间多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此季节是南极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适合考察,故B错误。南极气温低,被冰雪覆盖,素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故C正确。南极地区降水量少,但以固体形成存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故D错误。故选C。
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下图为北极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7月10℃等温线( )
A.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亚、欧、北美洲 B.沿线地区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C.以北地区均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以北地区生活着原住居民因纽特人
16.科学家研究若海冰加速融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有( )
A.通航能力将提高 B.陆地面积将逐渐扩大
C.极昼时间将变长 D.北极熊生存空间增大
17.有助于保护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举措是( )
A.大力发展北极地区的观光旅游 B.带走生活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C.将北极动物带回国,饲养驯化 D.大量开采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15.D 16.A 17.B
【解析】15.由图可知,图中7月10℃等温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故A错误。沿线地区基本上是苔原,不可能有常绿阔叶林,故B错误。以北地区大部分有极昼、极夜,但也有部分地区不会出现,故C错误。以北地区生活着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故D正确。故选D。
16.如果北极冰川加速融化,会使北极的通航时间提高,陆地的面积会缩小,北极熊的生存空间会缩小,与极昼、极夜变化无关,故选A。
17.以上四种做法中,大力发展北极地区的观光旅游、将北极动物带回国,饲养驯化和大量开采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都不利于保护北极的自然环境,反而是破坏当地的原始环境,只有带走生活垃圾、防止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北极的自然环境,故选B。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 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材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 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 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____,图中我国五个 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____,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____。
(3)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_____。
(4)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____,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____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答案】大西洋 长城站 东北方向 酷寒、干燥、烈风 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 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或保护极地原始的自然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 企鹅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A、B、C三个海洋中,A是有0°经线穿过的大西洋,图中我国五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长城站是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2)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罗斯海新站之所以选择在北半球冬季奠基,因为此季节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高;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考站的原因是保护南极地区的原始环境。
(3)之所以要严格限制去南极旅游,是要保护南极地区的最后一块净土,保护极地地区的原始环境。
(4)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减少,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加快导致,对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生存带来威胁。
19.2019年3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科考任务。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和资料。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泰山站位于图中A、B、C、D中的________,我国五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在昆仑站的________方向。
(2)中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都在每年的1~2月,请说明原因________。
(3)泰山站主体的建筑结构有利于________。
(4)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
①维护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等方面的地位和权益
②监测南极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全球变暖的问题
③探测南极蕴藏的丰富资源,并着手大力开发
④记录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全球古环境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南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请你为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1)C A 西北
(2)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极昼现象),便于建站和考察。
(3)防大风积雪掩埋(风可以快速通过,把积雪带走)
(4)C
(5)提倡人类绿色生活,减轻全球变暖,延缓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完善相关保护南极地区的法律法规;把垃圾带走;不捕杀南极地区的野生动物等。
【解析】(1)根据泰山站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图中C是泰山站的位置;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A表示的长城站,是在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2)我国南极科考队之所以选择在1、2月到南极考察,主要是此季节是南极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适合考察和建站。
(3)泰山站的主体之所以底层架空,主要考虑防止风雪掩埋,因为当地气候酷寒‘、风雪大。
(4)南极开展科考的意义主要是维护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等方面的地位和权益;监测南极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全球变暖的问题和记录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全球古环境的变化,并不是为了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故选C。
(5)南极地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各国应该学会保护,要提倡人类绿色生活、减轻全球变暖、减缓冰川融化速度;制定相应的国际法,保护当地的原始环境及野生动物。
(2018·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莫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答案】1.A 2.B
【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解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依据经纬网的判读及0°、180°经线的位置,可判定,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164°E、75°S。故选A。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故选B。
(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 为了标示南极点的位置,科考队员在南极点设立了实体标志。由于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南极点实体标志发生移动。为此,每年 12 月科考队员都要重新测定南极极点,并在准确的位置上设立新标志。下图是南极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科考队员每年为南极点重新设立标志时,发现旧标志总是在新标志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图示时间内,南极地区 ( )
A.南极点气温最低
B.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
C.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
【答案】3.D 4.D
【解析】3.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全是北。因此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北。故旧标志应在新设标志的北方。故选:D。
4.据南极地区等温线图可知,南极点的气温在零下20℃--零下30℃ 之间,最低地区可达零下30℃以下,故A 错误。气温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故B错误。气温除受纬度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故C错误。图示为南极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正值南半球夏季即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故D正确。故选D。
(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 北冰洋西北航线指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冰洋,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因为自然原因目前没有通航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北极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西北航线目前并未通航,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航线比原有的相应航线距离远
B.该航线气温低,海水结冰期长
C.该航线沿岸人口、城市少,需要运输的货物少
D.该海域海洋权益存在争议
【答案】5.A 6.B
【解析】5.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图中四个地方中,只有甲处位于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A。
6.西北航线之所以还未开通,最可能是由于该航线经过北冰洋,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海洋的结冰期长,不利于通航,故选B。
(2020·贵州六盘水市·中考真题) 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 )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8.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B.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C.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7月至8月进行
D.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答案】7.B 8.D
【解析】7.读图可知,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南北方。中国的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几乎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没有东西方向。B符合题意。选B。
8.长城站周期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我国的南极科考站处长城站外,其它的位于南极圈以南,B错误。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12月至3月进行,C错误。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D正确。选D。
(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 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 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
10.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四季更替现象
11.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答案】9.A 10.A 11.D
【解析】9.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据此解答此题。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故选:A。
10.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读图可知,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位于高纬度,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地区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故选:A。
11.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南极科考的目的是研究其原始的自然环境等。南极科考的内容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海洋环境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旅游资源开发不是南极科考的内容,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多狂风。故选:D。
(2020·云南中考真题) 2019年12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雪龙2号”科考船,到达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完成下面小题。
12.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是( )
A.极夜现象 B.企鹅在游泳 C.因纽特人在捕鱼 D.北极熊在散步
13.下列行为利于极地保护的是( )
A.大规模开采两极地区矿产资源 B.大量捕杀极地海洋生物用于科研
C.进行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生态环境 D.科考为大量移民到两极地区做准备
【答案】12.B 13.C
【解析】1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小主人”是指企鹅。近些年来,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是企鹅在游泳;“南极小主人”的栖息地正在减少,这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12月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B对,ACD错。故选:B。
1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极地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世界关注。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因此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保护极地生态环境;选项ABD都是错误的做法,选项C正确。故选:C。
14.(2020·新疆中考真题)去南极旅游,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
B.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
C.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
D.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大量捕食企鹅
【答案】B
【解析】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会破坏公共设施,故A错误。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故B正确。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不利于保护动物,故C错误。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大量捕食企鹅,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故D错误。故选B。
15.(2020·青海西宁市·中考真题)请读资料及“南极地区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完成考察任务。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2018年选址奠基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运送部分建站物资。
(1)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方向。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非常干燥,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
(3)3月12日,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时,地球即将运行至____处。(填写相应序号)。
(4)在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科考队在南极地区开展科考、建站等工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简要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东北 白色沙漠 ④ 此时间段正值南极地区暖季,气温略高 此时间段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工作时间长。
【解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是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 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南极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3月12日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地球即将运行至图中④表示的春分日。
(4)赴南极地区开展科考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南极地区此时正值极昼期,也是一年中的暖季,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16.(2020·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考真题)结合材料和南极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我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8年2月7日举行了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难言岛新站选址奠基仪式,经过长达165天克服罕见严重冰情和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于2018年4月21日凯旋,抵达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1)站在南极点,四周方向都是____。
(2)太平洋为___, 南美洲位于____。(填数字)
(3)我国的___(A或B)科学考察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4)难言岛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为什么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____。
(5)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具体指____。
(6)有关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B.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获得更多的海洋产品
C.科考队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不能丢弃到海中
D.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答案】北 ① ⑤ A 第一种答案: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回升,所以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第二种答案: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的暖季(或者处于南极的极昼期),有利于选址奠基及科学考察 酷寒、烈风 、降水少 或者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写对两个即可) D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它的四周均为北方。
(2)读图,根据所学,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即南极半岛对着的大洲即⑤南美洲,根据海陆轮廓可知,南美洲西侧是太平洋,即①是太平洋。
(3)位于极圈以内才有极昼极夜,读图可知,A点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
(4)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方便施工。
(5)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具体指酷寒,地球上最寒冷的地球;干燥;烈风,有“风极”、“风库”之称。
(6)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捕滥杀动物;南极自然环境脆弱,谨慎开发各种资源。根据题意,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7.(2020·青海中考真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系统建成后可以服务于全球各行业,也可以更好的为极地科考保驾护航。读图甲“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___方向。
(2)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__________(选填“南”或“北”)移动,西宁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号”在南极科考中功不可没,是因为它可以克服南极大陆的___________恶劣天气。
(6)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单选)。
A.能为共享单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进行定位和导航
B.能用于洪水监测、地震预报、环境监测
C.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
D.能为构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
【答案】顺时针 东南 长城站 120°W、66.5°S 北 昼变长、夜变短 烈风 B
【解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从经纬网可以看出,泰山站是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2)我国在南极的各大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位于南温带。
(3)由图甲可知,A点的经度位于西经,纬度位于南纬,是120°W、66.5°S。
(4)图乙中,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是向北移动,位于北温带的西宁昼变长、夜变短。
(5)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号”在南极科考中功不可没,这是因为它可以克服南极地区烈风的恶劣天气。
(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共享单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进行定位和导航;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和能为构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不能用于洪水监测、地震预报、环境监测,故选B。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精选练习
1.关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少
C.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D.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大洲是(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3.甲所处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甲所处的经纬度是( )
A.(66.5°S,90°W) B.(60°S,90°W)
C.(66.5°S,90°E) D.(66.5°N,90°E)
读“两极地区”图(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5.“图1”中a、b、c、d所在的区域依次是( )
A.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亚洲、北美洲、欧洲 D.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6.“图2”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区域依次是( )
A.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亚洲、北美洲、欧洲 D.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7.分别从“图1”和“图2”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依次是( )
A.顺时针、顺时针 B.逆时针、逆时针
C.顺时针、逆时针 D.逆时针、顺时针
8.不属于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
A.纬度高 B.极圈穿过 C.生物种类多样 D.空气质量较好
9.为了尽可能保持极地地区的原始面貌,人类应该( )
A.停止在极地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驱逐因纽特人等当地居民 D.对丰富的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读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1.进行南极科学考察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 )
A.闷热潮湿 B.酷寒烈风 C.淡水匮乏 D.沙漠广布
12.南极大陆严寒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
A.164°E,75°S B.164°W,75°S C.136°W,80°S D.136°E,80°S
14.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素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下图为北极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7月10℃等温线( )
A.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亚、欧、北美洲 B.沿线地区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
C.以北地区均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以北地区生活着原住居民因纽特人
16.科学家研究若海冰加速融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有( )
A.通航能力将提高 B.陆地面积将逐渐扩大
C.极昼时间将变长 D.北极熊生存空间增大
17.有助于保护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举措是( )
A.大力发展北极地区的观光旅游 B.带走生活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C.将北极动物带回国,饲养驯化 D.大量开采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 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材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 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 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____,图中我国五个 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____,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____。
(3)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_____。
(4)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____,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____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19.2019年3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科考任务。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和资料。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泰山站位于图中A、B、C、D中的________,我国五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在昆仑站的________方向。
(2)中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都在每年的1~2月,请说明原因________。
(3)泰山站主体的建筑结构有利于________。
(4)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
①维护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等方面的地位和权益
②监测南极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全球变暖的问题
③探测南极蕴藏的丰富资源,并着手大力开发
④记录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全球古环境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南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请你为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2018·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正式选址莫基。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位置约是( )
A.164°E,75°S B.164°W,75°S
C.164°E,75°N D.164°W,75°N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在2月份,原因是( )
A.此时积雪最多,降水丰富 B.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
C.有极昼现象,草类茂盛 D.是南半球的冬季,风力较小
(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 为了标示南极点的位置,科考队员在南极点设立了实体标志。由于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南极点实体标志发生移动。为此,每年 12 月科考队员都要重新测定南极极点,并在准确的位置上设立新标志。下图是南极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科考队员每年为南极点重新设立标志时,发现旧标志总是在新标志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图示时间内,南极地区 ( )
A.南极点气温最低
B.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
C.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
(2020·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 北冰洋西北航线指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冰洋,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因为自然原因目前没有通航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北极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西北航线目前并未通航,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航线比原有的相应航线距离远
B.该航线气温低,海水结冰期长
C.该航线沿岸人口、城市少,需要运输的货物少
D.该海域海洋权益存在争议
(2020·贵州六盘水市·中考真题) 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 )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8.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B.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C.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7月至8月进行
D.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 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 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
10.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四季更替现象
11.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2020·云南中考真题) 2019年12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雪龙2号”科考船,到达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完成下面小题。
12.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是( )
A.极夜现象 B.企鹅在游泳 C.因纽特人在捕鱼 D.北极熊在散步
13.下列行为利于极地保护的是( )
A.大规模开采两极地区矿产资源 B.大量捕杀极地海洋生物用于科研
C.进行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生态环境 D.科考为大量移民到两极地区做准备
14.(2020·新疆中考真题)去南极旅游,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
B.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
C.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
D.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大量捕食企鹅
15.(2020·青海西宁市·中考真题)请读资料及“南极地区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完成考察任务。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2018年选址奠基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运送部分建站物资。
(1)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方向。
(2)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非常干燥,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
(3)3月12日,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时,地球即将运行至____处。(填写相应序号)。
(4)在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科考队在南极地区开展科考、建站等工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简要答出两点即可)
16.(2020·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考真题)结合材料和南极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我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8年2月7日举行了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难言岛新站选址奠基仪式,经过长达165天克服罕见严重冰情和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于2018年4月21日凯旋,抵达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1)站在南极点,四周方向都是____。
(2)太平洋为___, 南美洲位于____。(填数字)
(3)我国的___(A或B)科学考察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4)难言岛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为什么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____。
(5)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具体指____。
(6)有关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B.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获得更多的海洋产品
C.科考队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不能丢弃到海中
D.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17.(2020·青海中考真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系统建成后可以服务于全球各行业,也可以更好的为极地科考保驾护航。读图甲“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___方向。
(2)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__________(选填“南”或“北”)移动,西宁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号”在南极科考中功不可没,是因为它可以克服南极大陆的___________恶劣天气。
(6)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单选)。
A.能为共享单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进行定位和导航
B.能用于洪水监测、地震预报、环境监测
C.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
D.能为构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