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自学参考提纲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用残损的手掌 自学参考提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自学参考提纲
九年级 班 姓名 座号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执笔:郑向阳 审核:国庆 悦来 雪芳 丽阳 组长:许凤娇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学习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抗日战争开始后,诗风发生很大变化,在《狱中题壁》、《偶成》等诗,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作品集有《戴望舒诗选》、《望舒草》等。
2、写作背景: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本诗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灰烬( ) 河堤( ) 憔悴( ) 蓬蒿( ) 荇藻 ( ) 蝼蚁( )
二、再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1. 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请用“// ”在文中划出。
2. 理清诗歌思路:
诗的开头用“ ”来统摄全诗,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 ”,却仍然要摸索祖国“ ”。触到的只是“ ”,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 ”之中。
接着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 ”,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 ”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三、诗中有许多感彩鲜明的词语,试按下面的标准分类整理,各摘录几例。
(1)消极的、冷调的:

(2)积极的、暖色调的:
你能展开你的思维,再在生活中找出几例吗?
(1)
(2)
四、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示例: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类文品评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本诗中,诗人将祖国和澳门分别比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诗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的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参考答案
四、
示例:悲伤是一场下在你心头的雨 快乐正是那雨后的彩虹
类文品评
答案:
1. 母亲和孩子。
2. 表达了澳门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母亲的无限忠诚。
3. 表达了澳门人民渴盼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