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词。
2了解有关泰戈尔及冰心的文学常识。
3理解两首诗的主题,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恩。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习文中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课前指导(学习方法、相关知识等)自主学习:
1疏通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能划分两篇文的段落层次并总结段意?
学习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散步》一文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的写法。选取了一家人___这生活一角,颂扬了_____的传统美德。
二 预习目标
1 生字注音
匿笑﹙ ﹚ 欹斜﹙ ﹚ 沐浴﹙ ﹚ 菡萏﹙ ﹚﹙﹚ 姊妹﹙ ﹚ 祷告﹙ ﹚ 膝上﹙ ﹚ 徘徊﹙﹚﹙﹚ 覆盖﹙﹚ 荫蔽﹙﹚﹙﹚
2 形近字辨析
瓣 祷 嘻
辩 涛 熹
辨 帱 嬉
3 重点词语释义
① 沐浴 ⑥ 菡萏
② 祷告 ⑦ 徘徊
③ 匿笑 ⑧ 慈怜
④ 花瑞 ⑨ 繁杂
⑤ 欹斜 ⑩ 覆盖
4文学常识速记
①《金色花》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_,___﹙国籍﹚文学家、____、_____。著名诗集有____、____、____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_____奖。
②《荷叶 母亲》选自_____,作者是____,原名____,福建长乐人,__代著名___家____家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整体感悟课文.
(1)给两篇短文划分段落,并总结每一部分的大意。
(2)《金色花》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3)《金色花》一文写了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爱,你能总结出是哪三次嬉戏吗?
(4)《荷叶 母亲》中荷叶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5)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示《荷叶 母亲》中“我”的心情变化。
(5)你能总结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吗?
6 针对文中你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
三 合作研习
把各自预习的结果相互交流,并试着解答对方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 展示交流
1 学生分组把自主预习的答案板书到黑板上,老师点拨、纠错,强调考点、重点。
2 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②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 疑难问题探究
﹙1﹚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知道?
﹙3﹚《荷叶 母亲》一文中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为什么看到红莲旁边的大荷叶倾侧过来覆盖在红莲上面让“我”的心深受感动?
﹙5﹚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吗?
4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解惑。
五 课后反思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无私的感情。这两首散文诗都是赞颂母爱的,学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悟?
六 课后练习
这两篇散文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赞颂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七 强化训练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繁星﹙fán ﹚ 妄想﹙wàng﹚ 匿笑﹙nì﹚ 嗅﹙chòu﹚
B 悲哀﹙āi﹚ 倘若﹙shǎng﹚ 花瓣﹙bàn﹚ 摩﹙mó)
C 抛下﹙pāo﹚ 惊讶﹙yà﹚ 沐浴﹙yù﹚ 衍﹙yán﹚
D 欹斜﹙qī﹚ 笑嘻嘻﹙xī﹚ 祷告﹙dǒo﹚ 叠﹙dié﹚
2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匿笑:坏坏地笑﹚
B 你会嗅到这花香。﹙嗅:用鼻子辨别气味﹚
C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沐浴:洗澡﹚
D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欹斜:倾斜,歪斜﹚
3 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 我要___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A轻轻 B悄悄 C偷偷
② 我便要将我___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A细细 B微微 C小小
③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
A烦闷 B烦躁 C憋闷
④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___天空下的荫蔽?
A遮盖 B 遮拦 C拦挡
4 填空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国家)文学家____,1913年获得了世界上最著名的____文学奖。
②《荷叶 母亲》选自_____,作者___,原名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等。
③《金色花》这篇文章写了“我”与母亲的__次嬉戏,体现了“我”______的性格。
④《荷叶 母亲》描写的对象是___,主要写了作者风雨之中看___的情景。课文中写___初开,与大家庭中三个姊妹相映衬,暗示花即是人,华瑞即人祥。
5仿写句子
例句:母亲,如果我是小船,那您就是柔和的风,用您那无尽的爱伴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母亲,如果我是___,那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那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髙枝上,……
……
……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都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____的性格,也表现了他_______的心愿。
4 第八段中,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说“你这坏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下节课的预习目标
1 自主阅读课文《世说新语》两则。
2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 根据书中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4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