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0: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地形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运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非洲黑种人文化的了解,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内容、产生原因、解决途径。
教学方法:读图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闻链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今天我们就尝试着以地理的视角来解读一则新闻,请看链接。(出示总理出访路线图)
这几年流行爸爸去哪儿,我们看看总理去哪儿了?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访问了非洲四国(推送PPT),同学们清看你的pad,总理去的哪四个国家?
学生回答: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安哥拉、尼日利亚。
教师:这四个国家所在的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该区域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我们管这个区域叫撒哈拉以南非洲。
二、认识区域
1、那这个区域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跟随总理感受一下这个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播放视频,内容以非洲鼓乐为背景音乐,包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沙漠、草原、雨林、动物等自然景观和人种、鼓乐、绘画、雕刻等人文景观)等会儿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
老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学生回答:有沙漠草原等自然景观和雕刻、黑种人等人文景观。
教师总结:好,请坐。看来大家都看得很认真,这里既有茂密的雨林,广阔的沙漠,一望无际的草原和众多的动物,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也给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访问期间,总理还听到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以下的称谓,你能从老师提供的这些资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解释这些称谓吗?(推送PPT)大家看pad,小组讨论,3分钟时间,然后把你的学习结果再推送给老师。
学生选择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表述。
教师:好,时间到,请同学们都面向老师坐。哪位同学先来解释一下热带大陆的含义?
学生1:分别用纬度图和气候图解释。
教师评价:非常好,这位同学分别从纬度和气候两方面解释了热带大陆的含义。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师:下面哪位同学给总理解释一下高原大陆的含义
学生2:从图例分析。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掌握了读图的正确方法——先看图例。通过观察,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起伏较缓的高原占据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可以解释高原大陆的含义。再仔细观察一下,有哪些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最后一个,黑种人的故乡,谁来解释?
学生3:用黑种人迁徙图和分布图来解释。
教师:(如果是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了两幅图,就让学生评价哪个图更好),评价侧重思维方式、严谨度、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三、共谋发展
1、探究原因。
(过渡)现在我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总理呢,也开始了到他忙碌的访问行程。那总理此行内容很多,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合作,共谋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主要分为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个方面,对于这部分内容大家比较陌生,老师在课前做了个小调查,统计发现大家这几个方面比较感兴趣(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历史背景),下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分小组学习。
要求:1、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自由分组,6人一组。根据提示坐在指定的位置上。
2、小组合作,根据pad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料包”进行探究,8分钟时间。
3、推选小组代表,展示研究结果,小组其他成员作为补充。
学生小组探究。
老师:好,时间到,下面请农业小组的代表来阐述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其他成员补充。另外两个组可以提出质疑。
学生1: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雨热同期,适合经济作物的生长。
老师引导总结,热带雨林气候下形成的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效益,所以我们不能以砍伐森林为代价发展农业。为此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下节课我们会探讨。
工业小组?
学生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利于工业发展。
教师引导总结,不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称为矿产资源宝库,还有农业中提到的生物资源,也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但是经济却发展缓慢,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请历史背景小组的人给我们解释一下。
学生: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出口低价的初级农矿产品,进口高价的工业制成品。
教师总结: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经济却发展缓慢。
2、出谋划策
老师: 撒哈拉以南非洲当地人应该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摆脱自己经济落后的现状?
学生:同桌讨论表述。(民族工业、旅游业、花卉养殖业……)
老师;其实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跟大家想的一样,开始发展民族工业、花卉业、旅游业,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4、课堂评价
刚才大家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分组来学习,那么其他小组在展示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听认真思考呢?我来考考你吧!
1、读图,该区域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沿海 B.西部沿海 C.南部沿海 D.北部地区
小华认识了一位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 ,拉比告诉了小华许多关于他家乡的情况。据此回答2~3题。
2、拉比告诉小华他家乡拥有面积广阔的热带雨林,根据上图判断拉比所在国家是( )。
A.赞比亚 B.尼日利亚 C.博茨瓦纳 D.刚果(布)
3、下列符合拉比家乡所在区域情况的有( )。
①多位于热带 ②快速发展的经济 ③世界上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④以黑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⑤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五、结束语
访问期间,李克强出席了高速公路竣工典礼、参观东方工业园等。中非双方签署了近60份合作文件,涵盖经贸、文化、农业、卫生、人员培训等领域。助理非洲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共谋发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时政新闻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探究了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可见生活处处有地理。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用地理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地理思维来思考问题,用地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地形——“高原大陆”
以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
三、河流和湖泊:
刚果河——
尼罗河——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四、气候——“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五、黑人的故乡(“黑非洲”)
六、快速发展的经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七、人口、粮食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