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地下森林断想 自学参考提纲
九年级 班 姓名 ??座号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执笔:凤娇 审核:国庆 向阳 丽阳 雪芳 悦来 组长:凤娇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探究能力。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了新时期,青年们对不同婚姻爱情的认识和追求。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学习方法】
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用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以及所用的修辞等内容,用发现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完成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沉(miǎn) chán 弱 浩 无垠 愤mèn jī 薄
2、在下列括号中填上一对同义词,使其成为成语。
(1)( )天( )日 (2)山( )地( ) (3)( )姓( )名 (4)( )言( )语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了地下森林的奇特,表达了作者惊讶的感受。
第二部分(3-20段)
第三部分(21-27段)
三、再读课文, 研讨下列问题。
3、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思考:(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用关键词、短语描述)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4、请大家用 “我发现“ ”展现了地下森林 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示例:①我发现:“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展现了地下森林苦苦挣扎,努力向上,永不屈服,默默无闻的精神。
5、正如作者说的“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地下森林何尝不是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请大家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看看作者仅仅说的是地下森林吗?作者还指什么?
四、拓展延伸
6、学完本文,大家一定发现在很多句子值得我们去品味。请大家以“我喜欢‘ ’因为‘ ’。
示例①我喜欢开头一句“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因为它用三个词来描绘森林,虽然简练,但很形象,葱葱郁郁的地下森林在我的脑海中蔓延开来。后面两个比喻句很美、很对称。
7、我们现在可以像作者一样深情地说“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你们学完这篇文章以后,一定有很多的启迪,你能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谈谈你的启迪吗?你能用一个事例来验证这一道理吗?
答案:(1)遮蔽(2)崩裂(3)隐埋(4)寡少
2、如何划分本文的层次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点明了地下森林的奇特,表达了作者惊讶的感受。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了地下森林的历史,突出了它的"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了作者着眼所见的地下森林的状貌,突出了它的"自豪",表达了作者的景仰之情。
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 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白桦、青杨、黄菠萝)
②我发现“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展现了地下森林具有沉着谦逊的品格,它与世无争,默默无闻。
③我发现:“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展现了地下森林不因灾难而吓倒的不屈的品格。“灾难”有时也是“美好”的信使。
这里的种子不仅是指地下森林的种子, 还指代那些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坚韧顽强的一类人。
示例:①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是参加“两弹一星”的设计者之一,在设计之中,他们会遇到重重困难,但他们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坚持不懈,正是因为他们有坚强意志,“两弹一星”才能实验成功。
②无论遇到任何险境都不能放弃努力,胜利往往出现于坚持之中。只要鼓起勇气,鼓足力量,尽力拼搏,又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战胜呢?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躺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他去写下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③人生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130个字,然而却写了三次,他竟然在第三次修改中写到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院。短短遗嘱,数年而成,两次增补,发人深思。
④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张海迪,她从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然而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②我喜欢“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七平的吗 峡谷莫非不明白 ”“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因为这些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有韵律感,感情也加强了。
③我喜欢“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因为这些叠字用得都非常精致、工整、流畅,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④我喜欢“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流,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 因为这几句写出了地质突变的壮观景象,犹如亲眼所见一般。
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生长历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没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