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木屐 jī 觅食mì 蟋蟀 shuài 缠络chán
B、菜畦 qí 竹筛 shāi 宿儒 shù 讪笑 shàn
C、嫉妒 jì 皂荚树jiá 锡箔 bó 蝉蜕 tuì
D、脑髓 suí 鸡毛掸子tǎn 东方朔 shuò 确凿záo
2、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觅食:寻找食物; 消释:消除误会
B、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 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 幽寂:幽僻寂静
C、方正:方法正确 渊博:深而广 讪笑:讥笑
D、倜傥:洒脱,不拘束 ?相宜:适合 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3、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桑葚 轻捷 云霄 来势凶凶
B、珊瑚 懒惰 书塾 人声鼎沸
C、臃肿 瞬息 脊粱 人迹罕至
D、倘若 急燥 徘徊 牵连不断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 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 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叶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默写:(10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③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⑤《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⑥《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借别人之口向家人传报平安,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56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8—12题。(22分)
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____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8.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9.原句将画横线处填写完整。(6分)
10.把文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这两层的条理是从整体到________。(2分)
11.本段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本文段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4分)
(二)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13—18题。(2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3.《伤仲永》选自《 》,作者 , (写朝代)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1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借旁近与之( )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⑤稍稍宾客其父( ) ⑥或以钱币乞之( ) ⑦父利其然也( ) ⑧邑人奇之( )
⑨日扳仲永( ) ⑩泯然众人矣 ( )
15. 写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秀才观之 D.有能称前时之闻
16. 本文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从道理上来讲是因为他 (4分)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三)课外阅读。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8—20题。(共15分)
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
(有删改)
18.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答:
20.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三、作文:(40分)
21.“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A 2.D 3.B 4.C 5.B
6、示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要求:用比喻,句子连贯顺畅,紧扣主题)(每空2分)
7、(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竹中窥落日。
(3)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阅读(56分)
(一)8、《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每处1分)
9、碧绿、光滑、紫红、长吟、伏、直窜(每处1分)
10、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 局部(每问2分)
11、遇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4分,每处1分)
12、色彩、形状、声音、动态(每处1分)
(二)
13.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宋;韩愈、柳宗元、曾巩、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 (前3空每处1分;后8空每处0.5分)
14. 属于 曾经 邻居 从此 渐渐 有人 认为……有利可图 认为……奇特 通“攀”,牵,引 常人 (每小题0.5分)
15.D
16. 时间 仲永生五年诗作才能显露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17.(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三)
18.答案示例:
场景一:灵堂哭苦老 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 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19.答案示例:
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20.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