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自学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生 自学检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人生 自学检测
九年级 班 姓名 座号
人生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面对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时候,要揣摩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1. 整体感知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陷阱 攫取 充沛 鲑鱼  臆测 停滞
2.用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把人生比做“ ”、“ ”、“ ”和“ ”,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据此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请在文中划出并归纳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 — 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 — 段),描述 的情景,表现
的精神。
第三部分( 段),描述 。
第四部分( — 段),描述 ,表现
的精神品质。
2. 问题探究
1.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挖掘坑道的人是指 ,例子: 。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是指 ,例子: 。
在工场劳作的人是指 ,例子: 。
2.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一是 ;
二是 。
3. 拓展延伸
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人生、生命的话题,请结合对这几篇文章的理解和课外的阅读,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相关阅读 李嘉诚的人生感悟
  花了58年,李嘉诚建立了今天的王国。
  最新一期香港《资本》杂志选李嘉诚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
  到今天,他仍然坚持每早5时45分起床,听6点钟新闻报道,跟着打高尔夫球,然后返回办公室,展开一天的工作。
  走到人生第七十个年头,李嘉诚扼要地说出成功之道。“因为我勤奋,我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言两语,描绘出他怎样闯过昔日的难关。
  每次面对逆境,李嘉诚都会这样问:“自己有足够能力应付吗?”
  能力需要锻炼。入世之初,他就碰上了逆境。请看《名人》杂志载文——
  少年:“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1938年,李嘉诚读初中,为了逃离战火,一年后,他跟着爸爸离开家乡潮州到香港谋生。
  爸爸在家乡当教师,李嘉诚自小喜欢看书,来到香港,他坚持半工半读。“人家求学,我是抢学。”
  李嘉诚13岁那年,爸爸患肺病入院,他马上到处查看书本,寻找医治方法,但最后还是失望。临终前一天爸爸问:“你有什么事跟我讲?”李嘉诚很有自信,安慰爸爸,说:“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生活得很好。”每次提及父亲,李嘉诚都是眼泛泪光,哽咽说着往事。
  之后,李嘉诚做推销员边进修边工作,赚钱养家。
  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自己的熟客。
  一次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创业:“不要嫌弃细小河流……可以成为长江。”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要不停吸收新知识,留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甚至要稍跑在社会之前。”
  50年代香港工业刚起步,又有大批廉价劳工,经营小本生意,最重要是能吃苦耐劳。“最辛苦是做穷生意。”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只可惜当时香港没有这种机器,若到外国订购,价钱又昂贵。于是,李嘉诚不断研究,制造机器,“*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到现在,李嘉诚仍不停阅读书籍杂志。每有好文章,下属必定翻译成中文,让他阅读。
  经商之道,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社会动态。“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
  经营塑胶生意时,李嘉诚已投资地产,主要投资到工业大厦。就在70年代香港工业式微前,他结束塑胶生意。“我在赚钱时结束工厂,赔偿赔得足,工人们人人开开心心。”
  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投资地产,李嘉诚运用资金宁取稳健保守,从不向银行借贷。“做生意似划艇,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李嘉诚有另一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
  人弃我取。李嘉诚低价买下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70年代,人口由战后60万增至400多万,楼宇需求大大增加。“我赚到很多钱,但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
  某日,开完业务会议,他的秘书洪小莲(现为长江实业董事)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成最好的华资地产公司。”李嘉诚却说:“我们要做到能与置地(当时香港实力最雄厚的英资地产商)较量。”
  70年代中,长实击败置地,投得地铁公司那块位于中环旧邮政局的地皮。虽然如此,但当问李嘉诚,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是什么事情,他说不是击败置地,而是“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有来往。比如投得地铁公司那块地皮,是因为知道地铁公司需要现金……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你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因为这一击,洪小莲后来回忆起当初李嘉诚那番话,发现原来梦想可以成真。
  下属:“你要首先让他们喜欢你。”
  洪小莲当年是李嘉诚的秘书,那时长实还未上市。她说:“如果当年我的老板不是李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我。”
  当秘书,没什么消遣,洪小莲就用午饭时间来看报纸娱乐版。李嘉诚刚好走过,说:“看这些东西,没有益处的。”她当时想:“关你什么事。我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再细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开始工余进修,后来,她又鼓励下属进修。
  李嘉诚有一套管理之道。“管理一间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那么,你就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
  业务发展愈是庞大,就更要懂得用人之道,独具慧眼,李嘉诚那份“慧”是出于一份“心”。
  一位长江实业的司机跟采访李嘉诚的记者说:“我们真是很喜欢我们老板,他对我们非常好。他知道公司的公积金投资在外面,遇金融风暴,损失很多,老板填了那笔数,不让员工的公积金受损。”
  发展业务,不免会遇上风浪。80年代,风云不定。不少人猜测长实系公司会迁离香港,李嘉诚说:“讲得最激烈的时候,我讲过一句:‘如果要迁册,你们问问有没有办法迁走李嘉诚主席,没法子的话,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迁册了。’之后,无人敢再讲。”
  “当时我的决策是:上市公司一定不迁册,但一定要做得好,否则,公司前途真是有限。虽然,我们当时要做的事情都很不顺利。”
  到今日,长实并没有迁册海外,李嘉诚以行动和庞大资金为中国和香港注入信心。
  开会:“当你提出困难,请你提出解决方法……”
  和黄前高层马世民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一来懂得掌握时机,趁低吸纳,二来速战速决,在最有利情况下达成交易。
  李嘉诚决策快,开会快,雷厉风行。“我开会很快,45分钟。其实是要大家做‘功课’。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告诉我哪一个解决方法是最好。”
  他又说了一个比喻:“我是杂牌军总司令,难道我拿机枪会好得过那个机枪手吗?难道我可以强过那个炮手吗?总司令懂得指挥就可以了。”
  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读中学时,李嘉诚已带他们回公司开会。“带他们到公司开会,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教他: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教子:“沙地里长出来的树,要拔起它,你说有多难呢。”
  李嘉诚一直都在磨练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
  李泽钜年幼时,李嘉诚带他到报纸档口,看一个边卖报纸边做功课的小女孩,要他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
  一次,李嘉诚到外国探望读大学的儿子。那日,天下着雨,他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大背囊,踏着自行车,在车辆之间左穿右插。李嘉诚心想:“这么危险。”再看清楚一点,原来是儿子李泽楷。
  最初,两兄弟到外国读书,李嘉诚没打算买汽车,只买了两辆自行车给他们代步。自那次目睹险境,他才放弃这个磨练儿子的方法。
  企业王国有了接班人,李嘉诚开始部署他的退休生活,放下部分重责,去圆自己另一个梦。
用钱的守则:“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李嘉诚说:“1957年、58年,我赚了很多钱,那年,我很快乐。”一年后,快乐换来迷惘,他想:“有了金钱,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乐呢?”
  左思右想,他终于想通了。“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跳出了金钱圈套,李嘉诚将悟出来的道理教导儿子李泽钜、李泽楷。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就带他们看看外面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温习功课那种苦学态度。
  每逢星期日,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必定跟父亲出海畅泳。然后,他们要协力上演一幕“压轴好戏”。“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那种,解释给他们听,然后问他们问题。我想,到今天他们亦未必看得懂,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宗旨。”
  做人跟做生意一样,李嘉诚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赚,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是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容许做,我都不做。”在滚滚红尘当中,可以辟一处地方安顿好自己的良心,身心亦较舒泰。
  儿子眼中的父亲:“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
 
12. 人生 参考答案
1.陷阱jǐng 攫取jué 充沛pèi 鲑鱼guī 臆测yì 停滞zhì
2.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二、1、挖掘坑道的人是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的人。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是指军事家和政治家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是指技术工人、设计师和发明家等。
2. 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