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一练(解析版+原卷板)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一练(解析版+原卷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1:22:08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一练(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miàn) 肇(zhào)事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检讨(tǎo)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哲理(zhé)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ò) 一帆风顺(fān)
答案:D(A.“缅”读miǎn;B.“袖”读“xiù”;C.“遵”读“z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酝酿 绯红 缅怀 格物致智 B.犀利 埋没 屠杀 袖手旁观
C.舆论 恐怖 嘹望 探查物体 D.誉写 公署 清谈 化学试验
答案B(A.智→知C.嘹→瞭;保→察D.誉→誊 试→实)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王阳明在院子里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_______外界误认为________自己。
⑵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________或哲理的清谈就可得到。
⑶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________,而是积极的________。
A.观察  探讨  检讨  观察  探索
B.探测  检讨  探讨  探察  探索
C.观察  检讨  探讨  探察  探测
D.探察  探讨  检讨  观察  探测
答案:D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声议论 轻视实验 坚决维护 没有准备
B.野生动物 古生物学 彻底领悟 愤怒地说
C.歌唱祖国 敬畏自然 保持安静 高倍滤镜
D.经书里说 良师益友 栽种竹子 调查研究
答案:B(A项“小声议论”“坚决拥护”“没有准备”是偏正短语,而“轻视实验”是动宾短语;B项全是偏正短语;C项“高倍滤镜”是偏正短语,其余的是动宾短语;D项“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经书里说”是主谓短语,其余的是并列短语。)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为一个时代青年,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岂能袖手旁观!
B.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中国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成不变的,长满荆棘、充满挑战的人生才会更加意义非凡。
D.从来都没有“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真理,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答案:C(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不改变。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一帆风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杨绛先生翻译的《堂 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C.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答案:D (D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句式杂糅,去掉“使”。B项表意不明,去掉“大约”。C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去掉“切忌”。)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B.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C.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答案:B(A项,“大学”是一部书,应该使用“书名号”;C项,“第一”“第二”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用“分号”;D项,“做主张,出主意”应为“做主张、出主意”)
8.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答案:B(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关键词“无论是”“还是”“抑或是”排出顺序)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尚书》。
B.“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C.王守仁,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世称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
D.膜拜是古代的一种拜礼,行礼时双手放在额上长时间地下跪磕头。今用“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拜(多用于贬义)。
答案:A(“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尚书》属于“五经”之一。)
10.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⑴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⑵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⑶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⑷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答案 ⑴举例论证⑵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⑶对比论证⑷比喻论证
11.仿写句子
仿造下列格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样”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答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
二、综合性学习
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积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爱国人物故事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上的爱国名人,并简要概括他的事迹。
⑵【爱国名言展示会】平时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与大家分享。
答案:.示例:⑴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体现了个人高尚的气节⑵①天下兴亡,匹天 夫有责。--顾炎武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名著阅读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⑴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__________。(2分)
⑵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2分)
答案:⑴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2分,每空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⑵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2分,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义解释,语句通顺)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⑴(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寻求新知识,(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⑵(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下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⑴( )( )( )( )⑵( )( )
2.第③段中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他的错误是什么 作者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4.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 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答案:1.⑴但是 因为 不是 而是 ⑵不但 而且2.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5.不能删掉。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奇”“怪”的丁肇中
一提起美籍华商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人们那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于1936年1月27日由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国,经过一番颠沛流离,20岁的丁肇中从湾回到父母的母校--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
在1974年8月,他经过10年失量介子实验,发现了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粒子。他告诉人们:“我做了10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柱子中找到了一个J粒子。这就好像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现,1976年10月18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个获得此项珠荣的华人学者。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叹为观止。突出表现为两个“不”。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呱呱,就是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什么都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走上社会后,他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见不到他的身影。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到任何一个教授家里吃过饭,也没给包括故乡日照在内的任何人或单位题过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让那些无益的社交活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竟是对书法艺术的特别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说:“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丈字在书法上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为此,他绝不给人题字,但断疆大学给师生演讲时,校长一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损害书法艺术。后来,他的老家山东日照大学,曲阜大学恳请他题写校,都被他以同样的理山拒绝了。不少人对他不干这样一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气”。前些日子,他来南京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他坦然回答:“不知道,”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他说:“不知道。”另一个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人感到大感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说像他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啊!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
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对记者的提问,就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在其他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都很坦然地回答“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那就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实上,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1.文本是通过哪些事件来展示丁肇中的“奇”的 请分条概述。
2.为什么要写不少人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丁肇中的“奇”与“怪”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请结合文意,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②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只用了6年时间。③发现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④在获得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2.①这是从侧面来写丁肇中的“怪”。②丁肇中绝不给人题字,而给人题字是一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所以不少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 3.丁肇中不顾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排除环境干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的“不知道”展现出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放射出人格力量的光芒,尤其是他不去做题字这样一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联系实际,举出实例)。
四、片段练习
对当前,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成功商人和出名的艺人)获得外国国籍或定居国外,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对此应以平常心看待,一些早就定居在海外的华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都曾慷慨解囊,甚至亲自回国报效,他们同样具有爱国情怀,但确实有极少数人是为逃避责任、贪图享乐,我们应区别看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一练(原卷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缅怀(miàn) 肇(zhào)事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检讨(tǎo)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哲理(zhé)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ò) 一帆风顺(f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酝酿 绯红 缅怀 格物致智 B.犀利 埋没 屠杀 袖手旁观
C.舆论 恐怖 嘹望 探查物体 D.誉写 公署 清谈 化学试验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王阳明在院子里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_______外界误认为________自己。
⑵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________或哲理的清谈就可得到。
⑶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________,而是积极的________。
A.观察  探讨  检讨  观察  探索
B.探测  检讨  探讨  探察  探索
C.观察  检讨  探讨  探察  探测
D.探察  探讨  检讨  观察  探测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声议论 轻视实验 坚决维护 没有准备
B.野生动物 古生物学 彻底领悟 愤怒地说
C.歌唱祖国 敬畏自然 保持安静 高倍滤镜
D.经书里说 良师益友 栽种竹子 调查研究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为一个时代青年,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岂能袖手旁观!
B.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中国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成不变的,长满荆棘、充满挑战的人生才会更加意义非凡。
D.从来都没有“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真理,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杨绛先生翻译的《堂 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C.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B.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C.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8.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尚书》。
B.“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C.王守仁,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世称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
D.膜拜是古代的一种拜礼,行礼时双手放在额上长时间地下跪磕头。今用“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拜(多用于贬义)。
10.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⑴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⑵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⑶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⑷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11.仿写句子
仿造下列格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样”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二、综合性学习
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积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爱国人物故事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上的爱国名人,并简要概括他的事迹。
⑵【爱国名言展示会】平时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与大家分享。
2.名著阅读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⑴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__________。(2分)
⑵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2分)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⑴(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寻求新知识,(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⑵(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下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⑴( )( )( )( )⑵( )( )
2.第③段中的“实验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他的错误是什么 作者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4.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 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奇”“怪”的丁肇中
一提起美籍华商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人们那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于1936年1月27日由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国,经过一番颠沛流离,20岁的丁肇中从湾回到父母的母校--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
在1974年8月,他经过10年失量介子实验,发现了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粒子。他告诉人们:“我做了10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柱子中找到了一个J粒子。这就好像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现,1976年10月18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个获得此项珠荣的华人学者。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叹为观止。突出表现为两个“不”。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呱呱,就是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什么都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走上社会后,他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见不到他的身影。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到任何一个教授家里吃过饭,也没给包括故乡日照在内的任何人或单位题过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让那些无益的社交活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竟是对书法艺术的特别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说:“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丈字在书法上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为此,他绝不给人题字,但断疆大学给师生演讲时,校长一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损害书法艺术。后来,他的老家山东日照大学,曲阜大学恳请他题写校,都被他以同样的理山拒绝了。不少人对他不干这样一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气”。前些日子,他来南京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他坦然回答:“不知道,”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他说:“不知道。”另一个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人感到大感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说像他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影响啊!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
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对记者的提问,就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在其他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都很坦然地回答“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那就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实上,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
1.文本是通过哪些事件来展示丁肇中的“奇”的 请分条概述。
2.为什么要写不少人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丁肇中的“奇”与“怪”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请结合文意,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四、片段练习
对当前,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成功商人和出名的艺人)获得外国国籍或定居国外,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对此应以平常心看待,一些早就定居在海外的华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都曾慷慨解囊,甚至亲自回国报效,他们同样具有爱国情怀,但确实有极少数人是为逃避责任、贪图享乐,我们应区别看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