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明威生平和创作风格,深刻理解小说内容,明确小说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概括情节,鉴赏桑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抗争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真阅读人物内心独白,鉴赏桑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
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对话学习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以视频欣赏导入]
播放《老人与海》中的精彩片段——老人捕鱼的一段视频。回顾画面:浩瀚的大海、凶猛的鲨鱼、强悍的老人,桑地亚哥以自己的经历阐释了人类的伟大与崇高,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来品味这位硬汉给我们心灵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导学案反馈
通过第一次批阅,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指出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展示学习目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二、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1、走近作者 (学生圈画重点)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代表作《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 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关于《老人与海》:(学生复述)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通过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表现老人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精神。
3、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学生自学掌握)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15;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
三、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