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有的人

文档属性

名称 20有的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2 08: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姚村镇2012-2013学年度第 一 学期小学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 主备人 刘晶
课 题
20有的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对比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啊,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出示)“赶快收殓,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活动,并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挥笔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齐读课题)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介绍诗人臧克家及写作背景。
2、课件音频朗读这首诗。
师:怎么样?听了之后,是否有所感触?自己也试着这么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
三、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轻声朗读,自主感悟。
师: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对照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并结合在本单元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来理解和体会。(学生自由轻声读诗,交流体会)
2、汇报:
师:课题中有个副标题是 “纪念鲁迅有感”。既然是纪念鲁迅,大家找一找诗中和鲁迅有关的诗句。
出示课件;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读了这三句诗,你的脑海里会想起些什么?预设:
生:读了“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鲁迅先生半跪着身子,为车夫清洗伤口。这就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真实写照。
师:他真会学习!鲁迅先生半跪着身子,为车夫清洗伤口。这就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真实写照呀!还有一句诗也是这样写的,谁知道?
生:我还找到了鲁迅的一篇文章,叫《自嘲》,其中有一句诗也是这样写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对呀!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心甘情愿地给人民当牛马呀!生:读了“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她也很会学习!会用学过的古诗来理解。鲁迅先生曾写过《野草 题辞》,在文中也提到过要做野草。
幻灯出示,生读。
师:是呀,即使是一株野草,不怕风雨狂,不怕烈火烧;只要一息尚存,就会为人类做贡献。谁来接着说?预设:
生:读了“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句诗,我想起了周烨(yè)评价伯父的话:“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是呀,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为谁想得多?
生:为车夫想得多。不但帮他疗伤,还资助他,让他在家里静养。
生:为女佣阿三想得多。不让阿三干重活。
生:为卖票的青年想得多,一元钱给他两本书。
师:是呀,同学们,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诗吧!
(生齐读那三句诗)
师: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吗?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哪些是和鲁迅先生一样的人?生答。
师:是的,他们都是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爱人民的人。(板书:爱人民)让我们带着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再读读这几句吧!
(二)师;诗人在赞扬鲁迅先生的同时还批判了一些人,找出有关句子。
屏幕出示:
生: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师:大家了解这些人指的是哪些人吗?
生:国民党,反动派,军阀。
师:这些人指的就是国民党反动派。他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是早已臭名昭著又想流芳百世的人;是专门损人利己,以牺牲他人换取自己幸福的人。(板书:欺人民)
这些人,他们的人生观和鲁迅先生截然相反。我们一起来痛斥这些人吧!(生齐读)
师: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命运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五—七小节。
师:有这样两句诗,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理解得怎样。“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人民怎么记住他的?
生:到如今人民还讲他的故事,学习他的文章。
师:对!诗人记住他了吗?
生:诗人写诗赞美他。
师:逝世13年了,诗人还写诗赞美他。(生齐读)
师:再来看看这两句:“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群众是怎样抬举他的呀?
师: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鲁迅:(幻灯片出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师:毛主席一连用了五个“最”来赞美鲁迅,说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小节。
(生读)
(三)师:请同学们看第二、三、四小节和第五、六、七小节在内容上有什么关联。
生:第二、三、四小节是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做法,第五、六、七小节是人民对他们的态度
师:怎样去读?
生:我认为要读出人民的铿锵有力。
生:我认为要突出人民的爱和人民的恨,读出爱之深、恨之切。
师:说的真好,对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是无比的痛恨,对于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则是无比崇敬和热爱。让我们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人民的情感。(板书:人民爱 人民恨)
(学生对比朗读课文二——七小节)
师:读到这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有个特点?
生:每个小节中都是用的对比手法。
师:臧克家为什么采用对比的写法来写? 生:令人感到更加深刻;更突出了鲁迅的性格。
师;找找文中的对比:( )出示幻灯片。
师:接下来,男女生赛读,男生读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做法,女生读人民对他们的态度。
  (男女生对比朗读二到七小节诗歌。)
男生: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女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男生: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女生: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男生: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生女: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男生: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女生: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春的野草。
男生: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女生: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男生: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女生: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 很高。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
(四)“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同学们,现在能理解第一小节中两个“活”字和“死”字的含义了吗?
出示第一小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师: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含义一样吗?
两个“活”字的含义不一样。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永存。
生:有的人活着,他对人民,对社会已经没有用了,就像死了一样。
生:有的人死了,但他生前做过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永远记着他,他活在人们心中。
师:说得多好呀!“有的人活着”指的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指的是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却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真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再读第一小节,齐读)
四、配乐朗诵
同学们,人民的情感是真实的、真诚的,就让我们通过真情的流露来怀念那些为人民做牛马、为人民服务的人吧。(配乐读全诗)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像鲁迅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吗?同学交流讨论,代表发言。多媒体出示。
2、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作业
学过了本诗,你心中一定会涌起许多的感受吧,对自己的,对人生的,对社会的。那么,就拿起笔来吧,把你的感受写一写,主标题题目自拟,副标题就叫做“读《有的人》有感”。
板书设计:
20、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爱人民 (虽死犹生) 人民爱

欺人民 (虽生犹死) 人民恨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