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称霸亚洲的外交政策
C.联苏抗美的外交政策 D.与亚非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
2.(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没有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而真挚诚恳的人……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B.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C.中国与人为善的态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旗手,在风云变化的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间突破朋友,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与下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A.打扫好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4.(2022·山东邹城·九年级期末)下列有关万隆会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召开于1954年
B.会议地点在印度的万隆
C.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参加该会议的国家来自亚非拉美三大洲
5.(2020·西藏·林芝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目前,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美国 D.印度
6.(2022·山东临清·九年级期末)“会议通过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这次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材料中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7.(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15年,在某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佐科和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共同签署《2015万隆公报》。下列关于“某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参加的亚欧会议
B.会议期间印度、缅甸、中国发表了联合声明
C.周恩来率领着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D.此次会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2022·山东汶上·九年级期末)如下图是一幅见证中苏友谊的照片,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中苏正式建交 B.中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 D.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9.(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末)习近平主席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是:(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一带一路”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0.(2022·全国·八年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1·辽宁细河·八年级期末)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发表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新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2021·辽宁东港·八年级阶段练习)以下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的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友邦联盟,遇战事不需单独与敌人签约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6·山东潍坊·中考真题)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14.(2021·河南鹿邑·八年级期末)尼赫鲁谈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曾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两国”指中国与
A.孟加拉国 B.缅甸 C.尼泊尔 D.印度.
15.(2021·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导致1951-1953年建交国家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美国等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C.中印缅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6.(2021·山东环翠·七年级期末)“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加强新中国亚非各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中日正式建交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7.(2021·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八年级期中)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2021·吉林·白山市星泰外国语学校模拟预测)1955年,新独立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万隆会议
19.(2021·安徽马鞍山·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一书的部分目录摘编,其中第二处标题恰当的是
A.和平共处 B.分道扬镳 C.扬眉吐气 D.乒乓外交
20.(201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政府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正确的应该是( )
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舞台上都是平等的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样可以和平共处③富裕国家有权要求贫穷国家改变政治制度④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21.(2017·黑龙江集贤·八年级期末)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评卷人得分
三、综合题
22.(2021·广东·雷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谈话
材料二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中堂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哪一伟大构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对比材料三图一、图二两个场景,分析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3.(2018·湖北南漳·八年级期末)缅怀周恩来
今年是周恩来诞生120周年。以下材料均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生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一 周恩来同志出生于1898年,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周恩来出生的1898年,为挽救民族危机,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人发起了什么探索活动?从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出生之后,要实现“中华之崛起”必须完成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
(2)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周恩来参与创建人民军队的活动是哪一事件?
(3)请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例外交成就或史实,说明“周恩来是伟大的外交家”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4.(2021·甘肃会宁·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国不分大小,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次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谁提出?
(2)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在哪一国家召开的什么会议?
(4)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二中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新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之路,没有称霸亚洲的政策,排除B项;联苏抗美的外交政策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排除C项;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A项正确;B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和缅甸代表的时候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解析】
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项正确;打扫好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三大外交政策之一,排除A项;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是越南人民的开国领袖胡志明主席曾经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诗,排除C项;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是1963年12月13日到1964年3月1日,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中的发言,排除D 项。故选B项。
4.C
【解析】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C项正确;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A项;会议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排除B项;参加该会议的国家来自亚非两洲,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B项正确;朝鲜、美国、印度均不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排除ACD项。故选B项。
6.C
【解析】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C项正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是在二战时期召开,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不符,排除AB项;日内瓦会议与“通过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2015年的60年前即1955年,1955年召开的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会议,即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周恩来,C项正确;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排除A项;议期间印度、缅甸、中国没有发表联合声明,排除B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是1971年联合国第26届联大,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新中国给予重要支持。之后,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于1950年2月年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照片中的历史性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项正确;1949年10月中苏正式建交,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B项;“中苏结成抗美援朝同盟”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国智慧、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外交形势异常复杂,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巨力和平事业的发展,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C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在1955年, “一带一路”的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八大以后才提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①符合题意;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所以②符合题意;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所以③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③均属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A项正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因此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C项正确;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B项;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 ②友邦联盟,遇战事不需单独与敌人签约,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求同存异”体现了中国政府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A项正确;BCD和“求同存异”方针无关,排除。故选A项。
14.D
【解析】
根据材料“尼赫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尼赫鲁当时是印度总统,故两国”指中国与印度。D项正确;而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都不是“两国”中的一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1-1953年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政策,使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急剧减少,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有利于解决邻国之间的矛盾纠纷,排除C项;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使中国与广大亚非国家迎来了一次建交高潮,C项正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指的是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排除A项;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排除B项;“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是21世纪由中国提出的经济合作峰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主张得到了中印两国的认可,A项正确;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B项;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原则,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体现了“万隆精神”,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次会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项正确;巴黎和会是在1919年召开,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2月,排除B项;波茨坦会议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解析】
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宣布实行的外交政策,求同存异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因此,第二处标题应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项正确;分道扬镳不符合此时期外交的特点,排除B项;扬眉吐气是指1971年,联合国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项;乒乓外交是1971年,打开中美友好大门的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舞台上都是平等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样可以和平共处、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富裕国家无权要求贫穷国家改变政治制度,③错误,其他三项均包含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平等互惠(或平等互利)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因此题干空白处分别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平等互惠。
22.(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冷战政策;台湾问题;一国两制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可知,“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冷战政策。关于问题,结合知识可知,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关于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三中的图二“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谈话”,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等。
23.(1)戊戌变法。革命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或反列强入侵反封建统治,表述完整才可)
(2)李大钊;南昌起义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其他能体现周恩来作为杰出的外交家的事件,符合史实亦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1898年”“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任,主张维新变法,掀起了戊戌变法;根据材料“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华之崛起”必须完成的革命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或反列强入侵反封建统治)。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参与创建人民军队的活动是南昌起义。1927年,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24.(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4)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
(2)内容: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为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根据材料二“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次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可知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该方针的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根据所学可从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来分析亚非会议的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