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在不依靠当地的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时至今日,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我国第一艘航母是( )
A.山东舰 B.浙江舰 C.上海舰 D.辽宁舰
2.(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由周恩来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这支部队更名为( )
A.核武部队 B.战略导弹部队 C.战略支援部队 D.火箭军
3.(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舰、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回顾我国海军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建立于
A.洋务运动过程中 B.20世纪50年代
C.新中国成立前夕 D.20世纪70年代
4.(2021·江苏东海·八年级期末)如图两幅图片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5.(2020·四川郫都·八年级期末)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1世纪初 21世纪初
鱼雷快艇 火炮护卫舰 大型导弹驱逐舰 新型战略核潜艇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 D.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6.(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大阅兵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7.(2021·山东广饶·七年级期末)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8.(2017·河北怀安·八年级期末)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9.(2021·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红林学校模拟预测)自近代以来,中国就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独立自主”与“和平”这两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它们凝练地表达出新中国外交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下列最能体现这些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的新中国外交成就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中日建交
10.(2020·河北景县·九年级期末)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下列不属于冷战的事件是( )
A.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B.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C.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万隆会议
D.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1.(2021·河北丰南·九年级期末)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史实
A 19世纪中期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 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 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彻底消灭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C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非洲所有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D 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A.A B.B C.C D.D
12.(2021·江苏涟水·八年级期末)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3.(2019·吉林安图·八年级期末)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什么会议( )
A.亚非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4.(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20年6月,100多人的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趁夜越线,企图把蚕食我方的领土变成既成事实。我边防军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先礼后兵,越境的印军,在被重创之后,仓皇逃跑。在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 )
A.联合公报的规定 B.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2018·吉林安图·八年级期末)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蒙古 D.越南
16.(2021·江苏仪征·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7.(2020·西藏·林芝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八年级期末)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8.(2018·吉林安图·八年级期末)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 )
A.140多个 B.160多个 C.180多个 D.200多个
19.(2021·河北献县·八年级期末)1960年尼克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两种说法在本质上相一致的地方是( )
A.美国始终坚持采取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B.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认为中国在国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20.(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490万美元,出口额则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1.(2021·海南二中模拟预测)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选项中,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22.(2020·云南·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开始的百余年间,中国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84次,入侵战舰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致远舰沉没与邓世昌牺牲 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大阅兵
材料三4月23日下午,一场气势恢宏的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附近海空域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进入高潮。碧海滔滔,舰阵巍巍。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多型战机精彩亮相。铺展在黄海的壮美画卷,浓缩着人民海军70年辉煌征程,辉映出新时代宏伟蓝图。从执行首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武汉舰、海口舰,到在战火纷飞的也门撤离多国侨民的临沂舰,再到多次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受阅舰艇中那些广为人知的身影用行动证明,人民海军始终致力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始终致力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维护者和贡献者。同一片海洋,同一个梦想。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是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外海军的友好合作是世界人民的福祉。
——《新华社评论:壮哉!海上大阅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40年英国从海上入侵的战争是哪一战争?这一战争对我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致远舰沉没与邓世昌牺牲”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两张图片的对比你有何感悟?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海军强大对国内和国际分别有何现实意义?
23.(2021·河北广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图一中的成就发生在哪一时期?得到了哪个国家的帮助?
(2)图二中的“辽宁舰”属于哪一种武器装备?反映了哪一军种的发展?
(3)图三中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装备该武器的是哪一军种?
(4)以上图片及问题共同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4.(2018·黑龙江集贤·八年级期末)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的重要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参加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根据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5.(2021·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下图为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部分年份)
(3)根据材料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日本军费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以加强“防卫”为名,大力发展军事力量,20世纪末,日本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日本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屡次向国外派遣军队。
(4)当今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大搞所谓的“亚洲再平衡。中日之间因钓鱼岛等问题摩擦不断,中日矛盾的背后,总看到美国的影子。为了地区的安定,中国应怎样肩负起大国的责任?
材料五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
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5)结合材料五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9月“辽宁”号航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辽宁舰”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D项正确;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排除A项;我国目前仅有两艘航母,没有浙江舰和上海舰,排除B、C项。故选D项。
2.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D项正确;战略导弹部队不仅仅由核武部队组成,排除A项;第二炮兵和更名后的火箭军实际上都叫战略导弹部队,排除B项;战略支援部队和火箭军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之一,排除C项。 故选D项。
3.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C项正确;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海军是近代海军,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立的海军,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均与第一支海军建立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4.C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两幅图片分别是八一南昌起义和阅兵式上的导弹部队,前者反映了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后者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因此主题为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C项正确;ACD项所述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CD项。故选C项。
5.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鱼雷快艇、火炮护卫舰、 大 型导弹驱逐舰、新型战略核潜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A项符合题意;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解析】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解析】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B项正确;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指的是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的矛盾、分歧,周来恩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指的是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项正确;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无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提出的,而不是在万隆会议上,排除C项;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与周恩来改变会议航向无关,且但帝国主义企图破坏会议的正常进行,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了印度、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结合题干“独立自主”与“和平”、“它们凝练地表达出新中国外交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可知,C项正确;ABD项都是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题干“它们凝练地表达出新中国外交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不符,排除。故选C项。
10.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合作的会议,与冷战无关,故C项正确;公元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体现,排除A项;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冷战在政治上体现,排除B项;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都是冷战在军事上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材料中B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对应错误,万隆会议并未彻底消灭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B项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所有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这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项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求同存异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自己举行的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项正确;亚非会议没有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没有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召开,没有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题干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违背的是当年双方都同意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正确;题干这一事件与“联合公报的规定、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无关,排除AB项;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项正确;朝鲜、蒙古、越南均不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于50年代,且与外交布局无关,排除B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是对外开放格局,排除C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确定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20世纪70年代,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且与联合国有关的事件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因为此前因为美国的阻挠,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国民党所占据,B项正确;万隆会议、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且均与联合国无关,排除AC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反美国家击败美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截至2019年,我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C项正确;140多个、160多个、200多个均不符合实际,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结合所学可知,维护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D项正确; AB表述“始终”,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A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C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解析】
据材料“1971年、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出口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是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周总理在于缅甸、印度代表谈话时提出,与美国无关,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由于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而美国投的是反对票,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可知,卡特认为中国在1978年的世界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之后的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维护国际安全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印证卡特的预言。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中国参加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要求。故排除A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但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无关。排除C项;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属于中国的内政,与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大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甲午战争。新中国海军是维护我国主权的坚强柱石。
(3)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和平环境;维护了世界和平。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840年”可知,这就是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1可知,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牺牲。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可知,新中国海军是维护我国主权的坚强柱石。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是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外海军的友好合作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可知,在国内,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和平环境,在世界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23.(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
(2)航空母舰。海军
(3)2019年。火箭军
(4)钢铁长城或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了中国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所以图一中的成就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得到了苏联的帮助。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辽宁舰属于航空母舰。反映了海军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所以根据“成立70周年”可知拍摄于2019年。装备导弹的是火箭军。
(4)这些图片都和人民军队有关,所以共同探究的主题应该是钢铁长城或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24.(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1)
根据“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得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根据“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3)
根据“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概括得出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25.(1)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两国社会性质与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3)跨越式高速增长。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4)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做好周边外交;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建立互信机制,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与争端等
(5)使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了法律的保障;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必将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依据材料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二战后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而中美两国社会性质与意识形态不同,出于冷战思维和全球称霸战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跨越式高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从美方角度来看,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美国逐步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从中方角度来看,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以及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做好周边外交;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建立互信机制,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与争端等。
(5)依据材料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和所学知识,《反分裂国家法》坚决捍卫国家统一或“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为,使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了法律的保障;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统一的信心和决心;必将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