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
A.垄断商业 B.鼓励贸易 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
2.(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A.皇帝独掌朝政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D.军机处高于皇权
3.(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A.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B.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D.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4.(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5.(2022·云南巧家·八年级期末)整理知识要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共同说明了
时间事件 秦朝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立与推行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 北宋时期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 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A.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 B.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
C.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 D.中央权力的不断缩小
6.(2022·江苏泰兴·九年级期末)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法制森严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民族交融
7.(2022·广东顺德·九年级期末)漫画旨在说明( )
A.西方经济水平落后 B.西方侵略活动频繁
C.清廷禁止对外贸易 D.清廷实行闭关锁国
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论逻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9.(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明朝皇帝以宦官牵制内阁,司礼监秉笔太监可以览阅奏章;清朝裁撤宦官二十四衙门,大臣所上奏章不再委任宦官而直接呈送皇帝。清代的做法旨在
A.精简中央机构 B.加强君主集权
C.分散内阁权力 D.打压宦官势力
10.(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折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他的奏折最能说明( )
A.清朝的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B.文字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危害颇多 D.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侵入沿海地区
1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某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的设置
A.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 D.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
12.(2022·江苏高邮·九年级期末)某校开展历史研究课,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东厂、雍正帝设军机处等材料。由此可见,研究主题应该为( )
A.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B.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C.明清特务统治的出现 D.明清文化专制的体现
13.(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的共同目的是( )
A.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加强思想控制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4.(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君臣关系的融洽 D.君主权力的强化
15.(2022·河南邓州·九年级期末)“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材料描述的这种现象说明了清朝
A.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交流
C.对铁制品和粮食等加强控制 D.对外来人口进行统一管理
1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17.(2021·江苏涟水·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明太祖设五军都督府 B.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C.明成祖设内阁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18.(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但在清朝时期,更多的读书人却噤若寒蝉,远离现实政治,埋头于故纸堆中。这一变化是因为清政府( )
A.设立“三司”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9.(2021·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派团使华,因不按清朝要求使用礼节,觐见竟宣告破产。嘉庆帝敕谕英王,称:“凡是你们国家的奇巧器物,天朝不会视为珍宝……以后勿要遣使来华,以免徒劳跋涉。”这一外交事件折射出清朝( )
A.专制强化,矛盾尖锐 B.人口增长,商业发展
C.商业兴盛,物产丰盈 D.盲目自大,闭关锁国
20.(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清朝时期的文人,“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由此可见,文字狱( )
A.严重阻碍国家统一 B.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C.内容空疏形式僵化 D.禁锢思想引起恐怖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21.(2021·江苏苏州·七年级期末)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______,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______帝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三、综合题
22.(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末)从秦朝开始,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君主为巩固皇权殚精竭虑,奇招迭出。让我们一起看看封建王朝中最全一个王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革故鼎新】
材料一:
图一秦朝中央机构 图二唐朝中央机构
图三明朝中央机构 图四清朝军机处内景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图四及所学内容,说出明清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巩固专制统治的措施。从图一到图四,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断章取义】
材料二:一把心肠论浊清
——胡中藻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徐俊
(3)材料二中,乾隆帝看了胡中藻的诗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徐俊的诗句则被看作讥讽清政府无才,被处以死刑。由此看出,清朝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什么措施?
【以史为鉴】
材料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4)观察上图,你认为当今政府应创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3.(2021·江苏灌云·七年级期末)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 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 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 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远航的目的、最远到达的地方。材料二:下图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及诗句写出图中人物抗击侵略的主要史实。
材料三:(清朝)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4.(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应了哪个朝代强化皇权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赵普认为自唐以来“战斗不息,苍生涂地”的原因是什么?为“制其钱谷”,北宋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为“收其精兵”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3)材料三中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设置的哪一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影响?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依据题干“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清代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要求出海商民登记、找人担保等,要求已出洋的商船商民按期返回,对未能及时回国者施加惩罚或限制归国,可见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项正确;垄断商业、鼓励贸易、重农抑商故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是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它便于皇帝对国家政务的独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A正确;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说明了皇帝独掌朝政,BCD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
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时期,关闭其他港口,仅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依据材料“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仅限于广州一地”可知,清政府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明显是固步自封,不是对外开放,也不是主张学习西方,排除B和D。故选C。
4.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立与推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北宋时期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可得出,从郡县制度的设立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北宋时期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到清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说明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意味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因此“宰相权力不断弱化”不属于材料朝代的共同点,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参知政事、枢密使等不属于地方权力机构,排除C项;材料体现中央权力的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英国商人来华贸易,被乾隆帝拒绝,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闭关锁国,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皇权专制,而不是法制,排除A项;材料与文化专制关联不大,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外交往,不是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解析】根据漫画可以看出,两个洋人推着“先进技术、贸易、交流和发展 ”,来到大清国的门口,可是,大清国的国门紧闭,敲了半天始终没开,这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故D项正确;西方经济水平落后与史实相悖,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看出清廷禁止对外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和北京城都融汇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创造力,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底蕴,A史论逻辑正确;北宋出现“瓦子”,体现了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B史论逻辑不正确;明朝设“厂卫”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C史论逻辑不正确;清朝大兴文字狱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D史论逻辑不正确。故选A项。
9.B
【解析】从明朝的宦官牵制内阁到清代大臣所上奏章不再委任宦官而直接呈送皇帝,可以看出,清代较明代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皇权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这一做法的主旨及本质的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根据材料“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因此材料中外贸易日益减少跟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关。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朝的官僚体制日益腐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字狱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侵入沿海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军机处。清朝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军机处最大的特点是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这一机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得到强化,C项正确;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军机处是中央机构,不是直接控制地方的机构,排除B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不是考试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东厂、雍正帝设军机处等材料。这属于加强专制主义君权的措施,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涉及经济领域,故A不符合题意;东厂属于特务机构,军机处不是特务机构,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文化专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明朝实行“八股取士”,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也加强了思想控制;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是明朝的八股取士,排除。故选C。
14.D
【解析】仔细观察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君主和大臣之间的关系,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君主的地位越来越高,实质上反映的是君主权力不断的强化,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看不出封建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君臣关系的特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的强化,体现不出君臣关系的融洽,排除。故选D。
15.A
【解析】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为此实行闭关锁国这次,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材料中“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体现出政府对外贸易的严格限制,故A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对外贸易实行限制,不是无需同外国交流,排除B;材料中说明对于外国船只所带东西的控制,不是对铁制品和粮食等加强控制,排除C;材料论述的是对外贸易,不是对外来人口进行统一管理,排除D。故选A。
16.B
【解析】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ACD都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B。
17.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诏令,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项正确;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军事和政治措施、明成祖设立内阁等,均不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8.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D项正确;设立“三司”和锦衣卫的是明太祖,排除AB项;设立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解析】根据“凡是你们国家的奇巧器物,天朝不会视为珍宝……以后勿要遣使来华,以免徒劳跋涉。”可得出当时清政府抱有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拒绝与外商贸易,这是其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的心态及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专制强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口增长,排除B项;商业兴盛,物产丰盈是清政府自我的认为,而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解析】根据材料“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的意思是清朝人写文章,惟恐涉及政治问题,避免国家大事……把黄鳝当作蛇,把老鼠当作老虎。反映了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引起恐怖,导致摧残了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项正确;材料与国家是否统一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经济领域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清朝文学内容空疏形式僵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1. 锦衣卫 雍正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君主专制,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民;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2.(1)A丞相 B御史大夫 C中书省 D尚书省 废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2)设立军机处(清朝)。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大兴文字狱。
(4)创建了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国家发展。(立意正确,意思相近也可)
【解析】
(1)
秦朝的中央机构为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明代废丞相、中书省,皇帝直属六部。
(2)
图四位清朝军机处内景,清朝雍正帝设施军机处巩固专制统治。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废除宰相制度最后设置军机处,可知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3)
根据材料“一把心肠论浊清”“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可知乾隆对上述内容非常愤怒,这与大兴文字狱,进行思想专制有关。
(4)
通过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认为政府创建了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国家发展。
【点睛】
23.(1)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戚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
(4)对外开放使国家兴旺发达,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挨打。国家统一是社会繁荣的前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的内“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安定,国力雄厚;远航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国家,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装载的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的喜爱,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
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及诗句并结合所学,图中人物是戚继光和郑成功;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3)
根据材料三“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并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为巩固统治,清王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格限制上。清朝前期,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来商品以通有无,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因而清政府实行了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外开放使国家兴旺发达,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挨打。国家统一是社会繁荣的前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24.(1)制度:三省六部;朝代:明朝;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2)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转运使;措施: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频繁更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任答两点)
(3)军机处;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
(4)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1)
依据图片一中信息,皇帝下设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图二反应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的措施。
(2)
依据材料“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可知,赵普认为自唐以来“战斗不息,苍生涂地”的原因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因此,为“制其钱谷”,北宋在地方设置了转运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在进行统一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因此,为“收其精兵”采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频繁更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等措施。(任答两点)
(3)
依据所学知识,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所幸被撤销,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再结合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
(4)
依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可知,权利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权力不断增加,因此,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