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后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后练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2 21: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课曹刿论战 课后习题
一、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此题意在让学生整理过去接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积累文言词。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进攻)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加冠,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成年。)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
四、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战例如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
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后习题
一、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二、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仔细、周详)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私情)
4.朝服衣冠,窥镜(早晨)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三、发挥想像力,以邹忌或齐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
在改写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力。
23.愚公移山 课后习题
一、熟读课文,把握文意,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发挥想像,把它改写成片段作文。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课文的内涵。赂。
二、辨析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的异同。
1.方七百里(纵横,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正在)
2.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3.曾不若孀妻弱子(念céng,竟然、简直)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吾义固不杀人(坚决)
5.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三、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重在领会课文的价值,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