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9 16: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强化对面积的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面积概念,形成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准备:卡纸、若干小圆片、小三角形、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像老师这样先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再看看黑板的面呢?
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师:刚才我们说课桌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的面积比数学书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师: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数学书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是什么图形?
(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三、自主探索、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两个长方形)
师:谁的面积大?看得出来吗?重叠比较呢?(课件演示)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两个长方形,另外准备了一些小圆片、正方形、三角形、请大家借助学具摆一摆,想办法比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
请学生汇报结果。
师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单位面积,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四、认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认识平方厘米。
教师:我们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告诉学生: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2)认识平方分米。(方法同认识平方厘米)
教师指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字母表示为dm2..
问:你能自己用手比划吗 看一看,再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认识平方米。
教师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平方米用字母表示为m2
让学生展开手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然后让四名学生合作,比划1平方米有多大。让生观察教室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五、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听教师口令,学生用手势比划相应的长度和面积。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的第5题。
六、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1、2题。